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不难呀....
窃盗是行为罚没有所谓的过失窃盗,
所以讨论故不故意没有意义,
动机顶多作为减刑裁量之一
不得主张不知者无罪。
律师劝他认罪,
大概是想把认罪当成有无悔意的判断之一;律师可能也听懂了检察官想作成不起诉的暗示,
所以一直劝杯杯认罪,
杯杯也是认得莫名其妙。
殊不知老伯迫于无奈的“坦承不讳”
成了微罪不举的关键。
最后还是不起诉了呀 ......
只能说律师跟医生一样都不想揹责任,
所以常回答客户暧昧不明的答案;
初次被告的人内心一定恐慌异常,
只能说律师和检察官的故作玄虚成了杯杯最大的恐惧......
认真想想,你一个捡破烂的有前科又如何?
没良民证顶多不能跑ubereat和进台积电,
把屁大的清白当成与天一样高的事......
酒驾能当政府发言人、杀警察选立委 、肇逃当立委、诈赌卖毒的直播破3万抖内创新高,台湾简直更生人的宝地,老伯你又何必呢? 又不是封建时代。
阿杯会寻短,你我都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