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中医说肥胖是体内湿气重有科学根据吗

楼主: nutritioner (nut)   2021-11-16 13:08:44
※ 引述《DaiRiT (QSOFA)》之铭言:
: ※ 引述《nutritioner (nut)》之铭言:
: : 我讲不出道理?我没有教育过你"食气入胃"并不是把空气吃入胃过吗?
: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6898919.A.9DF.html
: : 虽然你硬ㄠ说什么古人就是这样想,然后很生硬地也算是自圆其说了,
: : 但是就还是有别人看不过去也跳出来指正你,
: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6907235.A.39C.html
: : 我就已经知道你这位大医师根本就不懂中医,还用跟你客气的吗?XD
: 我就一并回应你跟L大
: 在这边先讲清楚,你这种说法才叫做“塞话”到我口中
很好,简单脑医师终于反省到了自己曾经硬把话塞入别人口中了XD
我曾经很努力地想要教育你,经脉并不是单单等于动脉而已,而是众多组织
的综合,但是呢,你这种人根本完全不受教,最后还是根据自己错误的认知"
经脉就是动脉,动脉就是经脉"然后听到我讲说"人死是剧烈变化,脉象必然消
失,经脉可能移位(尽管是移个几毫米旁人无法看到)",你就自己套成了"
nutritioner 说人死之后动脉会凭空消失,大体解剖学完全不及格"这种说法
,然后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好像全世界就只有你学过解剖学一样羞辱别人,请问
这是学术讨论的正确态度吗?
为什么你这人完全不受教呢?因为你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东西,例如王清任
的(所谓客观的)死刑犯尸剖结果,尽管别人已经告诉你,王的客观观察虽然有
贡献,但是也有错误,毕竟他也只是中医发展长河中的一员而已,但你就是不听
,我都已经要怀疑你是不是王清任的嫡传子孙了,只坚信一人,请问这是学术讨
论的正确态度吗?
把王清任当上帝拜吗?还有脸戳基督徒咧,你比基督徒糟糕一万倍啦
: 怎么说呢,我在前面并不是说“食入空气进入胃”,你跟L大都一样没看清楚我怎么说的
: ,我是不是说“吸入胃中的空气”,要不要回头看清楚?
不用回头看清楚,我已经在上一篇承认了你勉为其难地,很生硬地达成了
自圆其说的说法,这一点我认可你,但是请你注意,认可你不等于就要请你
当教授,让你去宣扬并大力支持你的说法,因为我已经说过了,中医是一种
艺术性质比西医高很多的医学,你很有艺术地完成了一个自圆其说的说法
,就像画了一幅还可以的画而已,愿意买你画的人就买,不愿意买你也不能
勉强别人,就像我一直回你的六字"那是你家的事",不能勉强别人是很基本的
: 那“吸入空气”跟“食入空气进入胃”差在哪?
: 根据医学史家廖育群的说法,“食气”一词常见于古代文献,指的是呼吸吐纳的养生过程
: 现代人脑中对于呼吸的观念“不论是透过口腔还是鼻腔,人吸进去的空气到达咽喉之后,
: 再透过气管跑到肺脏,而不是透过食道跑到胃”这样的概念是不是现代生物学教你的?
: 如果你没有读过生物课本,怎么可能知道空气是透过气管跑到肺脏,而不是透过食道跑到
: 胃呢?
: 古人有现代的生物课本吗?
: 再强调一次,我们必须脱下我们的有色眼镜去看古人怎么想,不是用现代生物学常识去歪
: 曲古人的意思
很好,简单脑医师,终于稍微有点讨论中医学的样子了,知道还得多听听
别的大家怎样讲,廖育群大师说得很好啊,他同时考量到古人的侷限与今
人之间的想法差异,很勇敢地提出说古人没有办法知道摄入人体的空气
到底是进了人体内的哪个部位,所以才会有你的这些强而有力的引用,
给你拍拍手吗?
那廖大师这番说法对不对呢?如果你把古医家的解剖学知识想得很差,
那么廖大师的这番话就很正确,问题是,古医家的解剖知识真的有那么
差吗?
这里我没有办法给你答案,因为那是中医学史的研究范畴,超出本人的
能力,我只能告诉你,我相信上古医家就已经有基本的人体解剖能力与
知识了啦,虽然没有现代生物学课本,但是从吐纳会造成胸臆起伏也知
道摄入之空气是进入了亭亭华盖(也就是肺),不要把古人想成那么笨好
吗?
所以廖大师说得很好这大家都承认,但是说得对不对,大家只能说"没说
错",没有人敢肯定他绝对是对的,要是他绝对对,中医岂不就从此完全
定于一尊?你想有可能吗?
或许你会想,那中医怎么什么事都不敢绝对判对错?有够孬的!这个抱怨
可以成立七成,但是另外三成你要反向想成,没有绝对对错才是优点啊,
至少不会养出像你D大医师这么狂妄的医师不是吗?本来越复杂的事就
是常常没有绝对的对错啊,这才是合理的
: : 你这人就是这样,永远不接受别人提出的证据,更前面lepp没有提证据吗?
: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6847799.A.88F.html
: : 这么不尊重版友,版友还有需要跟你正经吗?就是你自己耳背还怪
: : 别人没证据?
: L大贴的根本不是证据
你以下的仔细评断,内容我就没时间仔细去检查了,这样吧,算是我给你
D大医师特别优待,我就眼睛闭着承认"你以下说的每一句都是正确的"
好了
但是但是但是,你说的虽然是正确的,你却没有资格说"L大贴的根本不是
证据",为什么呢?
1.样本数虽然少,就还是有出版机构把它公开了,那就已经是证据,你顶多
只能批评它"证据力不够"(而且还只是你认为不够,出版单位却认为足够
到可以出版),希望简单脑医师你要了解"证据力不够"跟"根本不是证据"
是两回事,并且改掉你的任意下定论的狂妄恶习
2.你批评的是patient selection rule 粗糙嘛,确实你有权力觉得它粗糙
但是到底要怎样才算不粗糙?你觉得粗糙别人可能觉得还好啊,如果想
improve, 那下次 trial 尽量改看看嘛,你西医研究papers,还不是一样
也可能被嫌弃是粗糙?
3.第三篇内容跟你的评论都有点复杂,我也承认你的质疑都有道理,
但是,你会质疑,人家出版单位就没有editor 专家也是有质疑吗?
那最后还是出版了啊,所以我是要听你的还是要听他们editors呢?
所以我不就一直告诉你了,不能只听一方的说词,要能自己判断,
这在看西医 papers 也是这样啊,但是你就是不能狂妄地说人家
已经出版的"根本不是证据"
4.你大概是在质疑"非侵入性的量测手段准确度太差不能接受",那
这就是你的问题了,目前中医就还是被法令侷限在"没有大侵入性
的处置",侵入性的量测手段,中医就还不准使用,那我研究设计为
何非得要去使用你认为够格的精密量测仪器?
: 1.样本数太少了,而且有篇还是用问卷问中医师把脉“感觉”出阴阳虚实,请问哪里证实
: 了阴阳虚实?
: 2.在L大po的第二篇“验证脉诊在中医体质诊断的相关”里面还把cardiovascular, liver
: , kidney, or other diseases都排除掉,都排除掉是要怎么建立脉诊跟疾病诊断的关联
: 性?西医可是研究出理学检查神经学检查跟相关疾病的Sensitivity 跟Specificity
: 3.在L大第四篇“应用到疾病诊断”这篇很奇怪,因为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原
: 因是Tau蛋白、Amyloid beta等错误折叠蛋白质沉积,如果是血管硬化或心血管相关的通
: 常是“血管性失智”,当然有的AD病人可能合并血管性失智,就是所谓的“混合性失智”
: ;另外虽然三高、抽菸等心血管风险因子可能跟较高AD发生率有关,但降血脂药目前没有
: 证据能降低AD发生率(我不是神经科的,这部分如果有神经科专家可以详细说明很欢迎指
: 教。) 样本数太少不说,AD也不见得都是混合性失智也不见得都有粥状动脉硬化;所以这
: 边是用动脉波测量出差异在于疑似有粥状动脉硬化或血管硬化,而不是侦测出AD,说白一
: 点,中医根本没办法靠把脉诊断出AD,失智症的病人还要先排除肝肾损伤、甲状腺低下、
: 癌症、脑损伤、各种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多发性硬化症、狼仓、中风、脑出血,再退一步
: 还要先确认认知功能问题,请问中医能否独立诊断根本是个问号;另外,常用的动脉硬化
: 检查是PWV还有ABI,非侵入性动脉波形我会在下一点说明
: 4.在L大第三篇“建立新的脉波分析模式”里面用的是非侵入性血压计,非侵入性血压计
: 其实很不准,尤其要看动脉波形的时候更不准,病人身形、手臂粗度、皮下组织跟血管状
: 况、压脉袋大小等待因素都会影响准确度,要看动脉波形最准还是用A-line,可惜是侵入
: 性的不会常规拿来使用。
: 说真的,西医在非侵入性早就玩过好几轮了,现在中医才在弄太腿了,而且西医为什么放
: 弃很多非侵入性方法?因为不准,以前西医也会摸脉搏帮助诊断,从心脏功能有无心律不
: 整有无瓣膜性心脏病、体液量、血管健康状况、组织结构都是变因,而且摸桡动脉还要跟
: 心音搭配算时间差,算那个时间差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医想用“把脉”来诊断真的是想
: 太多。
: 补充一下:非侵入性方法有听诊等理学检查,有ICON可以评估整体血液动力学状况(也有
: 不准确的时候但比摸脉搏缺乏整体评估好)。
: 还有超音波直接扫心脏、肺脏、肋膜、下腔大静脉、主动脉、肝脏、肾脏、腹水等等评估
: 全身也能扫血管看看血管健康状况,而且超音波发展到现在还有便携式直接接到手机随时
: 随手都可以扫
: 再来关于频谱分析或是谐谱,有兴趣可以看看"挠骨动脉脉搏波之频谱分析"中医药年报
: 第 26 期 第 5 册
: 简单讲结论就是:
: 对照组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左手或右手桡骨动脉脉搏波频谱图中谐波的功率并无显著的差
: 异,两手桡骨动脉脉搏波频谱图中谐波的功率也无显著的差异。
: ***所以总结来说,样本数少,用AD跟动脉硬化鱼目混珠、非侵入性血压计不准,根本称
: 不上证据,如果是证据中医早就能独立诊断出来了。把脉不如学西医听诊、扫超音波还来
: 得实际
:
: : 谁管你啊,大家只管你是否认为古人都在吸空气入胃啊
: 是啊,你以为古人有现代生物学课本知道吸入空气进入肺然后在肺泡微血管交换氧气二氧
: 化碳?别闹了
: 不只如此,古人还认为吸入胃中的空气,也跟消化过的食物一样,透过上焦而输送到肝脏
: ,再透过腔静脉到心脏,或从上焦直接透过主动脉而到心脏。
: : 中医界是不强没错啊,但是也不需要接受你的秽气
: : 你用来反驳的专家嘛有三位,一位姓张,另一位姓黄
: : 然后还一位姓冰山,名为一角,中国人台湾人姓冰山的很少见吼
: : 想必D大医师是请了日本人出马了吼?XD
: : 真的辛苦D大医师您了
: 不用玩什么姓冰山名一角这种无聊回应XDDDD
: 全世界一大堆专家批评中医啊,光日本真的就一堆,不然汉医不会变末流。
: 事实就是你没证据拿出来,嗯
: : 你有资格骗我吗?说什食气入胃是吃空气入胃部就马上被我电
: : 就不要闹笑话了,想喝百事可乐大医师每天赚那么多还喝不起的吗?
: 被电的人不是我啊,上面我已经电过了,不要以为古人懂现代生物学常识XDD
: : 没有人知道你在跳针什么事情的好不好!中医界照样作中医界的事
: : 你是在狗吠火车
: 那是你啊
: : 是否空想也不是由你来裁定,你觉得是空想那是你家的事
: 事实就是空想,也没证据
: : 生命有vital signs可以客观观察,所以很容易定义?
: : 利马搬搬馒,你是问过柯P没有?叶克膜90天的病患手脚都黑了
: : 请问那是有生命还是没生命,D大医师都是这么随意诊断生命与死亡的喔?
: : 看来这人不是神经内外科的哈哈
: 如果没有客观条件,那也不用做死亡宣告或脑死判定了,真的不要自己不知道就反驳那么
: 大声,真是可笑
: 气连客观可观测的一项都没有欸,一个0分的气笑有客观评估与证据的西医,笑死囉
: : 自己侮辱了自己,还怪别人送你没营养的话?
: 你跟我这样拿医学伦理跟实证差太多了
: 醒醒
: : 医学讲证据啊,中医学也一样啊,问有没有晨勃是评估肾经的重大步骤耶?
: : 跟男不男,同不同志什么关系?我也会晨勃啊,连女生也会晨勃啊
: 请问你是医师吗?这边是在问诊吗?搞不清楚状况欸
: 还证据咧XDD肾经就是胡扯的,勃起跟肾功能根本两回事
: 再讲一次,中医肾就是西医的肾
: 《难经‧第四十二难》:“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
: 脏腑不但是解剖上的实质器官,还可以告诉你有多重、告诉你肾有两枚,只是中医对于肾
: 脏的认知错误了
: “近代中医以西医的标准去衡量 中医、以西医的内容去改造中医、以西医的思路去比附
: 中医,一切以掩饰古人的错误为目 的,搞出现代中医所学的那套藏象学说”
: : 跟基督徒一模一样臭了吗?很好,你就大声地继续戳基督徒好了
: 一堆中医粉跟基督徒非常像wwww
: : 笑死,很多医学观察就是要用到物理仪器,那就跟物理有关,中西医皆然
: : 物理仪器虽然帮助了观察,但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观察,你就是那个只看
: : 到被限制的观察的大医师,然后狂妄地宣称你已经看完全世界,别人不跳
: : 出来矫你才怪
: 中医理论基础有物理学?西医好歹算压力、流量、速度、能量等等都有用到物理概念,请
: 问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脏腑经络气是用到什么物理概念?
: 还限制观察,我都强调PE的重要欸,我又不是只用仪器XD
: PE的运用也是跟物理学有关,把脉就不是了
: : 事实就是你真的就是连中医学概论都没上过,只看过一些通识课
: : 程等级的材料啊!这样就想反中医,你早早洗洗睡吧
: 连证据都拿不出来不用讲了啦,笑死
: : 学过大体好了不起吗?五万张有医师牌的人都学过,其中不少张牌现在
: : 在牢里蹲著啦
: 在牢里蹲跟西医理论远胜中医理论不冲突啊
: 不要转移焦点了
: : 没关系,大医师您就继续到处戳,一个月赚得也够多了,反正你戳得起嘛
: 点出事实而已啊,怎么,讲实证犯法啊?
: : 再次郑重警告你,阴阳虚实寒热经络体质量表......这些主题中医界全
: : 部都有人在作,他们不用理会把食气入胃翻成吃空气入胃的D大总医师的啦
: : 你觉得是幻想那是你家的事,像你这种耳背的人自以为掌握全天下的人是
: : 能有什么正确良好的感觉跟认知啊XD
: N大认为古人懂现代生物学常识,很棒XD
: 食气入胃上面说过不赘述
: 事实上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脏腑经络气就是空想的
: : 一直混篇幅,根本就是来乱版的
: 有人这样认为:
: 中医被批评->中医心肺肝肾不是西医心肺肝肾,不能用西医思维套进中医
: 中医发paper->很好,生理学不是专属西医,中医心肺肝肾跟西医生理学心肺肝肾一样
: 没有哦,我每篇大部分内容都不一样,但是这个太经典了,值得让大家知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