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pputte (华英成秀)》之铭言:
: 嗯,如果想听中医的理解,自己看中医理论又看不懂,想学的话可以教。
: 只是过去回应的经验,
: 实在让我觉得,真的有办法讨论吗?
: 有时候只能自我解嘲说是在整理资料给自己看。
: 没有交集有时还是只能各过各的生活
我觉得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应该严谨看待,但看你所谓的讨论常常是模糊过去的,差不多或
类似的就等号过去了,到底本质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重点不重视才是真正问题
看来看去其实你连自己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
: 狭义的阴是中医另外一类的物质,它是一种能够抗热的物质(或功能??),
: 与水液、血液不同。
所以阴又是什么物质?所谓热病耗损阴液,这个阴液怎么耗损法?阴液又跑去哪里了?
: 血就是红红的那个,跟西医一样,中医认为津液也会渗注补充到血液中,
: 所以有汗血同源的说法,阴血这两个就不在这里讨论。
: 在这里主要谈一下 液-津-水-湿-饮-痰 这六个,
: 左半津液是生理的水液,右半湿饮痰是病理的水液。
: 这些名词有时候中医师自己也没有用的很好,
: 理想上应该是要精确对应,这样逻辑会比较清楚。
: 我想我也只是理个逻辑,澄清一下。
: “水”是广义用法,泛指水液或水液类疾病,
: 所以可以像"如人饮水”、“水液”
: 如果指生理能用的水液,水-水精(水中的营养精微)-指津液,
: 又可分成清稀流动性大的“津”与较稠黏流动性小的“液”,
: 两者的分布部位也不太一样,津主要在外部的皮肤孔窍,液比较分布在关节腔、
: 体内,像脑脊液、肠液虽然都透明,但都黏黏流动性小,所以是归在“液”。
: 汗水相对起来就比较流动性高一点,算”津”。
: 这个查书都有。
那按照中医理论,发烧的时候津液跑去哪 ?发烧的时候体重会如何变化?
: 但有时候"水"指病理的水液,如腹水、胸水…。
什么叫生理的水液?什么又是病理的水液?
以Pleural effusion来说,可以分成Transudative和Exudative,中医又要怎么分Transid
ative跟Exudative?或是说中医要如何区分不同的pleural effusion?还是说都是病理性
的?如果无法区分都是病理性那要怎么知道原因去处理?
: 所以这个字得看它的前后文才知道它指什么
: 湿-湿气-空气中弥漫四散的水蒸气,
: 古代认为这种病理的“水气”,是无形且弥漫性,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 看不到具体有形的“象”,
: 大自然的湿气重时会影响人体,使人体不适,但因为它是无形弥漫,
: 所以单纯的湿在人体的表现其实没有具体的水液可见,
: 往往身体觉得沉重肿胀、头昏头重,但却又没有明显可见的水肿或水液。
: 而在脉象上,如果身体湿气很重容易出现像濡脉这类的脉,
: 所以有人会说把脉把到湿气,但不一定会看到水。
问题是水蒸气也是水也是H2O,只是不同型态而已,不会有人说水蒸气跟地上那摊水是不
同物种,也不会说水蒸气是无形的,就算西医说人体蒸散出去的水蒸气也是水。
: 不过当湿气非常严重时就开始聚而成水饮,
: 就像“础润而雨”,湿气重了容易在身体下部、比较凉冷的四肢末端
: 产生具体有形可见的水液,例如是下肢水肿、腹水这类的。
那这个湿气平时在哪,这个湿气又是什么?
先不谈黏液性水肿或脂质水肿等等,单就“水分”造成的水肿从西医病生理来看会跟你说
分为1)净水压增加 2)渗透压下降 3)血管通透性增加 4)淋巴阻塞
1)净水压增加还可以分
a.肾脏钠留滞造成血浆容量- 心衰竭、肾病、肝
硬化、药物、给予过多输液或盐分
b.静脉栓塞、静脉狭窄、各种原因(如骨盆腔肿
瘤)压迫静脉、肝静脉阻塞、急性肺水肿、肺
高压
c.小动脉扩张:主要为药物
2)渗透压下降主要为白蛋白影响:
a.营养不良
b.肝病
c.肾病症候群
3)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烧、创伤、发炎或败血
症等等
4)淋巴阻塞:成人多半是动过手术做过lymph
node dissection或是做过放射治疗
这样讲不就一清二楚吗,甚至急性下肢”edema”还要鉴别“深部静脉栓塞”、“蜂窝性
组织炎”、“小腿肌肉受伤”、“表浅性血栓静脉炎”等等原因
只要顺着血流动力学方向、解剖组织生理学的概念就能清楚知道水分走向、如何滞留,不
用在那边湿气非常严重时就开始聚而成水饮,连湿气是什么、湿气在哪里都不知道。
甚至一个人血管内水量多少、人一天要进出多少份量水也能讲清楚(就是临床常听到的I/O
)。
:身体湿气重也很容易腹泻,所以才有“湿胜则濡泄”的说法,
: 濡是濡脉,泄就是拉肚子,
: 如果要把腹泻再细分的话,水湿
: 比较偏具体有形水的拉肚子通常是清晰如水,
: 比较偏湿的腹泻通常是黏黏稠稠会牵丝的,拉后还想拉,里急后重感的。
: 如上所说,因为水跟湿这两个常常互相影响,
: 容易同时出现,所以有时候就通称叫水湿,
: 但并没有说水就是湿。
: 就像狼狈常聚而为奸,但并不是说狼就是狈。
: 有形的病理产物,如果流动性大,有时候跟水,合称水饮。
: 饮可能指饮入的水液,比如“饮料”、“饮入于胃”的饮,其实就是水。
: 有时候指病理的水液,比如“水饮”、“痰饮”的饮,
: 是具体有形,肉眼可见的,流动性比较大的病理水液,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 痰就很少会指生理的水液,几乎都指病理的水液,也是具体有形可见,
: 除了像咳嗽吐出的“痰”外,也可能是留在身体内比较黏稠白黄的病理产物,
: 包括像脂肪瘤、乳房纤维囊肿、肥胖(脂肪囤积)、血管内的动脉粥状硬化,
所以中医的化痰药能治肿瘤、能治动脉粥状硬化的缺血性心脏病?
: 都可能被当痰,甚至一些腺体的肿大也可能被当痰核瘰疬,如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
: 因为痰饮之间可互相转变,所以通常“痰饮”并称,只是如果仔细分,两者还是有所不
同
: 又因为痰湿可以说是病理产物的两端,一个无形弥漫、一个有形黏稠,所以两者往往也
可
: 以合称。
: 痰是黏稠难流动水液病理产物,跟一样黏稠难流动的血液病理产物(瘀),有时候很像两
者
: 会并称为“痰瘀”,但其实很容易区分,因为瘀是血液产生的病理产物,颜色偏暗红的
,
: 痰是偏白黄。
: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 所以治湿可以透过利尿的方式“间接”治疗身体的湿,
: 而你说湿就是水,ㄟ其实不是,
: 前面讲的如果你懂,当湿气重时就开始聚而成水饮,
: 在身体下部、比较凉冷的四肢末端就容易产生具体有形可见的水液
: ,所以利小便让水从躯干的下部走,可以治疗身体的湿,
: 但这并没有跟你说湿=水
: 比如房间很湿,还有一滩水,把水吸干,加上一些其它处理有机会会降低房间的湿度,
: 但是并不代表水就是湿。
所以看到现在你也不知道什么是湿,湿气在哪,利水利湿利尿到底是从哪里脱出来的水也
不知道
比方说左心衰竭的病人常常会用利尿的方法,但一味利尿真的好吗?利尿脱的是血管内的
水,确实血液量会变少,pre-load会下降,但心脏已经收缩力下降pre-load也下降,是不
是肾脏灌流变差可能会演变成pre-renal AKI?加上临床常用的furosemide会引起周边动
脉收缩导致afterload增加,这不是在左心衰竭乐见的,尤其是低射出分率的。因此心衰
竭急性期会加上NTG;后续长期药物还有ARNI/ACEI/ARB、spironolactone,可以降低prel
oad跟afterload。
这样不就很清楚吗?知道脱水怎么脱,从哪里脱,也知道血液量、血流动力学整体状况。
: 利水几乎都是指利尿,利下部的水,除了极少的状况,
: 例如一个有趣的例子就是五苓散证
: ,五苓散虽然功效写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 但实际上并不是利尿。本方的治疗作用,就在于化膀胱之气以利水,
: 运脾阳之机以制水,输津于皮毛以发汗,蒸液于口舌以止渴。
: 所以服用五苓散不见得会利尿,而是汗出,
: 如方后注所言:“多饮暖水汗出愈。”
: 所以为什么我说利水“几乎”都指利尿,并没有说利水“必”是利尿。
: 利水的这种方法如果配合渗湿药,
: 可以治疗身体中下部位水湿停聚且小便尿不太出来的疾病。
: 用刚刚房间很湿有水的比喻就是利水让那一滩水(变成尿)排掉,
: 然后再用渗湿药(除湿剂)除掉房间中的湿气,这样房间就会变得干爽。
: 希望这样有懂一点中医在说什么。
不管利水是不是利尿,我的重点在于中医理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湿,不知道湿气在哪,无
法评估体液量,也不知道怎么评估及分配水分进出量。
以你的例子尿不出来,会扫超音波看看膀胱有没有尿滞留、看看肾脏有没有肾水肿,再看
看有没有肺水肿、肋膜积水、腹水、主动脉瘤(破裂)、下腔静脉来判断有没有血管内容积
不足问题而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再加上你说的“水湿停聚”下肢水肿,就去思考我上面讲的那些病生理原因来判断整体体
液分布状况。
最后来个quiz:
一个肝硬化病人有大量腹水、肋膜积液,加上没有尿出来,使用渗湿跟利水有用吗?为何
有用?如果没用原因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