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爆炸后立即形成的原初黑洞,既是暗物质

楼主: jackliao1990 (jack)   2021-12-25 10:38:47
1.媒体来源:
科技新报
2.记者署名:
Emma Stein
3.完整新闻标题:
大爆炸后立即形成的原初黑洞,既是暗物质也是超大质量黑洞成长来源
4.完整新闻内文:
超大质量黑洞如何形成?什么是暗物质?根据一个早期宇宙新模型,一组天文学家团队认
为霍金是对的,他们提出这两个宇宙奥秘都可用大爆炸后立即形成的“原初黑洞”解释。
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理论认为它们一开始都是恒星塌缩形成的小小恒星黑
洞,靠着缓慢吸积才逐渐长成这种惊人尺寸。然而,随着望远镜在早期宇宙探测到越来越
多迅速成长的超大质量黑洞,比如 2017 年底,天文学家发现位于类星体 ULAS J1342 +
0928 中心、距离地球约 131 亿光年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高达太阳质量 8 亿倍;或者
说,它在大爆炸后不到 6.9 亿年内吃了 8 亿颗太阳。
似乎难以想像这种光景?于是吸积理论逐渐无法解释,毕竟早期宇宙应该还没有那么多恒
星可走到生命最后塌缩阶段,更没有那么多物质可以养出超大质量黑洞,这也说明超大质
量黑洞模型尚需修改,或者早期宇宙的超大质量黑洞另有其他形成途径。天文学家已针对
后者提出一些理论,比如大量气体云直接经历重力塌缩、迅速吞食周遭物质成为质量巨兽
后倏然停止成长,或者起源自暗物质晕。
最近,迈阿密大学、耶鲁大学与欧洲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们,再次提出自宇宙诞生初期就存
在黑洞,而这些黑洞本身可能就是迄今都无法解释的暗物质。
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是种假想黑洞类型,由已故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
金和他的学生 Bernard Carr 于 1974 年提出,他们认为这种黑洞并非经由大质量恒星引
力坍缩形成,而是起源于大爆炸后不久暴涨时期的超高密度物质中。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大多数黑洞在大爆炸后立即形成,它们可能在早期宇宙便开始合并,
随着时间推移形成越来越大的黑洞,且原始黑洞会呈现出完全相同的辐射特征,ESA 未来
的 LISA 重力波天文台可能会接收到这些黑洞合并之讯号。
即将在今年圣诞节升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是一个回顾 130 亿年前宇宙的时光机
器,将进一步揭开这个谜团。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technews.tw/2021/12/23/black-hole-big-bang/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