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ulden (要死的生鱼片)》之铭言:
: 新台币是个灾难?
: 1945年原本日本战败之后,中华民国政府原本要公告全面停用台湾银行券,但是10月台湾
: 省行政长官公署还是建请暂时延用台湾银行券!
: 到了10全面接收台湾时,当时台湾银行券的总发行量来到28亿9,700万元。
: 从资料看来,当时日本投降前台湾银行券的发行量约13亿多元!
: 为什么过了两个月,发行量多到28亿9,700万元!
: 当时台湾总督府主计长盐见俊二在他的私人日记写上,这15亿元就是由日本大藏省送来的
: !
: 当然上述只记录在主计长的日记,本鲁不是史学家没有办法这笔钱是怎么生出来的!
: 后来旧台币开始发行时,要1:1开始兑换!然后到了1948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台币和金圆券
: 挂勾),结果连动旧台币贬值,当时开始发行100元、500元、1000的面额。
: 1949年,新台币决意和金圆券脱勾!
你说的是这个东西啊 其实我原本要贴 结果你贴得更快
这后面我查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叫做武尊千圆卷 https://imgur.com/Xh13Gno
台湾四万换一块 和这东西也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在战争末期 武尊通膨严重
当时以1945年 央行1:1兑换武尊的"旧"台币 台币就和日本本土的武尊卷改革一样
"新"台币改革无法避免了
1. 台银背书之武尊千圆券发行与回收
1945年(民国34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依当时的决定(日本大藏省为解决国
内、外通货膨胀危机,推动"金融紧急措置令"),日本撤侨则在次年(1946年/民国35年/
昭和21年)3月才能完成。距离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尚有两个月空档。物价严重飞涨。台湾
处于严重通货膨胀状况[17]。台银持续加印无号码钞券,但最大面额仅有百元,且亦不敷
使用。经大藏省决定,将满载飞机的日本银行的钜额银行纸币(千圆兑换券)空运台湾
[18]。此批钞券用以支付在台日机关的薪饷,预付到预期撤侨结束的次年(1955年/民国
44年/昭和30年)3月[19]、退职慰劳金,使通货发行的膨胀速度更加快速[20]。
武尊千圆券(银行兑换券)于1945年(民国34年/昭和20年)8月19日流通上市,至10月底
的2个月内,发行7亿8仟4佰28万(在日本钞券生产数量为810万张)[21],期间内趸售物
价指数1,171.7膨胀为2,585.8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11月8日省政府宣告终止流通
,为七种台湾银行券中流通时间最短者[22]。
1945年,台湾日治时代结束,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国民政府委托改组后的台湾银行发行旧
台币,以取代台湾银行券。台湾银行券于1946年9月1日起与旧台币同等价收兑,共收兑34
亿4仟3佰70余万元;而该收回之银行钞券,全数予以销毁处理。
2. 武尊千圆券在日本本土状况
但在日本本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后(1945年),武尊千圆银行兑换券是在新日元钞
券切换发行前的最高金额旧日元券纸币。其于1941年(昭和16年)已生产完毕。正式发行
是在1942年(昭和17年)日本大蔵省通知中宣布的。因发行纸币权限已从大蔵省移转至日
本银行。但因此券为发行权限转让后,但不能发行的大蔵省印制钞券。由于它是在这种情
况下发行的,因此日本银行将在其发行后亦将其保留数年。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7日
(昭和20年)随即发行了包括丙二百圆券在内的钞券。武尊千圆银行兑换券于1946年(昭
和21年)3月2日因新日元钞券切换而失效。
3.
现若自投降当天算起至国府正式接收台湾止,在这两个多月的过渡期间,日政府为因应复
员需要,并为了发放为数巨大的资遣及补偿经费,故将其原拟在本土使用的部分武尊千圆
券大量空运来台,这批钞券紧急运送到台湾后,随即赶工加盖“株式会社台湾银行”及代
表董事长或总裁之义的“头取之印”等红色戳章,由台银背书立刻发行 (参见袁颖生著《
台湾光复前货币史述》一书第411页)。
根据当时担任台湾总督府主计课长盐见俊二,于1979年公开出版《秘录‧终战前后的台湾
》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所述得知:在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大藏省 (财政部)及日本银行,
曾指派盐见俊二在34年9月9日当天,将为数甚多原计画在日本国内流通的大面额纸币,在
得到美国麦克阿瑟司令部核可下,派遣一架专程运载此批纸钞的水上飞机,于上午六时自
横滨起飞,因飞行速度不快竟历经10小时航程,才在下午4时安全降落台湾北部的淡水水
上机场。
依书上记载,当时机舱内满载着高面额纸币,数量多到竟连随行的盐见俊二也只能坐卧爬
行于装满钞币之大木箱上,几乎毫无转身空间 (该书中文译本于2001年11月由文英堂出版
社发行)。
亲自监运该批大钞顺利抵台的盐见俊二,首先就“预付”在台日本公务员、官员至翌年3
月合计共半年的薪饷及退职金;另又再支付给战争末期建造岛内各项要塞的工事人员津贴
。此外其他一切必要之相关经费也皆借此全数付清。由于这一大笔不须负担政治责任及经
济风险且有意“滥发”的货币,尽皆落入日本军人、官吏、公务员的口袋,使他们一夕之
间人人都成“暴富”。但由于日侨 (在台日人)、日俘 (在台日军)遣返作业实施在即,日
本当局也深怕过多的货币若循此返乡回国的管道又回流到日本国内,恐会扩大引发日本本
土连续性的通货膨胀。
故当时遭遣返的日人在归国时规定每人皆只限带一千元。反正这些凭空得来的货币不花白
不花,否则一旦时过境迁成为废纸,那就白白蹧蹋对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