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请放最后面 违者新闻文章删除
1.媒体来源:
工商时报
2.记者署名:
彭暄贻
3.完整新闻标题:
观塘港兴建时程短 拼2025年供气
4.完整新闻内文:
环团质疑,中油三接可从现有台中港或台北港增加管线供气,不用在有藻礁的观塘兴建接收
站。中油代理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顺钦表示,中油于2014年三接选址时已评估台中港外、观塘
港、台北港三方案之可行性,从站址取得、环评作业、站址工程难易度、营运稳定性与台电
大潭电厂供气时程等面向进行评估,仅观塘港方案可满足大潭电厂新增机组用气期程。
李顺钦强调,相对于台中港、台北港为国际商港,港务运作繁忙、航道安全管理较复杂,
观塘港是单纯的LNG专用港,只有液化天然气船进出、航道安全管理简单。三接的重要性除
供气时程最具效率外,是完工后可拥有观塘三接、台中港二接、高雄永安一接,等于北中南
都有一座接收站,达到“分区供气、弹性备援”目的。
据能源局预估,台湾2025年天然气需求2,354万吨,必须投资兴建第三接收站,满足天然
气接收站不足的问题。
为此,2017年,中油购买东鼎的观塘工业区土地,选择此地是因紧邻大潭电厂,已通过环评
、仅须做环境影响差异化分析,相关研究齐备让兴建时程可大幅缩短,最重要目标是赶上20
25年供气。
李顺钦指出,接收站最重要是维持稳定供气,过去中油曾就台中港外码头、台北港及观塘
工业区专用港三选项进行投资评估;但现在台中港及高雄永安使用量仍不断增加,没有其他
空间。
台中港现有管线已饱和,如要新建管线到大潭,走陆管要40公里、海管要60公里,土地、
环评都是问题。预估建站环评、填海造陆、增建储槽、汽化设备、管线等工期至少10年,难
度相当高。况且,台中外港环评尚在审议中,何时通过尚未得知。
此外,台北港已变成商用港,营运天数不可能跟专用港一样多;台北港的航运安全、码头
也已不是适合做为接收站场址;且要埋设海管至大潭电厂,上岸过程必然会穿越划设3,140
公顷的禁区与藻礁区。现在要移到台北港,整体时程至少将延宕11年。
气象实测资料为証,在冬季东北季风时,同一时间,台中港风速通常会比观塘港大,这是
科学验证的结论。模拟推算观塘港逐时风速与浪高,评估年平均可操作天数高达341.9天,
具有足够优势和效益。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reurl.cc/oxGWvD
6.备注:
※ 一个人一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以天为单位),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水桶,请?
※ 备注请勿张贴三日内新闻(包含连结、标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