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一段
我以为他是新闻事件的“素人”,因而慌乱失措;我告诉他我做不到这样的事,我向他解
释《镜周刊》是不可能影响的,如果你看到它们在报导“石木钦法官案”挺住所有的压力
,就知道任何人打电话都没有用
所以石木钦法官案,哪些人施压、那些人打了电话去关切?
※ 引述《adam7148 (Adam)》之铭言:
: 詹宏志还原“与林秉枢认识经过”:猎巫可以结束了
: ettoday新闻云
: 记者邹镇宇/综合报导
: 民进党立委高嘉瑜家暴案越演越烈,PChome集团董事长詹宏志遭指接受林秉枢的请托向周刊施压。对此,詹宏志4日晚间9时发出声明回应,“外界的猎巫、指控和议论,对我的部分可以结束了。”
: 詹宏志声明全文如下:
: 一场骇人听闻的家暴社会事件,我自己也看得瞠目结舌,但我认得当事人。本来我以为自己是行经暴风圈边缘的路人,不料奇特的媒体风向却把我推到中心,一位我素不相识的政治圈人物连连发言,目标指向我,试图证明我和暴力男关系匪浅,连我想要说不干我的事都不可能。既然这样,就让我话说从头吧…
: 我与林秉枢初见于今年的农历年节在台南的一场餐会,但饭局人多,我们被朋友引介,只有点头互道久仰而已,不能算是相识。三月间,我在台中中央书局开办“周三读书会”,林君来参加现场的演讲会,每一周都从台北专程前来,盛情感人,这才真正彼此相识而有连系。
:
其中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如今回头看也许别有意义,在今年5月5日我讲乔治.欧威尔的《一九八四》时,他连络书店说他有朋友对《一九八四》非常感兴趣,是否可以增购一个位子(当时我们的座位已经满席了)?我的同事告诉他,我们有一些位子因为视线障碍,没有出售,如果他不介意我们可以增添一个位子给他;到了开讲前,他又打电话来表示这位即将共同前来的朋友是立法委员高嘉瑜,问我是否可以让高委员在读书会中上台讲几句话;我请同事回他,很抱歉这是读书活动,我们不能让政治人物上台,但我会在演讲之后下台向高委员致意。除了这个事件,林君其他每次
: 来读书会都安静听讲,默默离去,让我留下一种好学而礼貌的印象,而且我当时没有意会他与高委员的关系;至于林君是否有藉读书会活动刻意接近我的企图,我至今不能确定,因为我不知道我有什么用。
:
但在通讯软件上,林秉枢则三不五时来讯问候,也讨论时政,我也偶有回应。我也看他的脸书,他的脸书谈书论史的文章不少,有些是他发表在媒体上的文章,涉猎颇广,看起来是好学勤思之人;虽然我也注意到他贴了一些与名人的合照(不是好的症兆),但因为他也有其他旅途与古蹟碑铭的合照穿插,看起来也还不启人疑窦。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在新闻11月底爆发之前,我对林君的了解不超过上述的讯息,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礼貌斯文的翩翩君子,也以为他是一位可交往的朋友,所有的关于林君性格上异常的一面,以及他过去历史现在被发掘出来的惊人材料,都是事件
: 爆发后我才从媒体得知的。
: 林君的脸书在近几个月陆续提到母亲在医院的艰苦挣扎,他贴文表达内心的痛苦,我因为经历过相似的情境,对林君是同情的。所以当他告知母亲过世,希望我能出席告别式,我对失去至亲感同深受,就回他我一定前去探望,11月24日的告别式(至少在我在场时),也是正常而哀戚的,林秉枢当晚也来讯致谢。
: 告别式后第二天(25日),林君在我上班时间多次来电,我一直在会议中并未接电话,但我觉得事有蹊跷,觉得电话频率不寻常,我猜想是这位年轻人碰到了什么困难,于是晚上我就主动打电话给他。话筒另一端的他显得焦虑而慌张,说话颠三倒四,部分事实也欲言又止,我拼凑来的大意是:“在昨日他母亲丧礼上有人来闹场发传单,他刻下正与一位‘知名女性’交往,闹场者是此女的前男友,传单里叙述了许多不实之言,又指控他打了这位知名女性,此事已由《镜周刊》记者所悉,恐怕会变成丑闻,问我是否有认得镜周刊的朋友,可以拜托此事不要刊登…。”
: 我以为他是新闻事件的“素人”,因而慌乱失措;我告诉他我做不到这样的事,我向他解释《镜周刊》是不可能影响的,如果你看到它们在报导“石木钦法官案”挺住所有的压力,就知道任何人打电话都没有用,而且也不合适,只会带给记者更多反感。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位“知名女性”是谁,更不知道暴力事件的存在,以为是感情牵扯,我鼓励他要面对冲击,要面对采访,如果只是男女新闻,这样的事社会只有偷窥的兴趣,不会有太多道德上的批评,我就挂掉了电话。
: 当晚更晚以及第二天早上,林君继续写来更多央求的讯息,也打了多通电话到我的办公室,内容中就透露了“知名女性”的身份,表达他在服丧期间不宜露面,又乞求是否能请《镜周刊》在报导中不要提及他的姓名。我看到这位“年轻人”焦急徬徨,回讯他说我会把讯息转给《镜周刊》,但也告诉他不要抱太多希望,希望他与女友共同prepare for the impact(我还是不知道暴力这件事,我以为他们是一边的)...
: 我把他的祈求用讯息转给《镜周刊》的老友裴伟,解释我认识此人的由来,解释他的焦虑和他的期望,末了,我加上这样的句子:“但这些也是我这一面听来的讯息,我想你的记者应该会求证做较好的判断…。”
: 两天之后,新闻排山倒海出来,我们这些“认得”林君的人都发现自己根本不认识林君,我们跟所有读者一样都是此刻才第一次听闻这些不可原谅的事。暴力殴打女友是任何理由都不可原谅的,我也希望高委员能尽快康复、走出阴影,认识渣男不是女性的错误。
: 事后我也自问,我有没有做错什么事?长年以来,熟人或陌生人来找我问个问题或求一点帮忙,哪怕是路上拦下我的年轻人,我总是认真回应,这已是我的日常。没有看出林君的另一面当然愚蠢可笑,但用心并无偏差,传讯息给媒体(朋友)是否得体,我反复看我的文字,觉得并没有踰越分寸。我的故事其实内容不多,因为我与林君的往来也就仅止于此,外界的猎巫、指控和议论,对我的部分可以结束了。
: https://reurl.cc/q1e5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