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论创作环境台湾还是有更宽广的空间,对岸是孕育不出像Jim这种类型
的单口喜剧演员的,但台湾目前只有Jim少数几个演员有足够的高度(看
过呱吉的火烤就能感受到了),而且市场接受度也比较有限。当初百灵
果的凯莉也在节目上说台湾的单口喜剧肯定会比较好,但看看她在火烤
上的表现,就知道问题更多在没有用心深耕,而没有用心深耕的原因也
很理所当然,因为在台湾很难单靠这个赚到钱。
大陆的单口喜剧市场也是这两三年才比较成熟,主要的原因就是脱口秀
大会第三季的成功,虽然很多人不满这节目把单口喜剧翻成脱口秀,但
为了触及更多受众,大家最后也只能接受了。脱口秀大赛是上海的笑果
文化主办的,代表人物是李诞,但几年前在单口喜剧圈一直都是北京的
单立人喜剧评价更高一点,像是周奇墨、教主、小鹿(但去年也离开单
立人了)都是代表人物,附带一提单立人这三个字就是来自stand up。
尽管单立人的演员跟创作环境都非常好,但都不敌现实的问题:演员赚
不到钱。而离开单立人投奔笑果文化的演员,像是杨笠、卡姆、Rock等,
都因为节目的推广而收入翻身,慢慢的上海就取代了北京的单口表演地
位,成为演员最向往的发展地,而李诞对非自家演员也抱持非常开放的
心态,加上对市场的尊重,这也是为何脱口秀大赛第三季如此成功的原
因。
单口喜剧是必须源于线下观众反应的,脱口秀大赛让很多成名的演员为
了代言不得不减少开放麦的练习,代表人物就是杨笠,但她也已经名利
双收了。女权是门好生意,两岸都很类似。而在成名后还不停的在开放
麦中练习的也是不少,像是周奇墨还是小鹿(她是靠奇葩说红的)至今
还是真正的单口喜剧演员。周奇墨被称为线下天花板并不是因为他是最
好笑的,线下专场里让我笑到沙哑的是单立人的毛冬,但周奇墨的段子
观察深度跟表演节奏都非常成熟,像他诉说童年与父亲的关系,就展现
了如何把悲剧升华成喜剧,不过后期多少有点太往艺术表达靠拢,所以
在线上表演没那么有优势,但第四季还是能看出他的坚强实力。
最后替Norah辩解一下,她也是上海很早期开始说单口的演员之一(最开
始是说英文的),以前是外商高管,为了有时间表演才去比较轻松的公
司当个市场总监(我很确定这总监不是灌水的),后来还跳去当新创合
伙人,但节目为了营造白领精英的形象反而害了她。她对单口是真的热
爱,而且本人真的非常小巧可爱,最大的问题大概就只有她是上海女生
吧。
※ 引述《iXXXXGAY5566 (我非四叉猫 有恩怨请找牠)》之铭言:
: 最近看了 李雪琴上脱口秀大会的段子 真的挺好笑的
: 别人推荐什么杨笠的 我看一次就不想点了
: 后来 我就上YT 搜寻 脱口秀 只看观看次数 前两个是英文的就跳过
: 第一个讲中文 就是李雪琴合集 416万点阅
: 挖勒 我还以为会有个萨泰尔的 一直到很后面才 看到一个贺龙的段子
: 李雪琴的段子真的挺不错了 就算后来又重看了好几次还是会想笑
: 好啦 等等出门觅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