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走出对中国经济的认识误区

楼主: ilyj2012 (麒麟才子)   2021-10-21 22:00:22
1.媒体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2.记者署名:
ARTHUR KROEBER
3.完整新闻标题:
走出对中国经济的认识误区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rPggfqG.jpg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恒大集团背负著30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正在走向破产,引
发了人们对更广泛的房地产市场崩溃,甚至发生金融危机的担忧。
但这并不是困扰唯一一个习近平政府的危机。出人意料的电力短缺已对制造业的发展造成
威胁。政府在过去一年里发动了一场激烈运动,监管中国充满活力的互联网公司,导致数
千亿美元市值蒸发。
这些危机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由政府政策引发的。中国政府认为,推出这些政策的
目的是解决经济中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为未来的增长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但在许多局外
人眼里,这些政策代表着中国从以前的市场化改革中令人气馁的倒退,也标志着中国长期
的经济繁荣即将结束。但对中国暗淡前景的预测很有可能正如以前经常错误的预测一样,
是不正确的。
的确,中国最近这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缓慢,与上季度相比只增长了0.2%。接下来的几个月
将更不稳定。对正努力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干扰下重新站稳脚跟的全球经济来说,中国经
济增长放缓是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但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很可能重振经济增长的势头,部
分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艰苦工作。
当前最迫切的担忧是恒大倒闭。与大多数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一样,恒大依赖两个关键的资
金来源:购房者在楼盘开工前支付的预付款和巨额借贷。
恒大的困境源于政府去年开始的一项迫使房地产开发商减少债务的行动。这是五年来政府
为了控制国内债务的最新举措。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的数据,中国的总债务水平已达GDP的290%,自2008年以来翻了一番。虽然这个水平与有
著良好金融系统的富裕国家相当,但对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就很高了。中国领导人知
道,为了避免出现金融危机,或避免重蹈日本20世纪90年代经济停滞(由债务引发的房地
产泡沫所致)的覆辙,未来的经济增长对债务的依赖程度必须远远低于以往的水平。
https://i.imgur.com/qmeX9Gh.jpg
问题是,以房地产行业的债务为打击目标,监管者可能会冒下让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引擎
停止运转的风险,房地产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困难正在向恒
大以外溢出。其他开发商也在偿还债务方面出现了问题。新住房的销售和建设数量都在下
滑。
几乎可以肯定,削减房地产业债务的努力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变慢,但不
会导致“雷曼时刻”(Lehman moment),即一家负债累累的公司破产引发更广泛的金融或
经济崩溃的情况。中国有庞大的储蓄规模。政府现已擅长管理大型企业的破产,包括民营
企业集团海航、安邦、包商银行的破产,以及大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华融的破产。
更大的问题是,在习近平领导下的政府似乎越来越热衷于干预市场的时候,中国能否保持
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答案是:尽管中国有加强政府纪律约束的愿望,但并没有拒绝市场
,因此活力将持续下去。
政府的某些干预是慎重的。打压房地产业是解决中国经济借债嗜好的重要举措的一部分。
同样,困扰中国大部分工业地区的电力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努力减少对煤炭的
依赖造成的。中国已表示,将在2030年之前让国内的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的目标是在
2060年实现碳中和。
应对电力短缺的措施之一是放松对电价的管制。这将让发电企业能够将煤价上涨的部分影
响转嫁给最终用户。所以,说习近平政府与市场经济是死敌有违事实。正如几十年来所做
的那样,中国政府将继续依靠政府指导和市场力量的结合:由政府来决定投资方向,由市
场来决定日常结果。
更令人担忧的是针对大型民营科技企业长达一年的打击,尤其是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巨头
阿里巴巴和网约车平台滴滴。如果中国坚持打压本国最成功的创业企业的话,它能否成为
创新领域真正的领导者尚未可知。
然而,即使在这里,情况也不是非黑即白。打击互联网企业并不一定是打压民营企业:许
多行业的民营企业,包括技术硬件方面的,情况都很不错。事实上,中国的打击行动要解
决的是对大型科技企业的担忧,而这些担忧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同样在努力应对的,尽管中
国用的方法非常专制。这些担忧包括不对社会负责的权力、垄断行为、糟糕的消费者保护
,以及技术密集型经济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的趋势。
最后一个担心是,这些加强国家纪律约束的行动不只受经济动机驱使,也受习近平想在
2022年晚些时候召开中共二十大之前巩固自己权力的欲望驱使,预计习近平将在这次大会
上获得国家领导人的第三个任期。从长远来看,过度集中的权力可能会削弱政府管理经济
的能力。但习近平也认识到,除非经济持续增长,否则他的权力将不值多少。
中国永远不会以一种让纯粹的自由市场主义者满意的方式来运行本国的经济。但中国已找
到了一种有效的混合模式。尽管目前面临很大的压力,但中国经济会继续运行下去。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1021/china-economy-xi-jinpping-evergrande/zh-hant/
https://reurl.cc/Gb5l8D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