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ace88 (Arace)
2022-01-16 15:29:11这位医师指的是
民众不要躺平
疫苗还是得打
口罩还是得戴
洗手还是要做
不要一次塞爆医院
除了最后一点外,这不就平常流感来的宣导吗?
不管政府要不要清零,这些事项在流感高峰期民众本就会做吧,完全没导向政府也能一群人
高潮,不知这位医师平常到底惹到谁?
哦,记得这位医师在高端争议时期发了不少科学文献中文摘要,至少他是会查期刊数据说话
的人吧。
有些人嘲讽精神科医师背景,我看到都要笑死,台湾目前没有类似国外‘心理医生’之职称
,只有医学系毕业出来的‘精神科医生’,而心理系毕业生须接续取得临床心理硕士学位,
方有资格参加临床心理师证照考试,在取得证照后,始得进入医疗单位从事‘临床心理师’
工作。
精神科医师也是读完医学系的人,嘲讽人家专业真的蛮好笑的...
※ 引述 《nightwing (夏日浮云)》 之铭言:
:
: 1.媒体来源:
: 风传媒
:
: 2.记者署名:
: 钟秉哲
:
: 3.完整新闻标题:
: 与Omicron共存?医示警:整个社会若放弃抵抗,先倒下的将是血汗医护
:
: 4.完整新闻内文:
:
: 钟秉哲
: 2022-01-15 23:13
:
: Omicron新变异株肆虐全球,台湾本土也出现4条Omicron传
: 播链。对此,万芳医院精神科医师潘建志表示,Omicron传
: 播更快、症状轻微,疫情演变难以预测;他更示警,若整个
: 社会放弃抵抗,称要和病毒共存,先倒下的将是血汗医护。
:
: 潘建志15日在脸书指出,根据美国南加州11日发表的最新论
: 文,Omicron变异株相对于Delta,确诊数暴增、住院人数也
: 更多。但好消息是,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住院率少5成、进
: ICU比率少9成,平均住院日也较短,且大多数都能活着走出
: 医院。“但确诊的分母如果大太多,以绝对数量而言,还是
: 会有更多人变成重症。”
:
: 潘建志说明,Omicron变异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打过疫苗
: 后身体里产生各种抗体,但呼吸道黏膜里的抗体IgA(免疫
: 球蛋白A)量较少,Omicron飘上去就入侵细胞了,不往呼
: 吸道下方走,马上就大量繁殖,以气溶胶形式靠呼吸就散布
: 出去。他进一步说,也因没有进到气管深处,呼吸功能影响
: 较小就比较不需要插管,肺部发炎少也不会造成免疫风暴,
: 而这可是之前的新冠病毒株致死主因。
:
: 潘建志提到,根据南加州论文统计,感染Delta变异株的病
: 患未施打疫苗比率是49.7%,但Omicron变异株仅26.6%。意
: 即Omicron变异株的突破性感染能力更高,有更强的免疫逃
: 脱,但因为打过疫苗的人感染后,症状比较轻微,造成
: Omicron整体统计症状比较不严重,住院数较少。
:
: “所以不能反因为果,说Omicron症状轻微就不打疫苗。”
: 潘建志认为,虽然感染Omicron变异株后症状轻微,但最后
: 住院人数还是大量增加。若医疗过载崩坏,无法维持医疗品
: 质,重症和死亡比率就不会这么低了;且大量感染是最近1
: 个月的事,就有学者表示,感染Omicron对身体的长期影响
: 还不清楚。
:
: 潘建志:台湾自然免疫个案数少于各国
:
: 潘建志直指,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台湾在5月Alpha变异
: 株的疫情中,累计死亡率高达5%,相比发达国家实在太高;
: 且台湾长时间清零,Delta变异株没有大流行,曾经感染而
: 自然免疫的个案数都较各国都少。因此,Omicron变异株侵
: 台后,疫情如何演变很难预测。
:
: 潘建志呼吁,台湾仍不能放弃打疫苗和口罩洗手等防疫手段
: ,这些措施都能避免医疗过载,减少住院个案,避免排挤到
: 其它疾病的医疗量能,“整个社会若放弃抵抗,喊说要和病
: 毒共存,先倒下的将是血汗医护。”
:
: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s://www.storm.mg/article/415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