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特有种光环变“致命”商机,澎湖章鱼一

楼主: purue (purue)   2022-01-06 18:52:31
特有种光环变“致命”商机,澎湖章鱼一斤喊价上千元、陷濒危困境
报导者
文/阮珮慈
以海为生的澎湖居民,不但供奉台湾最古老的天后宫,还拥有“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
特有种章鱼。然而,特有种的光环却保不住澎湖章鱼的生机。
澎湖章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长年来深受饕客和渔民的喜爱。即便澎湖县政府早已禁止在
繁殖期捕猎澎湖章鱼,但其诱人的售价,仍旧对渔民有着“致命”吸引力,加上天灾不断,
栖地遭到破坏,让澎湖章鱼渐渐成为濒危物种,如何存续已成为政府和渔民的重大挑战。
满布大小陈年刀伤、烧烫伤疤痕的双手,不断拨弄滤水盆中的澎湖特有种章鱼(以下简称澎
湖章鱼),那是经年累月在厨房磨练的熟稔技巧。直至章鱼脚“虬”起来,黏液也去除后,
再用清水洗净。大火爆姜,转中火,将拥有满满“大膏”(蟹膏)的头部下锅,用汤匙如同
抚摸婴儿那脆弱又迷人的头般,轻抚拌炒,避免破坏其美味。接着下章鱼脚,稍加用力翻炒
后,转大火,加入米酒、蒜苗和黑糖调味,一道不需任何盐和味精的新鲜炒澎湖章鱼,起锅

澎湖附近有许多章鱼,除了2006年登上国际期刊的特有种章鱼独占“澎湖章鱼”名称,其他
统统都以俗名称之,像是石拒、烂脚仔、土婆。澎湖章鱼性喜食虾蟹,其中,光手滑面蟹(
俗称“大狗仔”)的繁殖期与之不谋而合,原是为了绵延后嗣准备的蟹膏残存在澎湖章鱼消
化道中,被渔民和餐厅拦截,以“大膏精华”(蟹膏)为号召,使饕客趋之若鹜。
妈祖赐予的“外快”:为补贴家用,暗夜浓雾中涉险猎澎湖章鱼
澎湖在地长者受访时说,1971年左右,澎湖章鱼一斤的价格是10元,老练的妇女一天可以挖
到50斤。趁退潮的时候,背上新鲜的渔获,花费大半天到达马公,或把澎湖章鱼送至附近餐
厅和市场,就可以换取500元的报酬。当时普通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只有200元左右,捕澎湖章
鱼是在地人重要的外快,更有许多人终年在潮间带捕猎各种渔获为生。
每年元宵节(农历1月15日)到妈祖生(农历3月23日)是澎湖章鱼现踪的时节,他们因此被
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章鱼喜欢栖息在珊瑚浅坪、珊瑚环礁、碎珊瑚附近底下,并
在洞穴周围打四个洞,方便溜出觅食或逃跑。擅长抓捕澎湖章鱼的长辈说,附近有“黑沙”
和蟹类残骸的洞,十有八九就是澎湖章鱼的藏匿处。只要快、狠、准地用类似小锄头或一勾
三叉的渔具捣毁四个洞,阻断其逃生路线,就可以徒手捕获澎湖章鱼。
因为现踪时节恰逢农历3月23日妈祖生,澎湖特有种章鱼被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图
片提供/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前主任蔡万生
以海为生的澎湖居民,不但供奉台湾最古老的天后宫,还拥有“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
特有种章鱼。然而,特有种的光环却保不住澎湖章鱼的生机。
澎湖章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长年来深受饕客和渔民的喜爱。即便澎湖县政府早已禁止在
繁殖期捕猎澎湖章鱼,但其诱人的售价,仍旧对渔民有着“致命”吸引力,加上天灾不断,
栖地遭到破坏,让澎湖章鱼渐渐成为濒危物种,如何存续已成为政府和渔民的重大挑战。
满布大小陈年刀伤、烧烫伤疤痕的双手,不断拨弄滤水盆中的澎湖特有种章鱼(以下简称澎
湖章鱼),那是经年累月在厨房磨练的熟稔技巧。直至章鱼脚“虬”起来,黏液也去除后,
再用清水洗净。大火爆姜,转中火,将拥有满满“大膏”(蟹膏)的头部下锅,用汤匙如同
抚摸婴儿那脆弱又迷人的头般,轻抚拌炒,避免破坏其美味。接着下章鱼脚,稍加用力翻炒
后,转大火,加入米酒、蒜苗和黑糖调味,一道不需任何盐和味精的新鲜炒澎湖章鱼,起锅

澎湖附近有许多章鱼,除了2006年登上国际期刊的特有种章鱼独占“澎湖章鱼”名称,其他
统统都以俗名称之,像是石拒、烂脚仔、土婆。澎湖章鱼性喜食虾蟹,其中,光手滑面蟹(
俗称“大狗仔”)的繁殖期与之不谋而合,原是为了绵延后嗣准备的蟹膏残存在澎湖章鱼消
化道中,被渔民和餐厅拦截,以“大膏精华”(蟹膏)为号召,使饕客趋之若鹜。
妈祖赐予的“外快”:为补贴家用,暗夜浓雾中涉险猎澎湖章鱼
澎湖在地长者受访时说,1971年左右,澎湖章鱼一斤的价格是10元,老练的妇女一天可以挖
到50斤。趁退潮的时候,背上新鲜的渔获,花费大半天到达马公,或把澎湖章鱼送至附近餐
厅和市场,就可以换取500元的报酬。当时普通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只有200元左右,捕澎湖章
鱼是在地人重要的外快,更有许多人终年在潮间带捕猎各种渔获为生。
每年元宵节(农历1月15日)到妈祖生(农历3月23日)是澎湖章鱼现踪的时节,他们因此被
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章鱼喜欢栖息在珊瑚浅坪、珊瑚环礁、碎珊瑚附近底下,并
在洞穴周围打四个洞,方便溜出觅食或逃跑。擅长抓捕澎湖章鱼的长辈说,附近有“黑沙”
和蟹类残骸的洞,十有八九就是澎湖章鱼的藏匿处。只要快、狠、准地用类似小锄头或一勾
三叉的渔具捣毁四个洞,阻断其逃生路线,就可以徒手捕获澎湖章鱼。
夜晚是澎湖章鱼最活跃的时机,入夜的潮间带充满人烟,探照灯的光芒汇聚彷若白昼。在电
池还没问世的年代,探照灯要连结笨重的电瓶才能使用,“电瓶不能碰水,如果走到比较深
的地方,或是涨潮的时候,就把探照灯举起来顶在头上继续抓!”现年52岁的在地渔民许天
霖形容那样的情景非常狂热。电池问世后,一个不到10元夜市买来的探照灯取而代之,成为
寻找猎物的好帮手。
阿兵哥也加入这场盛事,许天霖就曾经介绍国军弟兄一同赚外快,“那时候潮间带快要1、2
00人,好像军队一样!”
澎湖章鱼喜欢在退潮快到底,即将涨潮时出现,又特爱雾气,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刻
。“几乎每年都会死一个,去年(2020)没有而已!”渔旺钓具行的老板陈凯翔,如此形容
捕捉澎湖章鱼有其危险性。
由于澎湖章鱼承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重要使命,即便是寒冷时节,猎捕人仍穿上防寒的青
蛙装捕捉澎湖章鱼。潮池附近虽有鹿角珊瑚群作为天然的生物警示线,但人们的眼中只有即
将到手的海鲜,若不慎下坠,躯体被大海承接,与吐纳的日常就此别过。
陈凯翔形容,若海水从上方灌入青蛙装,全身会像被黏住一样无法挣脱,随着水的重量不断
下沉,一点办法都没有。因此他自2020年起改穿潜水装,尽力避免危险。
他也曾多次遇到大雾。有次在潮间带作业时,海上没起雾,岸上却起雾了,他只能依循对于
潮间带生物的了解,用脚下的触觉判断所在位置,所幸安全走回岸边,但偏离预计上岸地足
足50公尺。谈起为什么经验老道如他也没即时发现起雾?余悸犹存的陈凯翔只说,因为太专
心了、专心于讨生活。
韦恩台风过境澎湖,珊瑚被扫平、章鱼数量锐减
近10年来,这样的生计却渐渐无以为继。1986年韦恩台风来袭,自南海进入台湾海峡,澎湖
首当其冲。不仅渔船翻覆、农作物损害,澎湖与离岛地区的交通也全数中断。但灾情没有就
此结束,韦恩自中部登陆后引发海水倒灌,又南下穿过垦丁半岛,后逐渐转弱为热带性低气
压,竟又在南海转变回台风,二度朝台湾袭来。在巴士海峡悠悠逗留一圈,再次重创澎湖后
,才终于从越南北部进入中南半岛消散。
澎湖人员伤亡惨重,自然生态也历经浩劫。娇弱的珊瑚禁不起过大的风浪。“澎澎滩”──
这个古地图不曾出现的滩岛,横空出现在员贝屿与鸟屿之间。一侧是细沙,一侧是珊瑚礁石
;珊瑚坟场铺就的天堂路也同时现踪,经过包装倒成为网美景点。87岁的渔民宋柏壎形容,
韦恩台风前,到处都是珊瑚,抓鱼还要挑比较没有珊瑚的地方踩;韦恩台风后“整片平的像
运动埕!”感叹过往的生机不复存在。
韦恩对于珊瑚生态的重创,影响鱼虾贝类的生存,也影响以虾蟹为食,喜好居住于珊瑚礁附
近的澎湖章鱼。事过没有境迁,35载过去,台风岁年不歇的侵扰依旧,像房子一样大片的珊
瑚、丰富的海底地形和蓬勃的生态却都回不来了。
从毒鱼到“夜照章鱼”的人为破怀
赞助
因为现踪时节恰逢农历3月23日妈祖生,澎湖特有种章鱼被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图
片提供/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前主任蔡万生)
以海为生的澎湖居民,不但供奉台湾最古老的天后宫,还拥有“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
特有种章鱼。然而,特有种的光环却保不住澎湖章鱼的生机。
澎湖章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长年来深受饕客和渔民的喜爱。即便澎湖县政府早已禁止在
繁殖期捕猎澎湖章鱼,但其诱人的售价,仍旧对渔民有着“致命”吸引力,加上天灾不断,
栖地遭到破坏,让澎湖章鱼渐渐成为濒危物种,如何存续已成为政府和渔民的重大挑战。
满布大小陈年刀伤、烧烫伤疤痕的双手,不断拨弄滤水盆中的澎湖特有种章鱼(以下简称澎
湖章鱼),那是经年累月在厨房磨练的熟稔技巧。直至章鱼脚“虬”起来,黏液也去除后,
再用清水洗净。大火爆姜,转中火,将拥有满满“大膏”(蟹膏)的头部下锅,用汤匙如同
抚摸婴儿那脆弱又迷人的头般,轻抚拌炒,避免破坏其美味。接着下章鱼脚,稍加用力翻炒
后,转大火,加入米酒、蒜苗和黑糖调味,一道不需任何盐和味精的新鲜炒澎湖章鱼,起锅

澎湖附近有许多章鱼,除了2006年登上国际期刊的特有种章鱼独占“澎湖章鱼”名称,其他
统统都以俗名称之,像是石拒、烂脚仔、土婆。澎湖章鱼性喜食虾蟹,其中,光手滑面蟹(
俗称“大狗仔”)的繁殖期与之不谋而合,原是为了绵延后嗣准备的蟹膏残存在澎湖章鱼消
化道中,被渔民和餐厅拦截,以“大膏精华”(蟹膏)为号召,使饕客趋之若鹜。
妈祖赐予的“外快”:为补贴家用,暗夜浓雾中涉险猎澎湖章鱼
澎湖在地长者受访时说,1971年左右,澎湖章鱼一斤的价格是10元,老练的妇女一天可以挖
到50斤。趁退潮的时候,背上新鲜的渔获,花费大半天到达马公,或把澎湖章鱼送至附近餐
厅和市场,就可以换取500元的报酬。当时普通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只有200元左右,捕澎湖章
鱼是在地人重要的外快,更有许多人终年在潮间带捕猎各种渔获为生。
每年元宵节(农历1月15日)到妈祖生(农历3月23日)是澎湖章鱼现踪的时节,他们因此被
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章鱼喜欢栖息在珊瑚浅坪、珊瑚环礁、碎珊瑚附近底下,并
在洞穴周围打四个洞,方便溜出觅食或逃跑。擅长抓捕澎湖章鱼的长辈说,附近有“黑沙”
和蟹类残骸的洞,十有八九就是澎湖章鱼的藏匿处。只要快、狠、准地用类似小锄头或一勾
三叉的渔具捣毁四个洞,阻断其逃生路线,就可以徒手捕获澎湖章鱼。
夜晚是澎湖章鱼最活跃的时机,入夜的潮间带充满人烟,探照灯的光芒汇聚彷若白昼。在电
池还没问世的年代,探照灯要连结笨重的电瓶才能使用,“电瓶不能碰水,如果走到比较深
的地方,或是涨潮的时候,就把探照灯举起来顶在头上继续抓!”现年52岁的在地渔民许天
霖形容那样的情景非常狂热。电池问世后,一个不到10元夜市买来的探照灯取而代之,成为
寻找猎物的好帮手。
澎湖章鱼在夜间较为活跃,捕猎者遂戴上探照灯作陪。(图/水试所澎湖海洋生物 研究中心
前主任蔡万生提供)
阿兵哥也加入这场盛事,许天霖就曾经介绍国军弟兄一同赚外快,“那时候潮间带快要1、2
00人,好像军队一样!”
澎湖章鱼喜欢在退潮快到底,即将涨潮时出现,又特爱雾气,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刻
。“几乎每年都会死一个,去年(2020)没有而已!”渔旺钓具行的老板陈凯翔,如此形容
捕捉澎湖章鱼有其危险性。
由于澎湖章鱼承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重要使命,即便是寒冷时节,猎捕人仍穿上防寒的青
蛙装捕捉澎湖章鱼。潮池附近虽有鹿角珊瑚群作为天然的生物警示线,但人们的眼中只有即
将到手的海鲜,若不慎下坠,躯体被大海承接,与吐纳的日常就此别过。
陈凯翔形容,若海水从上方灌入青蛙装,全身会像被黏住一样无法挣脱,随着水的重量不断
下沉,一点办法都没有。因此他自2020年起改穿潜水装,尽力避免危险。
他也曾多次遇到大雾。有次在潮间带作业时,海上没起雾,岸上却起雾了,他只能依循对于
潮间带生物的了解,用脚下的触觉判断所在位置,所幸安全走回岸边,但偏离预计上岸地足
足50公尺。谈起为什么经验老道如他也没即时发现起雾?余悸犹存的陈凯翔只说,因为太专
心了、专心于讨生活。
韦恩台风过境澎湖,珊瑚被扫平、章鱼数量锐减
近10年来,这样的生计却渐渐无以为继。1986年韦恩台风来袭,自南海进入台湾海峡,澎湖
首当其冲。不仅渔船翻覆、农作物损害,澎湖与离岛地区的交通也全数中断。但灾情没有就
此结束,韦恩自中部登陆后引发海水倒灌,又南下穿过垦丁半岛,后逐渐转弱为热带性低气
压,竟又在南海转变回台风,二度朝台湾袭来。在巴士海峡悠悠逗留一圈,再次重创澎湖后
,才终于从越南北部进入中南半岛消散。
澎湖人员伤亡惨重,自然生态也历经浩劫。娇弱的珊瑚禁不起过大的风浪。“澎澎滩”──
这个古地图不曾出现的滩岛,横空出现在员贝屿与鸟屿之间。一侧是细沙,一侧是珊瑚礁石
;珊瑚坟场铺就的天堂路也同时现踪,经过包装倒成为网美景点。87岁的渔民宋柏壎形容,
韦恩台风前,到处都是珊瑚,抓鱼还要挑比较没有珊瑚的地方踩;韦恩台风后“整片平的像
运动埕!”感叹过往的生机不复存在。
韦恩对于珊瑚生态的重创,影响鱼虾贝类的生存,也影响以虾蟹为食,喜好居住于珊瑚礁附
近的澎湖章鱼。事过没有境迁,35载过去,台风岁年不歇的侵扰依旧,像房子一样大片的珊
瑚、丰富的海底地形和蓬勃的生态却都回不来了。
从毒鱼到“夜照章鱼”的人为破怀
澎湖曾有毒鱼传统,将草药施洒于潮池或洞穴中,待鱼虾贝类受不了窜出时再一举擒获。日
本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伊能嘉矩于明治33年(1900年)访问澎湖时,曾记录当时白沙地区中
屯乡的乡约,第一条就规定“约海面鱼虾不许用药毒害”。彼时的草药虽能毒鱼,对生态的
影响其实不大。不过草药毒鱼的老方法在1970年代末期“进化”,不肖渔民将氰化钾偷偷夹
带于雨鞋中,毒物遇水溶解后导致底栖于珊瑚礁的章鱼缺氧窜出,带来收获也造成破坏。
毒鱼案件族繁不及备载,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还有少数零星案例,好不容易归于平静,观光
客却进来了。观光客带来的生态破坏,像是一剂缓慢的、包裹糖衣的新型毒药。澎湖当地的
观光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海上休闲娱乐活动也不甘示弱地发展,“夜照章鱼”(注)被
妆点成具澎湖潮间带文化特色的行程,观光客当然不容错过。
如此,韦恩台风后尚未复育的珊瑚,被渔民弃置的鱼网与海浪拉扯导致断裂,被化学防晒药
剂毒害,也被大批观光客“不小心踩碎”,潮间带的环境愈来愈不适合澎湖章鱼生存。
澎湖县政府农渔局渔政管理科长张宏安受访时指出,以往一年动辄捕猎100至200只的澎湖章
鱼,由于连年台风造成环境破坏,以及人为建设和观光干扰,近几年平均仅剩40只不到。
The Reporter Logo
赞助
订阅
读者投稿
特有种光环变“致命”商机,澎湖章鱼一斤喊价上千元、陷濒危困境
因为现踪时节恰逢农历3月23日妈祖生,澎湖特有种章鱼被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图
片提供/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前主任蔡万生)
环境.教育
2022/1/6
文/阮珮慈(政治大学新闻学系应届毕业生)
以海为生的澎湖居民,不但供奉台湾最古老的天后宫,还拥有“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
特有种章鱼。然而,特有种的光环却保不住澎湖章鱼的生机。
澎湖章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长年来深受饕客和渔民的喜爱。即便澎湖县政府早已禁止在
繁殖期捕猎澎湖章鱼,但其诱人的售价,仍旧对渔民有着“致命”吸引力,加上天灾不断,
栖地遭到破坏,让澎湖章鱼渐渐成为濒危物种,如何存续已成为政府和渔民的重大挑战。
满布大小陈年刀伤、烧烫伤疤痕的双手,不断拨弄滤水盆中的澎湖特有种章鱼(以下简称澎
湖章鱼),那是经年累月在厨房磨练的熟稔技巧。直至章鱼脚“虬”起来,黏液也去除后,
再用清水洗净。大火爆姜,转中火,将拥有满满“大膏”(蟹膏)的头部下锅,用汤匙如同
抚摸婴儿那脆弱又迷人的头般,轻抚拌炒,避免破坏其美味。接着下章鱼脚,稍加用力翻炒
后,转大火,加入米酒、蒜苗和黑糖调味,一道不需任何盐和味精的新鲜炒澎湖章鱼,起锅

澎湖附近有许多章鱼,除了2006年登上国际期刊的特有种章鱼独占“澎湖章鱼”名称,其他
统统都以俗名称之,像是石拒、烂脚仔、土婆。澎湖章鱼性喜食虾蟹,其中,光手滑面蟹(
俗称“大狗仔”)的繁殖期与之不谋而合,原是为了绵延后嗣准备的蟹膏残存在澎湖章鱼消
化道中,被渔民和餐厅拦截,以“大膏精华”(蟹膏)为号召,使饕客趋之若鹜。
妈祖赐予的“外快”:为补贴家用,暗夜浓雾中涉险猎澎湖章鱼
澎湖在地长者受访时说,1971年左右,澎湖章鱼一斤的价格是10元,老练的妇女一天可以挖
到50斤。趁退潮的时候,背上新鲜的渔获,花费大半天到达马公,或把澎湖章鱼送至附近餐
厅和市场,就可以换取500元的报酬。当时普通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只有200元左右,捕澎湖章
鱼是在地人重要的外快,更有许多人终年在潮间带捕猎各种渔获为生。
每年元宵节(农历1月15日)到妈祖生(农历3月23日)是澎湖章鱼现踪的时节,他们因此被
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章鱼喜欢栖息在珊瑚浅坪、珊瑚环礁、碎珊瑚附近底下,并
在洞穴周围打四个洞,方便溜出觅食或逃跑。擅长抓捕澎湖章鱼的长辈说,附近有“黑沙”
和蟹类残骸的洞,十有八九就是澎湖章鱼的藏匿处。只要快、狠、准地用类似小锄头或一勾
三叉的渔具捣毁四个洞,阻断其逃生路线,就可以徒手捕获澎湖章鱼。
夜晚是澎湖章鱼最活跃的时机,入夜的潮间带充满人烟,探照灯的光芒汇聚彷若白昼。在电
池还没问世的年代,探照灯要连结笨重的电瓶才能使用,“电瓶不能碰水,如果走到比较深
的地方,或是涨潮的时候,就把探照灯举起来顶在头上继续抓!”现年52岁的在地渔民许天
霖形容那样的情景非常狂热。电池问世后,一个不到10元夜市买来的探照灯取而代之,成为
寻找猎物的好帮手。
澎湖、章鱼、商机、保育
澎湖章鱼在夜间较为活跃,捕猎者遂戴上探照灯作陪。(图/水试所澎湖海洋生物 研究中心
前主任蔡万生提供)
阿兵哥也加入这场盛事,许天霖就曾经介绍国军弟兄一同赚外快,“那时候潮间带快要1、2
00人,好像军队一样!”
澎湖章鱼喜欢在退潮快到底,即将涨潮时出现,又特爱雾气,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刻
。“几乎每年都会死一个,去年(2020)没有而已!”渔旺钓具行的老板陈凯翔,如此形容
捕捉澎湖章鱼有其危险性。
由于澎湖章鱼承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重要使命,即便是寒冷时节,猎捕人仍穿上防寒的青
蛙装捕捉澎湖章鱼。潮池附近虽有鹿角珊瑚群作为天然的生物警示线,但人们的眼中只有即
将到手的海鲜,若不慎下坠,躯体被大海承接,与吐纳的日常就此别过。
陈凯翔形容,若海水从上方灌入青蛙装,全身会像被黏住一样无法挣脱,随着水的重量不断
下沉,一点办法都没有。因此他自2020年起改穿潜水装,尽力避免危险。
他也曾多次遇到大雾。有次在潮间带作业时,海上没起雾,岸上却起雾了,他只能依循对于
潮间带生物的了解,用脚下的触觉判断所在位置,所幸安全走回岸边,但偏离预计上岸地足
足50公尺。谈起为什么经验老道如他也没即时发现起雾?余悸犹存的陈凯翔只说,因为太专
心了、专心于讨生活。
韦恩台风过境澎湖,珊瑚被扫平、章鱼数量锐减
近10年来,这样的生计却渐渐无以为继。1986年韦恩台风来袭,自南海进入台湾海峡,澎湖
首当其冲。不仅渔船翻覆、农作物损害,澎湖与离岛地区的交通也全数中断。但灾情没有就
此结束,韦恩自中部登陆后引发海水倒灌,又南下穿过垦丁半岛,后逐渐转弱为热带性低气
压,竟又在南海转变回台风,二度朝台湾袭来。在巴士海峡悠悠逗留一圈,再次重创澎湖后
,才终于从越南北部进入中南半岛消散。
澎湖人员伤亡惨重,自然生态也历经浩劫。娇弱的珊瑚禁不起过大的风浪。“澎澎滩”──
这个古地图不曾出现的滩岛,横空出现在员贝屿与鸟屿之间。一侧是细沙,一侧是珊瑚礁石
;珊瑚坟场铺就的天堂路也同时现踪,经过包装倒成为网美景点。87岁的渔民宋柏壎形容,
韦恩台风前,到处都是珊瑚,抓鱼还要挑比较没有珊瑚的地方踩;韦恩台风后“整片平的像
运动埕!”感叹过往的生机不复存在。
韦恩对于珊瑚生态的重创,影响鱼虾贝类的生存,也影响以虾蟹为食,喜好居住于珊瑚礁附
近的澎湖章鱼。事过没有境迁,35载过去,台风岁年不歇的侵扰依旧,像房子一样大片的珊
瑚、丰富的海底地形和蓬勃的生态却都回不来了。
从毒鱼到“夜照章鱼”的人为破怀
澎湖曾有毒鱼传统,将草药施洒于潮池或洞穴中,待鱼虾贝类受不了窜出时再一举擒获。日
本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伊能嘉矩于明治33年(1900年)访问澎湖时,曾记录当时白沙地区中
屯乡的乡约,第一条就规定“约海面鱼虾不许用药毒害”。彼时的草药虽能毒鱼,对生态的
影响其实不大。不过草药毒鱼的老方法在1970年代末期“进化”,不肖渔民将氰化钾偷偷夹
带于雨鞋中,毒物遇水溶解后导致底栖于珊瑚礁的章鱼缺氧窜出,带来收获也造成破坏。
毒鱼案件族繁不及备载,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还有少数零星案例,好不容易归于平静,观光
客却进来了。观光客带来的生态破坏,像是一剂缓慢的、包裹糖衣的新型毒药。澎湖当地的
观光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海上休闲娱乐活动也不甘示弱地发展,“夜照章鱼”(注)被
妆点成具澎湖潮间带文化特色的行程,观光客当然不容错过。
如此,韦恩台风后尚未复育的珊瑚,被渔民弃置的鱼网与海浪拉扯导致断裂,被化学防晒药
剂毒害,也被大批观光客“不小心踩碎”,潮间带的环境愈来愈不适合澎湖章鱼生存。
澎湖县政府农渔局渔政管理科长张宏安受访时指出,以往一年动辄捕猎100至200只的澎湖章
鱼,由于连年台风造成环境破坏,以及人为建设和观光干扰,近几年平均仅剩40只不到。
县府“禁渔期”美意,为何反让渔民冒险出海、章鱼陷入更大危机?
澎湖、章鱼、商机、保育
澎湖的潮汐是半日潮,每日高低潮各两次,涨潮时进入潮间带捕食、来不及离开的动物们,
在穷苦的澎湖人眼中是可以换得生活喘息空间的宝藏。(摄影/阮珮慈)
2004年,澎湖县政府意识到澎湖章鱼与其特有种地位不符合的境遇。当年第一季南区渔业推
广工作协调会报中,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提出澎湖章鱼即将灭绝的警讯,澎湖县政府遂于
隔年2月起开始为期两年的阶段性禁捕,2008年开始公告每年3月29日至4月12日为禁渔期,
期望能在繁殖期许澎湖章鱼一段延续子嗣的时间和空间。
张宏安说明,澎湖章鱼的繁殖期结束后,母章鱼将会前往更深的海域待产。此时潮间带仅有
公章鱼,且因为澎湖特有种章鱼属于一年生的物种,“如果他已经达成繁衍的目的,公章鱼
不去利用,他其实到了6、7月也是会死,变成资源浪费。”因此,禁渔期之外的时间开放采
捕,并不会影响到澎湖章鱼的资源永续。
然而,这项政策却为澎湖章鱼造成更巨大的影响。
“其实以前风浪568我是不会出去的(指5、6级风,阵风8级),现在因为扣掉禁渔期再扣掉
坏天气,我们能下水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所以就算568,整海都是人!”陈凯翔说明,好天
气加上好潮汐和好浪况,才能在最安全的情况下捕获最丰硕的海鲜。
风浪568时会出现所谓的“小白浪”,以往被渔民视为危险而不宜出海,如今在时限压力和
高价诱惑下被忽视。陈凯祥认为政策立意良善,但渔民没有保育意识,反而对澎湖章鱼生态
造成威胁。
采访这天是晚上9点,陈凯翔每天至少出海两次,深夜才得以休息,虽然获得不错的报酬,
却是辛苦在充满危险的潮间带拼搏而来。他认为,禁渔期让渔民更加迫切想要在有限的时间
内,猎捕到最多澎湖章鱼。澎湖章鱼的价格,近年也从一斤700元,涨至一斤1,000元,2020
年一斤更来到1,400元的高价位。陈凯翔指出,以往过小的澎湖章鱼被认为还有成长空间,
可能得以生存,但在一斤1,400元的高价诱因下,县政府禁渔期成效大打折扣。
特有种光环变“致命”商机,澎湖章鱼一斤喊价上千元、陷濒危困境
因为现踪时节恰逢农历3月23日妈祖生,澎湖特有种章鱼被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图
片提供/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前主任蔡万生)
以海为生的澎湖居民,不但供奉台湾最古老的天后宫,还拥有“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
特有种章鱼。然而,特有种的光环却保不住澎湖章鱼的生机。
澎湖章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长年来深受饕客和渔民的喜爱。即便澎湖县政府早已禁止在
繁殖期捕猎澎湖章鱼,但其诱人的售价,仍旧对渔民有着“致命”吸引力,加上天灾不断,
栖地遭到破坏,让澎湖章鱼渐渐成为濒危物种,如何存续已成为政府和渔民的重大挑战。
满布大小陈年刀伤、烧烫伤疤痕的双手,不断拨弄滤水盆中的澎湖特有种章鱼(以下简称澎
湖章鱼),那是经年累月在厨房磨练的熟稔技巧。直至章鱼脚“虬”起来,黏液也去除后,
再用清水洗净。大火爆姜,转中火,将拥有满满“大膏”(蟹膏)的头部下锅,用汤匙如同
抚摸婴儿那脆弱又迷人的头般,轻抚拌炒,避免破坏其美味。接着下章鱼脚,稍加用力翻炒
后,转大火,加入米酒、蒜苗和黑糖调味,一道不需任何盐和味精的新鲜炒澎湖章鱼,起锅

澎湖附近有许多章鱼,除了2006年登上国际期刊的特有种章鱼独占“澎湖章鱼”名称,其他
统统都以俗名称之,像是石拒、烂脚仔、土婆。澎湖章鱼性喜食虾蟹,其中,光手滑面蟹(
俗称“大狗仔”)的繁殖期与之不谋而合,原是为了绵延后嗣准备的蟹膏残存在澎湖章鱼消
化道中,被渔民和餐厅拦截,以“大膏精华”(蟹膏)为号召,使饕客趋之若鹜。
妈祖赐予的“外快”:为补贴家用,暗夜浓雾中涉险猎澎湖章鱼
澎湖在地长者受访时说,1971年左右,澎湖章鱼一斤的价格是10元,老练的妇女一天可以挖
到50斤。趁退潮的时候,背上新鲜的渔获,花费大半天到达马公,或把澎湖章鱼送至附近餐
厅和市场,就可以换取500元的报酬。当时普通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只有200元左右,捕澎湖章
鱼是在地人重要的外快,更有许多人终年在潮间带捕猎各种渔获为生。
每年元宵节(农历1月15日)到妈祖生(农历3月23日)是澎湖章鱼现踪的时节,他们因此被
称为“妈祖赐予的礼物”。澎湖章鱼喜欢栖息在珊瑚浅坪、珊瑚环礁、碎珊瑚附近底下,并
在洞穴周围打四个洞,方便溜出觅食或逃跑。擅长抓捕澎湖章鱼的长辈说,附近有“黑沙”
和蟹类残骸的洞,十有八九就是澎湖章鱼的藏匿处。只要快、狠、准地用类似小锄头或一勾
三叉的渔具捣毁四个洞,阻断其逃生路线,就可以徒手捕获澎湖章鱼。
夜晚是澎湖章鱼最活跃的时机,入夜的潮间带充满人烟,探照灯的光芒汇聚彷若白昼。在电
池还没问世的年代,探照灯要连结笨重的电瓶才能使用,“电瓶不能碰水,如果走到比较深
的地方,或是涨潮的时候,就把探照灯举起来顶在头上继续抓!”现年52岁的在地渔民许天
霖形容那样的情景非常狂热。电池问世后,一个不到10元夜市买来的探照灯取而代之,成为
寻找猎物的好帮手。
澎湖章鱼在夜间较为活跃,捕猎者遂戴上探照灯作陪。(图/水试所澎湖海洋生物 研究中心
前主任蔡万生提供)
阿兵哥也加入这场盛事,许天霖就曾经介绍国军弟兄一同赚外快,“那时候潮间带快要1、2
00人,好像军队一样!”
澎湖章鱼喜欢在退潮快到底,即将涨潮时出现,又特爱雾气,这也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刻
。“几乎每年都会死一个,去年(2020)没有而已!”渔旺钓具行的老板陈凯翔,如此形容
捕捉澎湖章鱼有其危险性。
由于澎湖章鱼承载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重要使命,即便是寒冷时节,猎捕人仍穿上防寒的青
蛙装捕捉澎湖章鱼。潮池附近虽有鹿角珊瑚群作为天然的生物警示线,但人们的眼中只有即
将到手的海鲜,若不慎下坠,躯体被大海承接,与吐纳的日常就此别过。
陈凯翔形容,若海水从上方灌入青蛙装,全身会像被黏住一样无法挣脱,随着水的重量不断
下沉,一点办法都没有。因此他自2020年起改穿潜水装,尽力避免危险。
他也曾多次遇到大雾。有次在潮间带作业时,海上没起雾,岸上却起雾了,他只能依循对于
潮间带生物的了解,用脚下的触觉判断所在位置,所幸安全走回岸边,但偏离预计上岸地足
足50公尺。谈起为什么经验老道如他也没即时发现起雾?余悸犹存的陈凯翔只说,因为太专
心了、专心于讨生活。
韦恩台风过境澎湖,珊瑚被扫平、章鱼数量锐减
近10年来,这样的生计却渐渐无以为继。1986年韦恩台风来袭,自南海进入台湾海峡,澎湖
首当其冲。不仅渔船翻覆、农作物损害,澎湖与离岛地区的交通也全数中断。但灾情没有就
此结束,韦恩自中部登陆后引发海水倒灌,又南下穿过垦丁半岛,后逐渐转弱为热带性低气
压,竟又在南海转变回台风,二度朝台湾袭来。在巴士海峡悠悠逗留一圈,再次重创澎湖后
,才终于从越南北部进入中南半岛消散。
澎湖人员伤亡惨重,自然生态也历经浩劫。娇弱的珊瑚禁不起过大的风浪。“澎澎滩”──
这个古地图不曾出现的滩岛,横空出现在员贝屿与鸟屿之间。一侧是细沙,一侧是珊瑚礁石
;珊瑚坟场铺就的天堂路也同时现踪,经过包装倒成为网美景点。87岁的渔民宋柏壎形容,
韦恩台风前,到处都是珊瑚,抓鱼还要挑比较没有珊瑚的地方踩;韦恩台风后“整片平的像
运动埕!”感叹过往的生机不复存在。
韦恩对于珊瑚生态的重创,影响鱼虾贝类的生存,也影响以虾蟹为食,喜好居住于珊瑚礁附
近的澎湖章鱼。事过没有境迁,35载过去,台风岁年不歇的侵扰依旧,像房子一样大片的珊
瑚、丰富的海底地形和蓬勃的生态却都回不来了。
从毒鱼到“夜照章鱼”的人为破怀
澎湖曾有毒鱼传统,将草药施洒于潮池或洞穴中,待鱼虾贝类受不了窜出时再一举擒获。日
本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伊能嘉矩于明治33年(1900年)访问澎湖时,曾记录当时白沙地区中
屯乡的乡约,第一条就规定“约海面鱼虾不许用药毒害”。彼时的草药虽能毒鱼,对生态的
影响其实不大。不过草药毒鱼的老方法在1970年代末期“进化”,不肖渔民将氰化钾偷偷夹
带于雨鞋中,毒物遇水溶解后导致底栖于珊瑚礁的章鱼缺氧窜出,带来收获也造成破坏。
毒鱼案件族繁不及备载,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还有少数零星案例,好不容易归于平静,观光
客却进来了。观光客带来的生态破坏,像是一剂缓慢的、包裹糖衣的新型毒药。澎湖当地的
观光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海上休闲娱乐活动也不甘示弱地发展,“夜照章鱼”(注)被
妆点成具澎湖潮间带文化特色的行程,观光客当然不容错过。
如此,韦恩台风后尚未复育的珊瑚,被渔民弃置的鱼网与海浪拉扯导致断裂,被化学防晒药
剂毒害,也被大批观光客“不小心踩碎”,潮间带的环境愈来愈不适合澎湖章鱼生存。
澎湖县政府农渔局渔政管理科长张宏安受访时指出,以往一年动辄捕猎100至200只的澎湖章
鱼,由于连年台风造成环境破坏,以及人为建设和观光干扰,近几年平均仅剩40只不到。
县府“禁渔期”美意,为何反让渔民冒险出海、章鱼陷入更大危机?
澎湖的潮汐是半日潮,每日高低潮各两次,涨潮时进入潮间带捕食、来不及离开的动物们,
在穷苦的澎湖人眼中是可以换得生活喘息空间的宝藏。(摄影/阮珮慈)
2004年,澎湖县政府意识到澎湖章鱼与其特有种地位不符合的境遇。当年第一季南区渔业推
广工作协调会报中,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提出澎湖章鱼即将灭绝的警讯,澎湖县政府遂于
隔年2月起开始为期两年的阶段性禁捕,2008年开始公告每年3月29日至4月12日为禁渔期,
期望能在繁殖期许澎湖章鱼一段延续子嗣的时间和空间。
张宏安说明,澎湖章鱼的繁殖期结束后,母章鱼将会前往更深的海域待产。此时潮间带仅有
公章鱼,且因为澎湖特有种章鱼属于一年生的物种,“如果他已经达成繁衍的目的,公章鱼
不去利用,他其实到了6、7月也是会死,变成资源浪费。”因此,禁渔期之外的时间开放采
捕,并不会影响到澎湖章鱼的资源永续。
然而,这项政策却为澎湖章鱼造成更巨大的影响。
“其实以前风浪568我是不会出去的(指5、6级风,阵风8级),现在因为扣掉禁渔期再扣掉
坏天气,我们能下水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所以就算568,整海都是人!”陈凯翔说明,好天
气加上好潮汐和好浪况,才能在最安全的情况下捕获最丰硕的海鲜。
风浪568时会出现所谓的“小白浪”,以往被渔民视为危险而不宜出海,如今在时限压力和
高价诱惑下被忽视。陈凯祥认为政策立意良善,但渔民没有保育意识,反而对澎湖章鱼生态
造成威胁。
采访这天是晚上9点,陈凯翔每天至少出海两次,深夜才得以休息,虽然获得不错的报酬,
却是辛苦在充满危险的潮间带拼搏而来。他认为,禁渔期让渔民更加迫切想要在有限的时间
内,猎捕到最多澎湖章鱼。澎湖章鱼的价格,近年也从一斤700元,涨至一斤1,000元,2020
年一斤更来到1,400元的高价位。陈凯翔指出,以往过小的澎湖章鱼被认为还有成长空间,
可能得以生存,但在一斤1,400元的高价诱因下,县政府禁渔期成效大打折扣。
禁渔之外,学者:分辨公母更有保育效益
研究澎湖章鱼生态的澎湖科技大学水产养殖系副教授李孟芳指出,可透过是否有形似汤匙交
接腕来分辨章鱼性别。(摄影/阮珮慈)
对澎湖章鱼生态有深入研究的澎湖科技大学水产养殖系副教授李孟芳指出,目前禁渔期禁止
的时间有待讨论。由于母澎湖章鱼比较晚成熟,禁渔期间,公澎湖章鱼虽已经成熟,却无法
顺利和母澎湖章鱼交脚,“我持的立场是,禁哪一段(指禁渔期)都不正确。”他强调,就
算禁渔期拉长或延后,若母澎湖章鱼交配完成后尽数被抓捕,也于事无补。
李孟芳建议,应该让渔民学会分辨章鱼公母,禁渔期后只能猎捕公澎湖章鱼,如此既完成繁
衍,也能创造经济效益。
他进一步说明,章鱼演化至今,繁殖策略和一般鱼类不同,公章鱼的精子储存在精虫荚中,
交脚时会传入母章鱼的输卵管。特别的地方在于,母章鱼只要交脚一次,终生都可以持续繁
衍。在遇不到情郎的孤单繁殖期,母章鱼输卵管里的腺体会刺激过往公章鱼遗留的精虫荚,
继续绵延子嗣,精虫荚就发挥类似冷冻精子的作用。“若要判断章鱼雌雄,只需观察其腕部
,将头部朝向自己,向右依序往后数第三个腕中,如有似汤匙形状的的交接腕者为雄,无交
接腕者为雌,”李孟芳解释。
在学者眼中,提升渔民保育意识,才是更有效的复育澎湖章鱼作为。
特有种仍是未定之说,濒危已是进行式,澎湖章鱼的生机在何方?
除了捕猎限制,人工复育也需要同时进行。台湾目前尚未掌握人工复育技术,澎湖章鱼待在
水缸中,连交脚都不肯。但李孟芳犹抱希望,因为中国的“同种章鱼”已经能够顺利交脚,
虽然受精卵的成活率还很低,尚未掌握完全养殖的技术,但相信持续交流下去,澎湖章鱼复
育有望。
“等等,同种章鱼?澎湖小章鱼不是特有种吗?”我疑惑地问。
“不只中国,韩国、日本,甚至宜兰大溪都有同种章鱼!澎湖章鱼是不是特有种其实还有待
厘清,”李孟芳解释。
他指出,2006年澎湖章鱼首度被定义为特有种,并发表于国际期刊上,当时台海局势紧张,
无法取得中国同种章鱼的清晰标本,依据传统型态分类学,澎湖章鱼的确能作为具有代表的
的特有种。但随着两岸交流,生物分析技术进步,澎湖章鱼是否为特有种还是未定论。
但李孟芳强调,即使是同种生物也可能因为地理隔离,在不同的环境中进化出相异特征,进
而发展成不能交配的种群。目前澎湖章鱼的生态奥秘尚未被揭开,因外部形态与“长蛸”相
似,暂时被归类为从属于其的“复合种”(species complex),至于是不是特有种,还需
要进一步比对基因差异。
特有种的光环,并没有让澎湖章鱼免除生存危机。“我反而希望牠是一般的章鱼,今天牠是
特有种,反而价格喊到 ,”李孟芳叹了口气。尽管他认为禁渔期时间有待讨论,但只要
能增加澎湖章鱼生机,就算是仅有两周的禁渔期,他都想把握住。
张宏安也强调,不管澎湖章鱼是不是特有种,都是很重要生态指标,“像我们整个食物链中
如果缺少某一环,整个食物链就会不完整、不稳定。”县府农渔局也加入这场澎湖章鱼生存
命运的拔河中,支持人工复育和相关调查研究,期望能确保海洋生态永续发展。
※本文原为2021全球华文永续报导奖优选作品〈澎湖章鱼,以特有种之名〉,经修改后投稿
至《报导者》刊登。
https://reurl.cc/pWmDN4
禁渔期让渔民更加迫切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猎捕到最多澎湖章鱼。澎湖章鱼的价格,近年
也从一斤700元,涨至一斤1,000元,2020年一斤更来到1,400元的高价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