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沙丘编剧、冰与火之歌作者:MS-DOS 再战

楼主: jhana (禅人)   2021-11-04 11:59:25
※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XWraluT ]
作者: jhana (禅人) 看板: movie
标题: [新闻] 沙丘编剧、冰与火之歌作者:MS-DOS 再战
时间: Thu Nov 4 11:53:15 2021
新闻网址: https://ccc.technews.tw/2021/11/03/ms-dos-still-can-fight/
  《沙丘》编剧、《冰与火之歌》作者:MS-DOS 再战 50 年
科幻迷期待已久的大作《沙丘》电影(2021)终于全球上映,这部恢弘的史诗电影改编
自美国作家 Franklin Patrick Herbert, Jr. 同名科幻小说《沙丘》,曾获星云奖和
雨果奖,为史上最伟大科幻小说之一,也是《星际大战》和《星舰迷航记》等名科幻作
品的灵感来源。
当然《沙丘》系列影视化改编有过多次,要么无疾而终,要么广受粉丝批评,让《沙丘》
誉为最难影视化的科幻小说。以前几次影视作品特效太差、成本太低造成品质不佳等都
还可以接受,最糟糕的是编剧乱改剧情,伤害书迷感情。
这次《沙丘》电影化,主创团队直接找来艾瑞克‧罗斯(Eric Roth)担纲编剧。
罗斯是《阿甘正传》、《班杰明的奇幻旅程》编剧,也是 Netflix 版《纸牌屋》执行
制片人,曾五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一次获奖,誉为好莱坞最优秀编
剧之一。大师引人注意的原因是:创作工具实在太酷了!且是独特、复古风的酷。
《沙丘》里“会思考的机器”于万年前大战后彻底非法化,也是为什么电影的沙丘世界
虽然背景是浩瀚宇宙,却完全看不到任何高科技。现实中,罗斯身为编剧,创作工具也
非常“低科技”:
‧上了年纪的 Windows XP 电脑。
‧MS-DOS 环境。
‧有 30 多年历史的 DOS 文字处理器。
‧IBM Model M 键盘。
○大揭祕:罗斯的“低科技”创作环境
罗斯极度自律,每天有两个工作时段,每段持续 4~5 小时:早上 5 点半起床,简单运
动进食后开始创作直到中午;晚饭后再继续,直到半夜睡觉。
“如果我前晚写到一半,第二天我会等不及想起床继续写,因为我知道找到方向了。”
他接受采访时表示。
罗斯的自律在创作工具更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电脑还是 Windows XP 系统,可以上网
,也有装 AOL 和 IE 浏览器,不过写作时会断网:
从下图更清楚看到,桌布是 XP 经典的蓝天白云:
开始写作时,罗斯会在 XP 基础上再退两步,打开 MS-DOS 环境:
MS-DOS 由微软开发,是 Windows 95 更之前的 PC 时代装机量最高的 DOS 作业系统,
和今天图形作业系统不同,MS-DOS 最早是指令行作业系统,人机互动需以文字命令进
行,到后期才加入图形接口。
虽然 MS-DOS 是很古老的作业系统,但其实几年前一些重要机构仍在用,如 2011 年以
前,美国海军用 MS-DOS 管理食物库存:
虽然罗斯电脑有装 XP,每次写稿还是得打开 MS-DOS,还挺麻烦的,因 MS-DOS 官方支
援最后一版 Windows 是 95,要用 XP 打开还得用模拟器才行。
至于为什么非 MS-DOS 不可,原因在罗斯的爱用写作软件。
不是 Word,也不是 Ulysses / Outline / Scrivener 之类“效率使用者”熟悉的软件
,更不是号称 95% 编剧都在用的 Final Draft,而是 Movie Master,有 30 多年历史
的 DOS 软件。Movie Master 首次发表是 1987年(罗斯用 v3.09),实属上古时代的
软件。
罗斯受访时透露,他很早就跟厂商买下软件驱动版,现在 Movie Master 早死了,就连
复制 Movie Master 原始码修改的后续编剧软件 Hollywood Screenwriter 都去世了。
个人电脑兴起的 1980 年代,这款软件的功能之强大,绝对称得上好莱坞剧作家的神器
。除了标准文字处理功能,还有内建弹出功能表、多样文字格式、防覆蓋储存、搜寻和
条件替换、内建词典拼写检查、依角色储存独立台词档等。
靠这款有 30 年历史的软件,罗斯写出《阿甘正传》、《沙丘》等至少 30 部影视作品
剧本。2012 年他受访时表示:“我觉得如果给我 2 小时,我也能学会用 Final Draft
(现在主流编剧软件)。但我又有点迷信,这感觉挺笨的,我自己把事情变复杂。不过
我还是觉得,如果用这玩意写出来的东西有人看,那就安心用吧。”
唯一不太方便的,因 Movie Master 是 DOS 软件,所以受系统内存容量限制,一个档
最多只能存 40 页。每次罗斯打满 40 页就要储存打印出来,寄给制片商,对方再把文件
扫描存成电子版。
他表示软件的内存─页数限制,逼他用更短篇幅讲好故事,如果写了 40 页都写不完
一幕,那就代表方向错了。
而罗斯的打字利器选择,更让众多键盘爱好者会心一笑:IBM Model M 键盘。
Model M 于 1985 年开始生产,是主流 QWERTY 全键盘标准布局的首创者,屈蹲式弹簧
轴体触发结构,键盘敲击时会发出独特的?哒声。
这款键盘被广大机械键盘爱好者誉为“永恒的经典”,拥有无数粉丝,且尽管早就停产
,还是有厂商和死忠粉丝(如 Lexmark、Unicomp 等)用原版模具生产小量复制品。
Model M 收藏家 Brandon Ermita 曾说:“我喜欢 iPad,拿在手上挺酷,我也喜欢用
Kindle 看书,确实很方便,但它们文字输入无法媲美 Model M……无论何时,只要我
想写文章或工作,它都是我最信赖的搭档。”
这款键盘是当年经典,也是今天复古科技风潮代表之一。罗斯选择 Model M 键盘为写
作工具,是因陪了他几十年,且如果保养好,几乎不会坏。
上述工具罗斯都用了好几十年,除了少数设备如电脑硬件、萤幕等因老化不得不换新,
40 多年创作环境大致没什么改变。或许你会纳闷,跟罗斯共事的人怎么受得了这落后
、古板、低效率的工作方式?
好莱坞虽然拍摄用硬件、后制特效等技术近几年突飞猛进,但业界常规业务没有太高科
技量。如很多剧本在创作修改阶段都是纸本进行,甚至很多影视作品成片,都是用拍摄
现场涂改得面目全非的剧本拍出来的。
此外,很多好莱坞大头工作方式也非常“低科技”,如 Jeffrey Katzenberg(迪士尼
影业前董事长、梦工厂联合创始人、Quibi 创始人)平时甚至很少使用数位设备,连电
子邮件都要助理印出来给他看。
古老的电脑、古老的软件,确实一定程度限制罗斯出稿速度,不过他及合作制片商对他
的速度不会特别计较。他表示:拖稿可以,最后该交货还是得交货,且交出的东西还能
拍才行。
○为什么大作家钟情“复古写作工具”?
钟情古老写作工具的,并非罗斯一人。好莱坞编剧业与更大的欧美文学作家族群,与罗
斯偏好相同的大师简直可组成“DOS 写作派”了。
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R‧R‧马汀了。可能这世界看过《权
力游戏》的人比没看过的人多,不过知道马汀怎么写出小说的人还是少数──写《冰与
火之歌》的电脑也是 DOS 系统!至于用什么软件,马汀之前上电视节目提过一点,叫
WordStar:
具体来说,他用的是 WordStar 4.0 版。
马汀曾表示,他不用高科技文件软件,主要是不喜欢“智慧”功能,如自动换大写、
拼写检查什么的。“我很喜欢(WordStar)这个软件,我要的它都有,也没有多余的东
西。我不需要任何说明,有些软件成天帮倒忙,如非要把小写字母变成大写。如果我要
大写,我自己会换!我又不是不会按 SHIFT!”
日常生活他其实有两台电脑,一台上网回信件,另一台就是装 DOS 和 WordStar 的电脑
,完全断网,只用来写稿。不过马丁最近几年挖坑不填,莫非是一直用上网那台闲逛聊
天交际,导致无心创作?
再如罗伯特·J·索耶(Robert J. Sawyer),雨果奖、星云奖得主,两度赢得加拿大科幻
最高奖项极光奖,创作《终极实验》、《大脑扫描》等优秀作品,人称加拿大科幻教父。
他早在 1990 年就发文,讲述为什么 WordStar 是最适合创作者的写作软件,文章 2017
年还重新投稿到知名科技媒体 Ars Technica,内容大致没变。
Sawyer 提到很多知名科幻作者都是 DOS 版 WordStar 忠实使用者,如:
亚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三大科幻巨匠之一,太空漫游系列作者)
大卫·杰罗德 (David Gerrold,星云、雨果奖得主,《星舰迷航记》编剧之一)
詹姆斯·冈恩(James Gunn,漫威《星际异工队》系列电影编剧兼导演)
○为何这些大师热爱 WordStar?
Sawyer 认为,一旦熟悉,写作者使用 WordStar 非常流畅,可轻松盲打。WordStar 发表
于 1979 年,当时电脑键盘尚未标准化,很多今天键盘必备的按键都没有,这款软件一出
来就把很多写作者需要的关键功能做成快捷键功能表,且重要功能的快捷键设计,也考虑
打字者不同手指力量的差异。
当时很多早期文字处理软件都模仿打字机逻辑,即文字输入后不可改。如果写好一行文字
,最好把这行写完,因如果想移动光标到前一行甚至前一页修改都极其繁琐。WordStar
因有各种光标操作快捷键,文件修改更容易,和其他竞品不同,WordStar 无论打字还是
编辑,手都不必离开常用字母区。
用 WordStar 及 Movie Master 写作,整体感受更接近 Longhand Writing,即拿笔在纸
上写作的手稿方式(和打字机逻辑相反)。科技较发达、电脑不离身的当代,知名作家
如村上春树、J·K·罗琳、Susan Sontag 等都坚持这种写作方式。
虽然 WordStar 和 Movie Master 都是老掉牙软件了,但大师还在用它们写作,追求的
东西其实和很多年轻写作者一样:免受打扰的写作环境。追逐最新科技的人注定只是少
数,主流群体对新科技接受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好用与否,能和自己工作生活方式完
美结合,改善效率。
对写作者,工具终究只是工具,是抒发创意的载体,写作流程包括工具,最终都是为服
务创意。无论工具科技量有多高,如果不适合,就无法帮助你。在似乎可由 140 字或
15 秒短片说完一生的今天,只要还有人坚持传统写作方式,这些古老系统和文件软件
就可活下去。
(本文由 品玩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影片截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