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基层选手求生记1/奖金资源差很大 全运会

楼主: yaya (喔耶比)   2022-01-23 19:33:11
1.媒体来源: 公视
2.记者署名:
陈祖杰
3.完整新闻标题:
基层选手求生记1/奖金资源差很大 全运会后追踪选手的“游牧人生”
4.完整新闻内文:
110年全国运动会由新北市主办,一直在奖牌榜领先,直到最后一天才遭取得84金的台北
市超前,在奖牌榜掉至第二名。赛后检讨声浪四起,有议员认为,奖助金差很大,留不住
好选手所以没有好成绩。但一场竞赛的奖金恐怕不是单一因素,为了有更多的资源、更好
的发展,不少选手在求学时期已迁户籍。
拥主场优势却居第二 新北议员究责
110年10月16日,全运会在新北市新庄体育馆顺利开幕。虽然5月中旬本土疫情爆发,全运
会一度陷入延期,甚至停办的危机,但随后疫情趋缓,在遵守防疫规定下如期举办,并于
10月21日闭幕。
主办的新北市稳拿81金,创下历史佳绩,却也功亏一篑,在最后一天,反被台北市以84面
金牌超车,在奖牌榜屈居第二。
闭幕典礼上,身为东道主的新北市长侯友宜感叹,“我真的好想要总统奖。”
投放逾4亿经费主办赛事,最终错失最高荣誉的总统奖,必然出现赛后检讨的声音。10月
26日,新北市议员郑宇恩在质询时指出,台北市能完成总统奖三连霸,在于运动选手培训
上有系统规划,而且部分台北市的金牌得主,有些曾经是新北市选手,她认为,被挖角是
因为“奖助金差很大”,新北市奖助金应向台北市看齐,才能留住好选手。
侯友宜答询时表示,在财源不足的情况下,未来会尽量寻求企业赞助。
在《基层选手求生记》系列,将从国内最大的竞技赛事全运会谈起,从台北到高雄、从国
中到大学,访问选手、教练及执掌体育事业的市府官员,带你了解国家体育发展所面临的
问题。在第一篇,将先探讨选手“岛内移民”的原因。
金牌奖金差达67万 转户籍需坐三年“球监”
“这次发了一亿多的奖金,占体育处的预算五分之一,我们一年的预算才五亿而已。”
民代高呼“奖金加码”,新北市体育处长洪玉玲则备感压力。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若增
加竞赛奖金额度,势必挤压到其他项目的资源。
至于训练补助金,新北市金牌得主每个月可获得1万8千元,但比起台北市2万2千元,台中
、高雄、桃园的2万元,还是差了一截。洪玉玲无奈表示,新北体育处经费有限,若调高
训练补助金,预算相当可观,“我们真的跟不上。”
为了鼓励辖内选手争取佳绩,全国22个县市都有编列全运会奖金,部分县市如上述所提的
六都及嘉义市,更给予得奖选手接下来长达两年的训练补助金,导致各县市奖金出现极大
差距。
以一名首次得到全运会金牌的柔道选手为例,若他设籍台北市,可先获得30万奖金,随后
每个月可领取2万2千元的训练补助金,总奖金高达82万8千元;若设籍连江县,由于县府
未编列训练补助金预算,这名选手就仅有金牌奖金15万元,跟台北市差距高达67万8千元
。这对一般运动员而言,恐怕是天差地别。
“但他们有人连霸了,奖金也不过是台北市的一次金牌。”
柔道选手蔡明谚曾代表我国参加2016里约奥运,在本届全运会表现优异,为新北市拿下男
子第二级金牌。他坦言,台东有不少优秀的柔道选手为家乡争光,但实质落袋的鼓励,明
显有落差。
新北市明德高中教练黄呈尧也表示,就他所知,有数名台东柔道选手打算迁户籍至台北,
“相信下一届全运会台北市的柔道成绩就会上来。”
丰厚的奖金固然是诱因,但根据教育部《全国运动会举办准则》,所有迁户籍的选手都必
须设籍满三年以上,才能代表该县市参加全运会。全运会每两年办一次,对选手来说,一
次岛内移民,就等于丧失了一届的比赛机会。
台北市台球代表队 仅有3人未迁户籍
以本届奥运拿下混双铜牌的郑怡静为例,在106年全运会代表台南市出赛后,就把户籍迁
至台北市,因此缺席108年全运会,直至本届才披上台北市战衣参赛。
https://imgur.com/iWQUNZC.jpg
透过上表可以看到,代表北市参加本届台球团体赛的选手,多数都是把户籍从其他县市迁
至台北。廖振珽、郑怡静、李昱谆在106年全运会时均代表不同县市,随后把户籍迁到台
北,因此三人都缺席108年那届全运会。
不过,跟奖金相比,更多的选手是为了个人发展而离开原户籍。台北市体育局竞技运动科
科长罗国伟强调,“像棒球,全部往桃园平镇跑。进不了平镇,就去谷保、高苑,其实很
多在学生端就迁户籍了。”
他指出,并非所有县市都能建构完整的选手培育体系,“假如打台球,县内没有高中让我
打,家长当然会希望小孩去好的地方练。”
上表中的四名选手林昀儒、戴茗苇、王意如,都是在国中时期离开家乡,前往台北市学校
的台球体育班就读。而原本在新庄读国小的林彦均,在小学四年级时转至宜兰国小就读,
国中再转到台北市诚正国中,他们四人在本届都代表台北市参赛。
青少年选手为发展 选择岛内留学
受限于各种因素,每个县市都有不擅长或是实力较弱的运动项目,在本届全中运,宜兰县
没有选手能进入前八强,而全运会也只有男子团体取得第八名。国泰人寿刘俊麟就说,优
秀的青少年台球选手,很容易被其他县市吸纳,比如在东奥打出好成绩的“小林同学”林
昀儒就是例子。
吕柏贤是新北市台球选手,在102、106、108年全运会混双项目均摘下奖牌,目前在嘉义
金石球馆担任教练。本届全运会与东奥代表郑先知合作,拿下银牌。
吕柏贤说,自己在国小时已经有不俗成绩,因此教练推荐他到新竹与陈建安搭档,后来把
户籍转到新竹。到高中时选择回到家乡新北。
在高雄市福诚高中任台球教练超过20年的黄明达,最辉煌的时期,曾带领福诚高中拿下全
中运高中组四连霸。
论及“岛内留学”黄明达说,在台北台球尚未崛起前,大部分青少年选手都会选择到高雄
念书,“当时可能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外县市。”就学接着落籍,黄明达手指著正在练球的
学生,“现在就变成百分之六十都是高雄人。”
家乡资源少实力有落差 无奈岛内移民
“毕竟选手生涯就是很短,十年、二十年,需要为自己着想。”
屏东长大的台球选手廖振珽,106年全运会后把户籍从屏东迁至台北,坐了三年“球监”
,直到本届改披台北市球衣参赛,拿下一金一银。
他说,做出这个决定,实属无奈。“屏东台球发展相对不足,导致青黄不接。当时连退役
选手,甚至教练都要上场比赛,感觉不是在比全运会,就是跟不上对手。”
“这个时候,台北市有开出一些条件,我就去了。”廖振珽认为,比较小的县市,没有资
源推广运动,加上选手生涯短暂,有潜力的运动员不得不离开。
不过,也有选手因为身处的县市竞争太激烈,苦无出场机会,只好转往其他地区寻求可能
性。
找一个机会 转籍他县市争出赛位置
“像拳击,如果你在某个量级一直是第二,你就会连出赛机会都没有。”台北市兰州国中
拳击教练苏宏胜说。
今年28岁的苏宏胜,是兰州国中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执教。目前已带领拳击队完
成全中运团体冠军四连霸,自己则在2019年总统杯则拿下最佳教练奖。
他指出,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拳击等技击项目,会按选手体重分量级,在全运会,每
个县市在一个量级仅能派出一名选手,“像台北市竞争就很激烈,光是市内选拔,一个量
级可能就有三、四个人在抢。”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部分选手只能另觅舞台,寻求一个上
场的机会。
在高雄林园高中台球队执教二十多年的教练罗清云也认为,有些选手不是没有实力,但在
顶尖球队找不到生存空间。“他可能在一般球队,就变成王牌了。”
罗清云并以中国台球的现状为例:竞争激烈,部分选手离开中国,前往国外寻求机会,为
他国争光。“这届奥运那个德国女选手(韩莹),她也是在中国没办法出头啊,到德国就
有舞台。”
成绩差距大 非六都县市望尘莫及
110年全国运动会奖牌数前10名
资料来源:110年全国运动会网站
https://imgur.com/81KJzB1.jpg
上表是本届全运会奖牌榜前10名,第一名台北市有84面金牌,新北市有81金排第二,排名
第三、四的台中、高雄,金牌数跟台北相比,少了将近一半。屏东、南投、宜兰、花莲等
四个县市加起来的金牌数总和,也不过是台北市的一半。
若再以奖牌总数作分析,差距更为明显:本届全运会共产生1308面奖牌,光是双北就拿下
了449面,瓜分至少三分之一的奖牌数;六都总共取得883面奖牌,其他16个县市仅取得剩
下的425面。
选手在竞技赛事的表现,除了端看临场能否发挥个人平日的实力与努力,县市投放多少资
源栽培也相当关键。
从国手、基层教练,到主掌预算的官员说法可发现,奖金或许是影响少数选手迁籍的一个
推力,但更多选手早在就学时期,就因训练资源、未来发展的拉力决定迁籍,光靠高额奖
金,未必能解决运动员择木而栖的问题。
《基层选手求生记》第二篇,将继续探讨全运会赛场上,县市政府在培育选手上的寡与不
均。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6450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