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冠疫情:多国选择“与病毒共存” 为什

楼主: monnom (桂)   2021-11-16 16:35:53
1.媒体来源:
BBC中文网
2.记者署名:
麦笛文(Stephen McDonell)
BBC驻中国记者
3.完整新闻标题:
新冠疫情:多国选择“与病毒共存” 为什么中国仍坚持“清零”
4.完整新闻内文:
随着世界各地都开始尝试“与病毒共存”政策,转用疫苗接种来抵抗新冠肺炎,同时放宽
社交距离限制,而中国却还在严厉执行“清零”政策,每次发现有确诊个案,就立即封锁
社区,同时强制所有曾经到访的人进行检测。
这种政策严厉到这种地步: 即使是途人进入一家酒店问路后,如果酒店不久有客人确诊
,这个人也要被纳入接受两星期的隔离。另外,一名高铁乘务员与一名后来确诊的乘客有
紧密接触,整趟列车的乘客都需要接受检测。最著名的例子发生在上海的迪士尼,早前有
访客确诊新冠肺炎,当局随即封锁园区,要求超过三万名职员和游客都需要接受检测后才
可以离开。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中国是最先实施严格防疫限制的国家,现在它也将会成为其中一个最
晚放宽这种限制的国家。
随便在街上与途人聊天,就会发现只要能维持公众健康,大家似乎都不介意这种严格限制
。我问一名女士,她认为政府不应更快地放宽防疫措施,她说安全最要紧,因此等待疫情
过去后才放宽比较好。
另一名刚刚下班的女士也跟我说,大家目前仍然未完全了解病毒,而等候研究员改善疫苗
时,为了社会稳定着想,最好先不要放宽限制措施。
不久前,澳洲、新西兰和新加坡等亚太地区国家都有类似的“清零”政策,实施封城,直
至病毒完全停止传播为止。
但传播力更强的Delta变种病毒出现,加上疫苗接种率不断上升,让一些人即使感染新冠
病毒也不用到医院治疗,令这些国家先后放弃这种政策。
因此多个国家先后开放边境,重新让国际旅客无需隔离就可以入境。但中国仍然采取多个
政策减低出入境的人流,包括收紧向外国人发出签证的条件,同时拒绝为当地大部份人更
换过期的护照,令他们无法离境。
其他国家尝试“与病毒共存”的时候,中国却我行我素:它在面对Delta变种病毒爆发时
使用的方法,与一年多前、未有疫苗研发时一模一样。
官方的数字显示,自10月以来当地已经录得超过1000宗个案,这个数字并不是很高,但个
案分布21个省,显示传播范围广泛。对中国这十分重要,因为疫情以来,即使有单一个案
,当局也会采取最严厉的封城措施。
另类方式
中国政府目前没有打算要改变这种做法,但一些当地的科学家开始提出,应该换一种方式
处理疫情。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轶呼吁,当局进行检测时,应测试样本中是否
有新冠病毒抗体,而不是测试有没有病毒,让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疫苗的作用。
他接受凤凰电视访问时说,长远来说已经没有机会达到清零的目标。“因为这个病毒已经
长住下来了。像甲型流感病毒是一样,不管人类高兴与否,都会长期在我们人类中流行。

这种说法对其他国家来说并不陌生,但在中国, 每次爆发个案后,政府都让公众行动起
来以实现“零确诊”。所以, 向人们传达不同的信息并不容易。
管轶在访问时也被问及,疫苗对变种病毒有多有效,他说这个问题应该由研发疫苗的公司
回答。
除了管轶,另外还有一些专家也质疑中国政府处理疫情的方针。这包括总部在美国纽约的
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卫生问题高级研究员黄延中。
他认为, 问题的关键在于疫苗的效能未如中国政府想像的理想。
他对BBC说,中国政府对疫苗防止感染的效果没有信心。“奉行零确诊政策的意思,就是
即使只有一宗确诊都不能接受,但其实即使是最好的疫苗也不能防止感染。”
黄延中形容,中国政府在向自己的人民推销自己有多成功时,却陷入了一个政治和意识形
态的两难局面。“清零策略是官方宣传的一部份,即表明中国抵抗新冠肺炎模式有多成功
,同时也显示中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如果放弃这种政策,确诊数字就会上升,大众就会
质疑政府的表现。”
坚持清零
中国将迎来北京冬季奥运会和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官员希望可以在一个没有新冠
病毒的情况下举办这些活动。
冬奥将在2月上演,是最迫切的事情,当局希望到时候可以让观众进场看比赛,而明年中
共二十大时,外界预计习近平将历史性地开始他的第三个任期。
中国的严厉封锁政策也有招致一些较负面的解读,包括习近平和他领导的政府希望减少外
国对中国的影响,而新冠肺炎疫情就刚好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社交网站上也出现一些批
评外国影响中国做事方式的说法。
中国政府的着眼点很明显地已经从一个“改革开放”的思想,变成把共产党奉成一切事情
的中央,而习近平就是这个中央的核心。
随着许多国家开放边境,BBC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提问,中国在什么时候会放宽边
境管制。他回应指, 中国不断观察其他国家的经验,而随着变种病毒出现,在作决定时
会跟随科学。
而一些为政府高层官员提供意见的专家,也似乎没有意思结束“清零”政策,他们的想法
甚至与结束“清零”政策完全相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03年协助处理非典型肺炎疫情后,让他家传户晓。他近期接受
访问时说,中国的严格防控措施将会维持一段时间。他又说,即使已经有新冠疫苗可用,
又即使全球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只有2%,对中国来说仍然太高,过快地放宽防疫措施的代价
太高,但中国仍然会留意著那些采取“与新冠病毒共存”国家的经验。
中国官员在研究防疫措施时,取态可以十分保守,他们很可能会希望“重开”国家,只是
暂时没有着急地这样做。
而对于那些希望到访或离开中国的人,他们只能慢慢地等候。部份中层或有钱的人可能在
抱怨暂时无法到别的国家旅行,缺乏自由,但许多一般中国人来说,只要政府能保障他们
的健康,他们似乎都满足于让政府处理情况。
与此同时,大规模检测、交通运输管制、监控、社交追踪和社区封锁,将继续成为中国人
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9288673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