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I (MAN)
2021-12-17 19:22:571.媒体来源:
自由时报
2.记者署名:
〔记者杨丞彧/台北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核四重启困难重重 台电点出关键障碍
4.完整新闻内文:
核四重启困难重重 台电点出关键障碍
2021/12/17 14:59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1/12/17/3771767_2.jpg
时代力量立委陈椒华今天召开“核四备品缺很大,重启核四机会零”记者会。
(记者杨丞彧摄)
〔记者杨丞彧/台北报导〕时代力量立委陈椒华今天召开“核四备品缺很大,重启核四机
会零”记者会,指出核四机组备品供应链早已“断链”,就算能重启也可能随时遭遇停机
风险。而列席的台电副总经理简福添则直指,备品是在假如进入启动程序后才会面临的问
题,但眼前的核四,距离能安全重启的条件,显然还有相当长远的一段路要走,现有设备
能否符合新法规,以及是否能符合新地质事证确认后所订定的新耐震系数,都仍是很大问
题。
简福添解释,在核四厂建厂时由于预算不足,备品没采购但有采购消耗品,以至于造成当
年核四一号机施工完后进行试运转测试时,有些设备信号不稳,有些设备品质不好,加上
核四厂设备进来后因工程延宕,很多设备都已经过了保固期,在没有足够备品情况下,台
电因此建立管制作业程序书,经原能会审核同意后,才把核四当时仍在兴建的二号机东西
,拆到一号机使用。
简福添接着说,后来的情势,包括核四厂在2013年经中央地调所调查后发现场内有S断层
,经过中研院与各界地质专家学者确认,甚至邀请到地震与地质学界泰斗蔡义本院士确认
有这条S断层的存在;2019年中央地调所又确认了核四的外海有条长达93.9公里的活动断
层,在这两个新事证下,原能会于今年4月做出决议,若核四要重启,必须对核四厂地质
进行再调查评估。
简福添表示,进行地质再调查的目的在于确认核四厂新的耐震力标准需要订在多少,才能
确认核四厂的厂房结构是否能符合;而结构如果经确认后,还得再进一步分析场内所有设
备的耐震能力与系数是否足够,因此换句话说,现在备品够不够已经不是重点,重点在于
现有设备若依据新的安全标准,要重新检视耐震能力够不够,如果不够就得整个重来。
简福添也指出,在核四整个设备的部分,仪控设备对电厂非常重要,目前仪控设备进场迄
今已约20年了,而依照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规定,数位仪控设备寿命只有10到15年;
现在核四的已经20年了,已超过使用年限必须汰换;仪控设备要汰换,要先确定耐震能力
,设计值要先确立,若超过原本的0.4G,那必须重新设计所有的仪控卡片,设计完之后还
要放上震动平台验证耐震能力,验证完才能到生产线生产,这是需要经过很冗长的程序执
行,未来核四就算要重启也面临很严峻的挑战。
距离安全重启的条件 还有长远路要走
至于这些落落长的程序要多久时间,简福添表示,假设核四重启公投通过,首先地质调查
依据世界普遍平均值是得花4到5年进行,调查完之后要写耐震值与管制机关讨论审查,大
概又要花要两年,通过之后才能向立法院申请预算进行采购、决标等等。
陈椒华追问若核四在没备品的情况下重启会面临什么问题,简福添则直言这种假设性的问
题很难回答,现况是连要安全重启的条件都没办法达成,无法向管制机关申请重启,台电
一定得把关核四安全问题,如果没有做好把关,管制机关也不会准许重启。而现在连根本
的标准都没达到,尚未构成能重启的条件,有无备品是进入运转阶段才会面临的问题,现
阶段还无法讨论这个问题,验证耐震程序为重中之重,备品也不是针对现有设备的状况去
准备,因为可能也不符合新的标准。
经济部国营会组长吴国卿也表示,现在核能发电适用新法规,而核四地质又有新事证,必
须做新的调查,两个因素对核四有重大影响,不光是备品,而是现有设备在新法规下能不
能用是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核四是日本的小房子装进美国的大设备,现勘过的立委都
知道内部设备装置相当拥挤;若因新的地质条件需要重新设计或补强,可能得增加更多的
支撑,就必须在已经很侷促的空间中再想办法,或许原有的设备就得要拆掉才能进行补强
,都非常不利于未来可能的重启。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1/12/17/3771767_1.jpg
台电副总经理简福添(左)今天解释若核四要重启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
(记者杨丞彧摄)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7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