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荡秋千3分钟换人 1百位小孩曝心声

楼主: robbintw (robbin)   2021-10-17 21:51:02
身为家长而且尊重孩子自主的我,认为这里面孩子没问题,共学团也没有问题,政府也没问
题,有问题的是新闻怎么写。
如果这是一篇教育分享文,内容就不是这样的用词,挑出来的文句也不是这样串接。但如果
目的是想要挑起纷争,这也是一篇好文。
分析如下:
※ 引述《a0913 (没救的猫奴)》之铭言
: 荡秋千3分钟换人 1百位小孩曝心声
: https://tw.news.yahoo.com/%E7%9B%AA%E9%9E%A6%E9%9F%863%E5%88%86%E9%90%98%E6%8F
: %9B%E4%BA%BA-1%E7%99%BE%E4%BD%8D%E5%B0%8F%E5%AD%A9%E6%9B%9D%E5%BF%83%E8%81%B2-
: 060019658.html
: 缩 https://bit.ly/3BOY7Nb
: 三立新闻网 2021年10月17日 周日 下午2:00
: 生活中心/黄韵璇报导
: 台北市府工务局公园处日前宣布,要在北市的几个公园试办“荡秋千计时3分钟”,规定
: 引发各界热议,“台湾亲子共学教育促进会”就访问到100位小朋友的真实心声,
我相信共学团描述政策时,会跟孩子解释或引导孩子思考背后的原因,至少会引述政府用意
,这是教导孩子尊重与聆听之后才是自我表达。
许多小
: 朋友忍不住直白吐槽
共学团会教导小孩子“忍不住直白吐槽”这件事,我是不可能相信的,在教导孩子表达的正
当性的同时,礼貌选择用词也是他们会很重视的点,不要说用词,我认为共学团对于发言的
态度心态也是相当关心的。
“就问他可以换我玩了吗,不就好了,干嘛要计时器”。
这句话有“直白吐槽”吗?我认为没有,“直白吐槽”是大人带入的文字,小孩只是表达。
而这个问题,接下来家长通常会接着问:如果他不愿意回答,或不愿意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这样才是教育的文章,共学团的家长,不会拿一个简单的回答来满足自己心里的默认值,
这才是共学团培养孩子有思辨能力的目标
: _市日前宣布自10/9起选定大安森林、青年、南港、前港、碧湖公园、花博公园美术园
: 区等6个公园游戏场,在假日游戏场人多的时间试办为期2周的友善限时分享方案,辅导小
: 朋友排队并按压计时器3分钟提醒。
: “台湾亲子共学教育促进会”16日就在脸书PO出访问到100位小朋友,这些“第一线使用
: 者”的看法,小朋友们的看法都非常成熟,纷纷否认这个规定,人为应该要让他们自己沟
小朋友成熟->“纷纷否定这个规定”这个用词已经将成熟就会否定,默默带入读者心里,不
过这是写作技巧不讨论,重点是否定规定也不是共学团的宗旨,他们不会希望培养反社会人
格的小孩,而是有思辨能力的小孩,这种事情是一个很好讨论集思的问题,可以很多元多方
的探讨,以下还有例子
: 通,甚至认为如此强硬的规定无法学会“分享”。
这里就可以跟孩子探讨,分享可以用沟通来达成吗?分享重要吗?人一定要分享吗?沟通有
哪些方法?政策也算是沟通吗?
我这个外行家长都能想到这么多问题来跟孩子分享讨论,何况共学团能提供的资源教材一定
是更丰富。
: 这100位小朋友从4岁至12岁不等,小朋友们表示“(4岁)我会去问他,可以借我玩了吗
: ”、“(9岁)用计时器这样强硬的手法,只是在教‘服从’,不会学到‘分享’”、
这里也可以问孩子,会有人是从规定才学到分享吗?你觉得是或不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大
家都会分享,是不是就不用规定很多事情,财产也要分享吗?什么可以分享?什么不能分享


: (8岁)他们应该是去盖多一点秋千”
这真是好建议,不过政府需要找更多土地跟经费来完成这件事,或许我们可以写信给政府试
试看。
、“(6岁)如果等太久,就去问他还要荡多久”、
: “(9岁)为什么不是用协调的?要玩的可以说或者问问对方还要多久”
对,你觉得用协调的就可以,我也这样觉得,那为什么政府还要试办这个规定,你有想到什
么可能性吗?
、“(10岁)这
: 是谁想出来的方法啊,怎么那么烂啊”
如果我们不用“烂”来讨论这件事,会不会比较不那么生气?
、“(9岁)政府真的很无聊,人又不是不会沟通
我也觉得政府很无聊,人的确也会沟通,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政府?
: ”、“(7岁)我不喜欢,分享是自己想做的,不是被规定的 ”。
分享除了自己想做,被规定的分享算不算分享?人有需要被规定分享吗?
曾经我也查过共学团,真的还不错,但是因为时间跟费用没办法参加,孩子本来就有无限可
能,大人要做的是陪伴与引导,但最好不要利用孩子来达成什么目的,这样不太好。
: ============================
: 这篇不是记者自己幻想出来的 来自
: 台湾亲子共学教育促进会
: 全名为社团法人台湾亲子共学教育促进会,于2012年底成立。
: 该团体旨在推行亲子共同探讨社会议题的教育方式,也曾参与过多次社会运动。
: 创始人: 郭骏武
: 成立时间: 2012年
: 以下部分转自脸书 现在小朋友对话这么超龄?主词用政府...怕
: Roro(11岁):“蛤~~我怀疑人生了!这什么奇怪的规定?他们为什么可以擅自帮小孩
: 做决定?”
: 邦邦(5岁):“我不喜欢规定时间!我想要玩一千万分钟(那你遇到前面别人也想玩一
: 千万分钟时怎么办?)就把他打下来 (你开玩笑还是认真?有别的方法吗?)那就想办
: 法两个人一起荡一个荡秋千,或是政府盖一千万个荡秋千小孩都不用等,或盖一个极巨化
: 的荡秋千所有小孩都能坐上去还能溜滑梯~~~”
: 心宝(9岁):“3分钟太短了耶,反而会增加纷争,小孩玩不够不想下来,大人还要跟小
: 孩讲,后面小孩在生气,不是常这样吗?而且变成一个规定、限制,不是一个人自己提出
: 来,是政府提的,反而会更多压力感,不会有分享的快乐吧。”
: 阿恩(6岁):“我很喜欢玩荡秋千,要荡很久才够……是哪些公园有装那个计时器?”
: 陈意(3岁):“我去玩荡秋千时会注意后面有没有人在等,妈妈也会跟我说还有几个人
: 在排队,有时候排队的小朋友也会问我说可以换人了吗?我可以判断决定要玩多久,这样
: 的方法不好吗?为什么要叫计时器在旁边叫小孩停下来、停下来?”
: https://imgur.com/C97NRFu 我先备份阿 等等说我造谣乱贴没3岁的
: 淳(12岁):“如果有小孩一直荡秋千不下来,我猜原因可能有,玩不够、想跟朋友一起
: 玩、太久没玩、公园里面没有她想玩的游具(她只想玩秋千)。如果秋千的小朋友提出还
: 想玩,可以问他想再玩多久?如果他说很想玩很久,可以跟他说后面也有人跟你一样很想
: 玩,他们也等了很久很久,真的很想玩。”
: 咪(9岁):“用计时器这样强硬的手法,只是在教‘服从’,不会学到‘分享’。”
: 弘曜(10岁):“就是秋千盖不够多,又要解决大人的困扰才会有计时器!要是我遇到,
: 我会找人少的排队,人太多就先去玩别的。”
: 大霓(6岁):“为什么?为什么是三分钟,荡秋千不能玩到开开心才下来吗?”
: 禹乐(6岁):“我觉得这个计时器真的很像是在命令,政府到底是怎么在看小孩!”
: 沅璋: (11岁) : “那是限制人身自由?”
: 小树B(5岁):“计时器不错这样大家就不会吵架了”
: 这位五岁的 讲出事实? 现场会抢到吵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