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新冠疫情:多国选择“与病毒共存” 为什

楼主: author (AUTHOR)   2021-11-17 00:01:12
网络上很多文章有清楚的介绍,例如下面两篇
https://reurl.cc/NZg6Gx
那麽多国家都放弃了,为什么中国还要坚持疫情“清零”?
2021-11-08 19:41 凤凰卫视
10月中旬起,内地爆发多点的本土确诊病例,国家卫健委强调说目前正在加强对于免疫工
作的一些做法,同时要坚持做到清零政策不动摇。
我们特别关注到的是钟南山院士的表态,他认为这一波疫情很快可以控制,也不会造成大
量的传播,但他提到的重点就是要提高内地民众的疫苗接种率。
怎么看待推动提高疫苗接种率的一些做法?怎么做到维持清零政策的不动摇?请看凤凰卫
视时事评论员杜平先生的点评分析——
其实几个月之前就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不只是西方的媒体,包括亚洲一些国家的媒体都在
质疑中国的清零政策,甚至有一些媒体称,中国清零政策也使得中国的外交受到影响。
西方质疑中国“清零政策”,难掩“羡慕嫉妒恨”
各种各样的议论,我觉得首先,是正常的,(说明)大家对中国抗疫政策是在密切地观察

当然有的可能出于其他的一些心理了,如果说全世界其他的国家都已经失败,都已经放弃
,只有中国这么坚守,能不能坚守得住?中国有14亿人,那麽大的国家都能够做得到,其
他的国家却做不到,他们认为说这个可能会让中国有机会说体制的优势、体制的优越感、
管理的成效,让他们这些国家觉得好像是挺丢脸的、是不成功、是失败的。
这里边有没有一种羡慕嫉妒恨的这种心理?肯定是有的。特别是几个月之前,有些媒体都
认为中国的清零政策根本行不通。
这些各种各样议论的逻辑,我觉得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方面确实体现出他们的一个心理的
因素,他们可能觉得中国如果成功,显得全世界其他国家在抗疫方面都很失败。另一方面
,借用这个机会从国家政治体制的角度来说,西方国家不屑于这么做,等等类似的这些论
调。
但不管外界怎么议论,中国内地抗击疫情的政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对中国疫情清零
政策提出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甚至对中国体制进行攻击,那你告诉中国你有什么好办
法?如果你拿不出什么好办法,说明中国办法是最好的,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如今美国的防疫很失败,到现在为止70万人死亡,全世界最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就不讲
了。这么一比,质疑中国的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政治体制和管理能力高下
立判,(它们)当然不服气。
到底哪种防疫政策好?应该用事实说话
现在整个的世界上,有两种抗疫的策略,一个是与病毒共存,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清零政
策。而中国的清零政策在全世界能够坚持到现在,可能没有别的国家,连新加坡都已经放
弃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全部放弃,都是与病毒共存。
与病毒共存更好,还是疫情清零更好?只能用事实来做最后的判断。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21年10月28日,美国已
有近640万儿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自9月以来,累计新增儿童确诊病例超过130万例。(
图源:东方IC)
那麽现在的事实是,放弃清零政策的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疫情基本上是越来越严
重了。像新加坡这么小的国家,500多万人口,现在每天感染5000例,是非常高的,这也
导致了一些比较高的成本。
如果说按照对经济的影响来看,新西兰、澳大利亚对经济的影响当然也很大,一会儿松一
会儿紧,搞到最后全部放弃,这就是对病毒的投降政策,导致他们最后防御的策略也是反
反复复。
再看英国,英国从一开始就对病毒投降,最后实在是不行了,病例越来越多,死亡人数也
越来越多,社会上的批评意见越来越大,就开始收紧,过了一段时间稍微好一点又开始放
松。
欧洲大陆也基本上是这样。很多场合基本没人戴口罩,那边愿意在公开场合戴口罩的恐怕
只有亚洲人,但是他们也不敢。因为(只有)你戴口罩的时候,太显眼了,人家反而把你
当做病毒来看,反而遭受到一些歧视。所以大家索性公共场合都不戴,除非规定比如说在
地铁里,公共汽车里要戴口罩。
现在(北半球)快要到冬季了,可以说是对“清零”和“与病毒共存”这两个政策的又一
次检验。
因为到冬季疫情又会进入新的高峰,欧洲现在应该是第4波高峰要出现了,特别是德国现
在很严重,德国是一天有几万例,英国是一天四五万例,但这个还没有到达高峰。
我看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是,整个欧洲大陆再加上英国,到明年2月份之前,死亡的人数
有可能会达到50万,是另外一个50万,那就很不得了了。欧洲整个人口加起来都没有中国
多,如果说中国14亿人口,跟欧洲同样与病毒共存策略的话,中国死亡的人数能承担吗?
这是个道义上的压力,对政治、对社会、对一般的普通家庭都没办法接受的。
所以,对中国来说,只能坚持清零政策,(不论)代价多大,要确保死亡率压到最低。你
看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到现在为止中国死亡人数差不多5000人,美国70万人,欧洲有几
十万人。这个代价很大。
为什么说中国放弃清零,才是对国民和世界不负责?
有人说,清零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好像比较大,但是比较一下是清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大
,还是说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大?你不能单独把中国这个政策拿出来看,质疑
持续多久,质疑对经济影响很大,质疑进不来出不去。这样的一个政策,肯定会受影响,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非正常的状态,从新冠病毒大流行开始,全世界都
是非正常的状态,要是用正常状态下的社会交往经济活动来要求,现在哪个国家都不合格
,没有一个国家合格。
成本谁大谁小,这个只有各个国家自己知道。我个人认为,要回答中国清零政策能够持续
多久,其实很简单,只要世界其他的国家还是这么自由放任病毒大流行,现在德尔塔病毒
已经很厉害了,传播非常快,如果再来一个新的病毒的话,中国肯定更加要坚定的要保持
清零政策。
中国可以不清零,但是你们大家都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政策。如果说中国一不清零,然后所
有的病毒全都进来。或者说如果中国放弃清零政策,采用放任自流的政策,中国这么多的
人口、流动这么频繁,国门敞开又跑到世界各地去,那不只是对自己的国民不负责任,对
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不负责任。
所以那些西方的媒体、那些抗疫不好的西方国家,就不要说中国政策做得好你就不服气。
不用不服气,你愿意你也可以这么做。
在目前状态之下,世界所有的国家的疫情依然这么严重,而且还有可能更加严重的情况下
,中国只能采取清零政策。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的市场很大,当世界市场都有问题的时候,现在唯一一个
比较可靠稳定的市场就是中国。中国市场太大了,它本身就是个世界大舞台。如果说世界
其他地方的经济因为疫情搞不好,中国就搞这个内部大循环,只要把中国经济搞活了,至
少不会有太大经济上的波动。
当然,大家都希望跟其他国家进行更正常的交流,但现在这个条件不允许。所以在抗击疫
情方面,咱们不要争是哪个策略更好,要争哪个结果最好,争这个就可以了。任何一个策
略都是手段,都是方式,好不好要看结果,要用结果来证明,而不是用手段来给自己说话
,这是个最基本的。
中国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大型国际交往的活动,比如冬奥会,这个清零政策是不可能轻易放
弃的。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新闻今日谈》
编辑:木木
延伸阅读:
澳媒:澳媒:为什么中国公众支持抗击疫情的“清零”政策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1月7日报道,原题:为什么中国公众支持抗击疫情的“清零”政策,
即使这意味着不能与家人见面 今年4月底,澳大利亚全国新冠肺炎病例人数开始增加时,
朱莉岁Ⅲ椰b中国的父母认为澳大利亚疫情已经失控,要求她回国。他们坚信中国的“清
零”政策是保护她及其他中国人最好的办法。于是,在霍巴特从事翻译工作的郭女士收拾
行装,永久搬回中国。
尽管存在一些旅客因疫情滞留的情况,但是中国大多数人支持“清零”政策,即使这意味
著持续关闭国境。中国的“清零”政策包括城市出行防疫管控和数天内对数百万人进行核
酸检测。出行人员须携带健康码证明其健康状况。
郭女士说,理解中国的防疫政策并不难,部分原因在于其高效的检测和隔离程序。她觉得
中国的防疫管控措施总体上时间短、目标明确,而且人们只要不去外地旅行,正常生活并
不受影响。
北京市民杨金锁(音)与在澳大利亚的女儿已经近两年没有见面。他说他很想念女儿,但
即使这样,他仍然觉得“清零”政策应该坚持。“我认为这政策不错,能在第一时间控制
住疫情,阻止病毒传播。”杨说,“这是为了整个社区的安全着想。”根据杨的说法,北
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杨说,
“我仍然照常晨练、逛超市。”
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近期为中国的“清零”政策辩护,称这是一个成
本相对较低的办法。“(部分国家全部放开、出现大量感染后又开始收缩)一来一回带来
的成本和代价是更大的,对于市民、对社会的心理影响也是更大。”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冯小琪(音)也看到了中国做法的好处。她说,任何感染新冠病毒
的外国旅客到中国旅行,都会“给医疗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可能会导致更多人死亡,也
会进一步破坏经济”。(陈康译)
(责任编辑:彭欣怡_NBJS16638)
https://reurl.cc/Gbvrjd
(西方媒体为何一直批评中国的病毒清零政策?)
最近欧美的新冠疫情开始复发了,西方媒体没怎么大肆报道,相反地它们死死地盯住中国
坚持疫情清零的政策。德国之声11月11日发表了题为《不计代价的清零政策》文章,文章
表示,“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新冠新增病例简直微不足道,但政府仍坚持极其严厉的
清零政策。哪怕只是出现了一个病例,一个小区、乃至一个城市就会被全面封锁。”这篇
文章就是在影射中国应该放弃清零政策,跟随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一起打开国门
,一起“跟病毒共存”。 此外英国的《金融时报》等媒体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
说实话,中国是应该坚持清零的策略还是与病毒共存的策略,国内不论是学术界、医学界
还是普通网民,都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是争论的最终结果是,坚持清零政策的代价比打
开国门与病毒共存的代价要小得多。我是非常赞成坚持清零策略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目前中国依然是全球净土,疫情防控的情况在全球是最好的。面对国外,尤其是欧
美国家疫情卷土重来的形势,加上冬季来临的气候条件更容易传染病毒和疫情,中国不能
选择与病毒共存,而应该继续坚持严厉的防疫措施。否则,疫情在14亿人口的中国大规模
传播,将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想一想印度的情况,他们因为不采取中国一样严厉的防疫措
施,造成了悲惨的人道主义灾难。
第二、新冠疫情不是靠疫苗或者口服药物就可以完全被战胜的。如今的西方国家普遍存在
两种论调,疫苗万能说和疫苗无用说,他们的民众要么认为疫苗可以包治百病,注射了疫
苗就可以放松警惕和社交隔离了,要么认为打了疫苗也没用,人自身的免疫机制是可以抵
御新冠病毒的。这样的反智言论,已经造成了无数人死于新冠肺炎了。对于中国来说,战
胜疫情最关键的因素不是疫苗,也不是连花清瘟这样的中药,而是采取实打实的疫情防控
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目前中国的疫情风险最大的源头在国外,所以必须守好国门

第三、中国坚持清零的策略所产生的成本,比起全部放开所带来的巨额代价,要小得多。
由于国内严格的防疫措施,目前90%以上的中国人生活在没有疫情风险的地区,可以自由
地流动,各项生产生活也不受到严重影响,也没有发生医疗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这是非
常难得的。但是美国采取放任自流的防控措施,已经有78万多人死于新冠肺炎,相关的经
济代价也是非常大的。美国现在疫情依然是一团糟,但是非常着急地要打开国门,与病毒
共存,这其实就是拜登政府应对疫情无力的反映。美国很多选民原本以为,只要把特朗普
选下台,拜登就可以很好地控制住疫情,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拜登在应对疫情上跟特
朗普一样糟糕,一样无能为力。
承认与病毒共存、并要求其他的国家也实行这样放弃抵抗的策略,其实就是自己无能,也
希望别人跟他一样无能。所以,西方媒体对于中国清零策略的批评和攻击,本质上就是全
班一大群差等生对于中国这个优等生的霸凌和攻击。中国才不接招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