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茶金”四万换一块剧情不符史实 引发网

楼主: bulden (bulden)   2021-11-24 17:14:06
※ 引述《OrcDaGG (Orc)》之铭言:
: 因为到了战争局势最恶劣的情况
: 日本总督府在台湾的统治都还算稳定
: 该收的税,该花的钱,都正常运作
: 物价也没暴涨,完全没有亡国迹象
: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 日本人会变魔术吗?
: 严格来说,这算是金融魔术
: 日本人把战争带来的钜额支出
: 用“公债”延后了
我们来谈公债好了,你都谈到日本发行公债来支运战争支出!
我们来看看日本在二战时期发行的货币好了!
https://imgur.com/f1q6iG6
https://imgur.com/LjFBpEF
https://imgur.com/Jft3XnH
https://imgur.com/mKFOk2G
https://imgur.com/f5RnMes
这些发出去的货币,一定有相对应的国债吧!
像美国QE时,一定有对等的国债要FDA来发行吧!
: 看看台湾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就能看到这些金融魔术的细节
: 1946年5月18日
: 日本人把台湾银行交接给国民政府
: 我们可以用这个时间点当分界线
: 此前掌控台币的是日本人,此后是国民政府
: 在日本人掌控的时代,印钞情况是:
: 1940年底:199.7百万圆(流通总额)
: 1946年5月18日:3,341.3百万圆
: 也就是说,日本人打这场战争
: 五年半之间,印出了16.7倍的台币
: 照理来说,钞票多了16.7倍
: 物价应该同步上涨这么多才对啊
: 可是物价却只上涨了十倍
: 这是怎么办到的呢?
: 答案是:
: “国债”
: 日本政府把战争开支都用“国债”来支应
: 而台银印出的台币,都用来买这些“国债”了
: 来看看数据,日本政府发行的国债:
: 1940年底是“134.9百万圆”
: 1945年7月底是“565.0百万圆”
: 也就是说,这段期间内印出来的钞票
: 有45.5%都是直接买了国债了
: 这让印出来的钞票,将近一半是握在政府手中
: 被直接运用到了战争支出领域,而不是进入民间流通
: 这代表计画经济的有效运行,政府有效监管资源的运用
: 虽然战争会消耗大量资源,肯定会排挤民间消费
: 但是配合物价管制,就能让民间商人无法借此涨价
: 而且这些国债,还有妙用
: 1899年制订的《台湾银行法》规定
: “台湾银行券(台币)之发行”
: “除了以黄金为准备外”
: “还可以政府发行之纸币、証券”
: “或其他确实証券为保証准备”
: 也就是说,台银购入日本国债,算是“资产”
: 而日本历史上,还没有拒偿国债的记录
: 发行这些30年国债用来打仗
: 等于是向30年后的日本人借钱打仗
: 而大家相信,未来的日本人会还钱
那未来的日本人还了没?
你下面都没有谈喔!
今天你在上面直接把大日本帝国和现在的日本国直接切开了!
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当年的九月日本大藏省直接宣布所发行的军票作癈!
那台湾银行券何时发行的
https://imgur.com/SLf95gv
大日本帝国还在十月,运送1亿元的银行券到台湾!
此时日本靠谁发公债,台湾银行的准备金呢?
你都举上面1899年的银行法来佐证了!
准备金是多少?
: 这就可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 这是“投资”,而非“消费”
: 有了这种心理安定感
: 让“预期心理”这个最可怕的因素,没有爆开来
: 对照其他恶性通膨的案例,人民的信心没有失去
: 是整个战争期间,台湾经济体系没有崩溃的主因
: 顺便提一下,日本自身的经济也维持的不错
: 1936年度,公债及借入款
: 占当年度日本政府财政收入的25.7%
: 1941年度,59.2%
: 1944年度,78.6%
: 1945年度,72.6%
: 考虑到这是一场总动员模式的战争
: 日本人维持国内经济的能力,确实厉害
: 这也是日本人敢夸称“本土决战”的经济后盾
: 毕竟,人民生活都还能保持正常,不怕打
: 这种金钱运用技术,真不是对岸的国民政府可比的…
这种手段美国南北战争也有用过,绿币也是靠信心来支撑!
但是我真得很好奇,后来的日本国有没有还占领台湾,东南亚时期所发行的公债!
你发行的货币等同于要对当地发行银行换上同等值的硬通货!
香港民众在1968年成立了香港索偿协会,一直持续要求日本兑换军票。
据统计,仅在该协会登记注册的3500个香港家庭,就持有日本军票总额达5.4亿日元,
如果算上通货膨胀,这些军票按现在日元的价值来计算,则应该等于65亿现代日元。
https://0rz.tw/SIJK1
对了,这是大陆的文章,如果认为这是伪文或是民间史册,不具公信力,那你可以不看!
本鲁还有朋友,到处收赚当时的军票要对日本政府求偿!
官司正在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