[新闻] 纽约时报》疑似“取消”JK罗琳,

楼主: ultmisia (魔女)   2022-02-22 18:07:22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3036/fullpage
纽约时报》疑似“取消”JK罗琳,引发网上
美国自由派大报《纽约时报》本月7日在YouTube推出一系列呼吁订阅制的广告影片,在这
四则强调种族、性别多元的广告里,其中一则提到“想像《哈利波特》没有作者”,疑似
要“取消”争议性作者JK罗琳(JK Rowling),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
为了突显广大订阅者的不同背景及兴趣,《纽约时报》的广告中找来四个订阅者—Lianna
、Jordan、Becky和 Vera—各自有30秒的时间讲述他们的兴趣、价值观、与生活风格。
每只影片的最后都以同一句标语作结:“给独立思考者的独立新闻”。
其中一名叫莲娜(Lianna)的黑人女性,在这则30秒的影片中提到,她透过《纽约时报》
找寻不同观点的和谐,包括打破二元对立、拥抱酷儿与多元种族文化等等,《纽约时报》
似乎想透过这个广告,吸引年轻、多元的读者。不过其中一句“想像没有作者的《哈利波
特》”,却被认为是在针对作者JK罗琳。
这句争议台词也被放在地铁的广告牌上。
这句“想像《哈利波特》没有作者”的台词,其实是2020年《纽约时报》一篇报导的标题
—“哈利波特迷重新想像没有作者的世界”(Harry Potter Fans Reimagine Their Worl
d Without Its Creator),内容提及JK罗琳对于跨性别的看法让粉丝们心碎,他们试着
将作家与作品区分开来,在同人圈中继续创造魔法世界,甚至在同人小说涵盖酷儿角色进
来,报导引述一名非二元性别者的话,“我根本不需要JK罗琳。”
JK罗琳怎么了?
除了身为写出《哈利波特》的畅销作家,JK罗琳最为人知的是她对于生理性别(sex)与
性别认同(gender)的看法。像是2020年在个人Twitter上转贴了一篇讨论生理期与卫生
条件的文章,不满文章标题刻意不用“女性”来称呼“有月经的人”,在LGBTQ社群引发
激烈反弹(不只是女性才有月经,男性在接受跨性别手术后的也会有月经),跨性别者认
为罗琳将他们排除于“女性”的身分认同之外。
罗琳后来辩护说自己“认识且爱着跨性别者”,只是认为“若生理性别不是真实的,便是
抹去全球女性存在的事实”,并说自己并不害怕说实话。
但罗琳也被发现曾对一则形容跨性别女性为“穿裙子的男人”的推文按赞;并曾转发一篇
苏格兰警察在性侵刑案登记采用嫌犯自我性别认同的报导,抨击“性侵妳的阳具人(Peni
sed Individual)是一名女人”。
因为这些言论,罗琳被冠上“恐跨症”、“排除跨性别的基进女性主义者”(TERF)等标
签,是美国“取消文化”中典型的案例之一。
JK罗琳、《使女的故事》作者也签署:超过150位菁英公开信控诉美国“取消文化”
因反跨性别人士的言论饱受抨击,罗琳成为了“不能说出名字的那个人”,在HBO近期播
出的《哈利波特20周年:重返霍格华兹》特别节目中,电影的演员、导演都接受了采访,
但罗琳的缺席格外引发外界注目。不过也有报导指出,是罗琳和她的团队拒绝了电影公司
的邀请,并强调这与罗琳过去针对跨性别的争议言论无关。
各界怎么看《纽约时报》这则广告?
虽然罗琳不是最受欢迎的作者,但《纽约时报》这则针对她的广告,同样受到不少挞伐。
支持罗琳的网友说,“事实就是事实。没有人能改变生理性别,就像你不能改变《哈利波
特》的作者一样。你可以天马行空的想像,但现实仍不是你想的那样。”
有人说,“让‘我不喜欢JK罗琳’成为你最突出的人格特质,与独立思考完全相反。”反
讽《纽约时报》主打的媒体特质与客群;也有网友表示,既然《纽约时报》想要“取消”
JK罗琳,那她也打算取消订阅《纽约时报》,并称“一周0.25美金的价格,也不能说服我
继续订阅一家如此藐视女性,甚至在广告中以取消女性作家为乐的新闻报纸。”
美国当代小说家乔伊斯・欧茨(Joyce Carol Oates)在推特上表示,“(纽约时报)高
高在上的态度令人震惊。我们来试着想像,一个没有行销部门、没有编辑、没有老板、没
有专栏作家、也没有忠实订阅者的《纽约时报》。”
英国网络媒体Unherd副主编Peter Franklin指出,“《纽约时报》正在走一条危险的道路
:过度认同他们读者的主观感受——实际上是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这如果发生在写小说上
,已经够狡猾了,但对于独立、客观的新闻业来说,这可能是毁灭性的。 ”
更有网友说,“看看现在谁是那个‘不能说出名字的人’。”
《纽约时报》怎么说?
《纽约时报》资深副总兼行销主管Amy Weisenbach表示,这系列广告聚焦在订阅者身上,
是希望强调“我们的新闻不是单一的,我们的读者也不是”。《纽约时报》以各种方式挑
选了这系列广告中的订阅者,包括从过去的研究小组中招募,并在《纽约时报》的档案中
找寻适当的人选。
广告中的订阅者有的在吃早餐的时候看报纸,有的喜欢报纸上的填字游戏,Amy Weisenba
ch指出,有的人看《纽约时报》是想了解政治,但也会玩《纽约时报》上的填字游戏或阅
读艺术类的报导,他们可能关注食谱类的文章,但也可能关注气候报导和意见专栏作家,
Amy Weisenbach强调,“人们希望《纽约时报》能够引导他们度过难关。”他们一直在寻
找如何将正在发生的事与新闻报导在读者生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联系起来的方式。
《纽约时报》并不是第一个在广告中针对JK罗琳的公司。美体小舖(The Body Shop)于2
020年,罗琳的“月经言论风波”后没多久,在官方Twitter发布了一张红色帆布包的照片
,并在贴文中写道:“嘿@JK_Rowling 这是我们之前做的东西,我们想你应该会喜欢!我
们还加入了纯素泡澡球和研究跨性学者Paisley Currah的书,供你在沐浴时阅读。”
尽管美体小舖的推文似乎支持跨性别权利,但这则贴文在社交媒体上遭到批评,许多人认
为不应该公然欺负罗琳。
延伸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