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韩国大选前夕 冬奥会争端引反共情绪大爆发

楼主: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2022-02-14 18:58:05
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记者署名:
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徐亦扬、吴欢心采访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韩国大选前夕 冬奥会争端引反共情绪大爆发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xg3bILM.jpg
2022年2月9日,北京冬奥期间,韩国民众在中共驻首尔大使馆前集会,抗议中共恶劣的人
权纪录。(Jung Yeon-je / AFP)
【大纪元2022年02月13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徐亦扬、吴欢心采访报导)韩国国民很
愤怒!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身穿韩服的女子,到短道速滑备受争议的判罚,这两起争端
已令韩国民众的反共情绪急剧升温。下个月韩国即将举行大选,近期的多项调查显示,韩
国民众的反共情绪有可能对韩国的政治产生影响,或将直接影响到下个月即将举行的总统
大选结果。
韩服争议点燃韩国民众怒火
在2月4日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身穿韩服的中国朝鲜族女子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代表
参加表演,招致韩国政界和舆论的强烈批评。他们认为,中方此举相当于主张韩服为中国
文化,韩国的传统文化被中方歪曲。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黄熙(Hwang Hee)2月5日对此表示,中方此举意在表明朝鲜族
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但这可能引发韩中两国之间误解和误会,令人惋惜。但他称,韩方目
前不考虑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正式抗议。
2月6日,韩国国会议长朴炳锡(Park Byeong-seug)表态说,没有人会怀疑韩服是韩国最
具代表性的文化;韩中两国需互相尊重对方的固有文化。
韩国外交部一名官员也在同一天表示,韩方持续向中方表明有必要尊重对方固有文化。他
说,韩服是世界公认的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韩国朝野两党也异口同声地批评这是对主权国家的文化掠夺。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
人李在明(Lee Jae-myung)2月5日在脸书发声:“不要觊觎(韩国)文化,反对盗用(
韩国)文化。”
韩国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选举对策本部发言人黄圭焕(Hwang Gyu-hwan)发表评论感慨
道:“这是对主权国家明确的‘文化侵略’,也是让此次奥运会‘携手共创未来’的口号
黯然失色的无礼行为”,“到底多么小看韩国,才能在全世界人民关注的奥运会开幕式上
盗用韩国文化呢?”
韩国各界质疑比赛裁判不公
而冬奥会比赛一开始,情况则变得更糟。
“震惊、愤怒、荒唐……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到目前为止可以用这三个单词来
形容。”韩国报刊《韩民族日报》在2月9日的报导中这样形容。
在2月7日晚进行的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上,韩国选手黄大宪(Hwang Dae-heon)和李
俊瑞(Lee June-seo)在半决赛中接连被判犯规,被取消成绩。
李俊瑞被判犯规的原因是变线时导致对手摔倒;至于黄大宪的犯规,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违规超越导致身体接触”(illegal late pass causing contact)。黄大宪原本第一个
冲过终点,但因在内道超越时和中国选手李文龙有身体接触,最终被判犯规,成绩被取消
。在随后进行的决赛中,裁判的判罚也直接影响了比赛,致使韩国队集体无缘决赛。
相反,两名中国选手得以晋级。在随后的决赛中,率先冲过终点的匈牙利选手刘少林(
Liu Shaolin Sándor)也因犯规被取消资格,两名中国选手最终赢得金牌和银牌。
2月8日,韩国冬奥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主新闻中心举行紧急记者会,就韩国运动员遭遇不
公正判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IOC)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提出抗议。
大韩冰上联盟会长兼冬奥会韩国代表团团长尹洪根(Yoon Hong Geun)在记者会上表示,
将寻找一切可能的途径,诉诸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
代表团强调,黄大宪和李俊瑞没有和对方选手接触。韩国短道速滑代表队支援团团长兼短
道速滑国际裁判崔龙九(Choi Yong Koo)表示,黄大宪选手采取了内道超越的战术。过
弯时前方有足够的空间,他自然地占有路线,取得领先位置,没有出现任何接触。裁判好
像看错了中国选手的手势。
他还表示,李俊瑞正常地从内跑道完成超越,进入了第二的位置,在同一个弯道上进行了
正常的滑行。裁判组认为李俊瑞进入内道过急,因此取消他的成绩。但看了视频回放后他
认为,匈牙利和中国选手之间肯定有问题。
事实上,在冬奥会开幕式之前,人们就对判决感到担忧。因为国际滑冰联合会对超越状况
下发生的接触和阻挡行为进一步强化了规则,让实行超越的选手承担更多责任。在模棱两
可的情况下,超越选手会被处罚。正因为如此,在本赛季世界杯上,被取消成绩的情况也
频繁发生。
对于韩国运动员的遭遇,韩国媒体和民众纷纷表达不满,并强烈质疑比赛判罚不公。韩国
媒体指责,北京冬奥会的裁判偏袒中国。
韩国总统候选人也对此发声。李在明在脸书上表示:“对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的偏袒判罚
表示失望和愤怒,靠实力尽全力比赛的运动员才是真正的胜利。”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Yoon Seok-youl)在会见记者时也表示:“对于选手们的愤怒
和遭遇的挫折深表同感,向他们送上宽慰,担心我们下一代会不会对于公平这一问题大失
所望。”
韩国民间掀反共舆论潮
韩国退伍军人会会长金在熙(Kim Jae Hee)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韩国人并不
是因为韩服事件突然情绪化,“中国(中共)一直把韩国视为附属国,所以韩国人也一直
心情不好,再遇到这种事情时,就会变得情绪化。”
金在熙说,他个人认为,奥运会上出现朝鲜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由于中共一直歪曲历
史,因此韩国人才会不高兴。
就裁判不公问题,金在熙表示:“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公正的裁判,一副令人羞愧和懒
散的模样。”他说,从历史上看,中国与韩国很相近,最好不要互相争斗。但是,奥林匹
克精神必须具备正直的规范和承诺,中共违背了这种精神,伤害了韩国人的感情。
“共产党在中国根深蒂固,而且领导著那个社会。从各个方面来看,不尊重基本人性的地
方很多。我认为中国从各个方面来说,已经变成了黑暗的国家。”金在熙说。
39岁的韩国博物馆研究员金素英(Kim So Young)对大纪元记者表示,她认为,韩服争议
是“中共为了轻视韩国的历史和文化所做的表演”;裁判不公是“中共用国家名义开玩笑
”,“面对全世界选手留下的正直汗水,(中共)不觉得羞愧吗?”
从事装修业的朴光洙(Park Kwangsoo)也告诉大纪元记者,韩服和裁判不公的问题是中
共对韩国的轻视和文化侵略行为,韩国应该从国家层面上采取强烈的应对措施。
反共情绪将直接影响韩国大选结果
近期的多项调查显示,韩国民众的反共情绪有可能对韩国的政治产生影响,或将直接影响
到下个月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结果。
韩国《中央日报》曾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在去年11月至12月对全国1,031名18岁以上的民
众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标准分数50分中,19至29岁中有67.3%、30至39岁中有
59.5%的人对中国的评价低于50分。
《中央日报》在今年2月9日的报导中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出现的“偏袒”争议
,已经让积累在韩国年轻人身上的反华(反共)情绪爆发。这一代人对“公正”问题极为
敏感,很多人通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得出了“中国(中共)使用不公正的方式”这一
结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所(Walter H.Shorenestein APARC)所长申起旭(Gi-Wook
Shin)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今年2月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说,该团队在北京冬奥会之前对
一千多名韩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在0到100分之间,韩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仅为26.5分,
远低于美国的69.1分,甚至低于日本的30.7分。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亚洲中心(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sia Center)在今年1月发布
的一份调查也显示,在美国、中国、日本等20个国家中,韩国人最不信任中国,仅有6.8%
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可信。
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所在报告中说,绝大多数(78%)的受访者表示,在国内和国际
问题上,韩中关系将是决定投票给哪位总统候选人的重要考虑因素。考虑到此次选举的决
定性因素是年轻人,在20多岁的受访者中,有82%的人表示“韩中关系将成为重要的投票
问题”。
“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策略还能走多远
过去,韩国一直将中国视为一个经济机遇,但出于安全原因,韩国更倾向于向美国靠拢。
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所的报告说,现在,大多数韩国人认为,这种平衡模式已经结束
。曾被认为是韩国经济机遇的中国,随着以年轻人为中心的韩国人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中
共)对韩国的意义,中国(中共)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失。
总统候选人尹锡悦近日在《外交事务》杂志(Foreign Affair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韩
国需要腾飞》的文章。
尹锡悦在文中表示,韩国现政府一直被狭隘的地区主义和短视的国家利益概念牵着鼻子走
。韩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为了改善与朝鲜的关系,这使得韩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有所减
弱。最重要的是,由于两国在对朝政策上的分歧,美韩同盟一直在摇摆不定。
尹锡悦表示,随着美中紧张关系的加剧,韩国未能适应,在没有阐明原则立场的情况下,
维持了战略模糊性的态度。首尔不愿在一些扰乱华盛顿和北京关系的问题上采取坚定立场
,这给人留下了一种印象,即韩国一直在向中国(中共)倾斜,而远离其长期的盟友美国

“韩国永远不应该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中共)之间做出选择。”尹锡悦表示,深化韩美同
盟应该成为韩国外交政策的中轴。韩国从美国主导的世界和地区秩序中获益。韩国应该寻
求与美国的全面战略同盟,韩美合作的性质也应该适应21世纪的需要。而韩国也必须重新
调整与中国(中共)的复杂关系。
“在这个极度不确定的时期,韩国人已经习惯的被动、传统的领导方式无法引导国家走向
未来。”尹锡悦说,“韩国要想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创新、有吸引力的国家,政府必须有
创造性的思维和明确的选择。”
责任编辑:连书华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2/13/n13574231.htm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