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vebxcx (林玮丰 bj26bj)》之铭言:
: 纽约时报(NYT)在车站的宣传影片
: 正式剥夺JK罗琳作为哈利波特作者的身份
: “莉雅娜,一个和谐的多元主义者,一位独立思考的记者,期盼著一个没有作者的哈利波特
: ”
: https://i.imgur.com/SBJ95TH.jpg
: https://i.imgur.com/03QEK0r.jpg
: https://i.imgur.com/Owx2M34.jpg
: 引发轩然大波
: 推特#JK Rowling现正炎上中
: JK罗琳遭出征的相关阅读
: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39411640.A.B40.html
解释一下“作者已死”的意义好了。
就是罗兰巴特认为作品(泛指音乐、文学、绘画......)的创作只是所谓的作者,在获得圣经、前人作品、社会、生活经验的启发后,只是借由“作者”这个中介而表露出来的。
“作品”之所以被完成,是社会、圣经、前人、他人统统都有贡献。
所以“作品”有自己的生命,“作品”的完成也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功劳。人人都能对“作品”有自己的解读,“作者”也只不过是“作品”产生过程中的中介而已。所以“作者”其实
重要性没那么高。
“作者已死”有点类似我们国父土地“涨价归公”的理论。
还有这种手法,最早做的绝对是日本。
日本只要是演艺圈哪个演员犯罪了,还是发生不名誉的事件。
整个作品被抹杀,重拍。戏剧或电视节目不名誉或犯罪者的痕迹都会被清除干净。
奇怪日本发生一样的事情大家都惦惦,
J.K.Rowling大家就7pu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