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报导者
2.记者署名:
文字/陈德伦
摄影/杨子磊
共同采访/林慧贞
3.完整新闻标题:
体制篇
说好的“全员台湾英雄”呢?射箭队奥运夺银、心理师薪水竟断炊,国家队运科缺漏的一块
4.完整新闻内文:
本次东京奥运台湾选手成绩斐然,体育署大厅内放置多面看板庆贺,但国家队的心理健康资
源配置却有待加强。(摄影/杨子磊)
https://i.imgur.com/mlVTqjx.jpg
9月1日,总统府首度以派对方式,为2020东奥的代表团庆功和致意,总统蔡英文也特别在Fa
cebook粉专一一点名每一个成员,强调:“除了选手的努力,所有后勤团队更是功不可没!
代表团的教练、队医、运动防护员、物理治疗师、陪练员和后勤人员,以及在奥运执法的裁
判,再加上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营养师、体能训练师、运动心理师等专业团队,每一个人,都
是我们的台湾英雄。”
台湾运动科学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也较侧重“身体”防护、轻忽“心理”照护。以本届2020
东奥代表团为例,共有2名队医、7名物理治疗师及10名运动伤害防护员,运动心理师则是“
0”。而培训国家一级选手的国训中心,6名运动心理师要负责400多名培训国手的心理健康
,其中更只有1人是正式编制;射箭教练团备战东奥时另行争取运动心理师协助选手,但因
名额问题无法赴日,在男团“三箭客”成功摘下银牌后,被认为“未随队工作”、“阶段性
任务完成”而薪水断炊,总教练积极争取回聘还恐遭降薪,2名心理师已有1人求去。
运动心理咨商,除了依据选手特质、规画选手在提升竞技能力中的心理训练,更重要的是,
透过长期的互动,运动心理咨询老师(简称运动心理师)也能及早检视选手心理困境及身心
症,一旦出现病症,得以适时转介至精神医疗进一步治疗,不仅是提升成绩的专业运动科学
(简称运科)一环、更是运动员心理健康第一道守门员。
但现实的是,台湾体育资源有限下,运科照护仅着重防护员和物理治疗等身体调理,国家队
出征和国家运动训练中心(简称国训中心)国手培训,心理咨商往往只能分配给“有夺牌机
会”的项目、人数远远不足。即便如长年被列入重点夺牌项目的射箭队,本届2020东奥仍然
是在“自力救济”下才争取到心理健康的照护;奥运一结束,射箭队的心理咨商师就面临“
就地解散”的窘境。
银牌背后的荒谬
奥运还在进行,射箭队心理师就领不到薪水
东奥男子射箭团体项目拿到银牌的好成绩,背后是整个运科团队坚实的辅助,“三箭客”汤
智钧、魏均珩、邓宇成更成了国人偶像,追平了他们的前辈选手陈诗园、王正邦、刘明煌在
2004年雅典奥运的银牌纪录。雅典奥运时除了男团,射箭女团也夺下一面铜牌。
雅典奥运前负责协助射箭队心理训练的是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教授洪聪敏,他回忆,当时
备战期长达18个月,“那时还没有高铁,我每个星期搭飞机去高雄2天,一大早的飞机飞到
高雄,他们派车接我进去(国训中心),开始一整天工作到晚上10点,隔天再工作一下再回
去。”
同样备战奥运,此次东奥射箭队的运动心理师,则是在总教练林政贤极力争取下才获得挹注
。林政贤说,这次男子和女子射箭队各配有一位常驻的运动心理师,“虽然国训有专业的心
理师,但人数太少、业务太繁重,想合作也没有办法,只好再从外面找人,让心理师和选手
每周至少能相处3到4天。”
林政贤解释,射箭选手面对的是长期压迫感,平时练习射出10分绝对没问题,但在庞大压力
下就成了沉重负担,因1分之差就可能让奖牌擦身而过。
“平常的训练之中,我会希望可以把心理的因素融入,让心理师能够去了解选手,进而去帮
助选手,给选手一些心理技能,来突破他们在比赛的时候接收到的紧张感,知道紧张的时候
、受压迫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去克服会有帮助,”林政贤解释,“射箭选手通常很细腻,只
有长时间陪伴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
他很清楚,教练需要给选手一点空间,心理协助才能有好效果,“心理师可以知道选手的任
何事情,但是教练不见得可以。我们都有共同的前提是要解决选手的问题,这样的分际我们
拿捏好。我也可以找心理师寻求协助,选手找心理师讲就表示他不想让我知道,那心理师会
用他们的方式来跟我讲,大家互相合作。”
射箭心理稳定度和成绩关联性很显著,林政贤也是少数对心理健康防护持正面看法、态度开
放的教练。然而,显然一面奥运银牌,仍无法获得相关单位的“认可”,僵化的制度并未因
此而被敲开。
奥运结束后,从总统府、地方政府到到各项商业活动,奥运夺牌选手都成当红炸子鸡,林政
贤却为了“留住运动心理师”焦头烂额。他无奈表示,已预先写好训练计画向国训中心申请
补助,但奥运还在进行的8月和刚结束的9月,审核上却因“没有工作事实”(心理师因代表
队无名额、无法随队前往东奥)而不予补助,发不出心理师的薪水,计画中断得要重新再聘
;更令人扼腕的是,心理师回聘的薪水可能低于原本水准,“说你任务结束了(奥运结束)
,不能够支薪。你没有跟队出去,所以你没有工作,我觉得这是很荒谬的事情,因为心理师
就算没有跟队出去,线上也是可以辅导,选手比赛的过程也是可以打电话,但是你就把计画
断掉了。”
林政贤数度叹气,表示近3年来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团队默契,却因薪资问题留不住专业心
理人才,“已经有一位心理师离队了。”
编制不进反退
国家队随行心理师名额逐年减少,甚至委身“考察团”
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竞技运动学系教授庄艳惠深耕运动心理实务已超过20年,深刻看见选手随
队心理支援的必要性。(摄影/杨子磊)
https://i.imgur.com/nJX1wkY.jpg
因为没有随国家队出征,让射箭队自聘的心理咨商师拿不到薪水,这还突显了另一个问题─
─运动心理师在国家队中角色长年遭漠视,随队人员的编制更是不进反退。近年国训中心的
心理师几乎都无缘在国际比赛时上前线照顾选手,仅有2017年世大运因为主场就在台湾的“
地利之便”,才有机会从高雄左营来台北陪同选手比赛。
亚奥运代表团的员额限制相当严格,过去只有极少数的元老级资深运动心理老师能获得随队
机会,还未必报在团本部名单内。有多次随团参与亚运运科团队的台湾体育运动大学竞技运
动学系教授庄艳惠提到,历来亚奥运的心理运科团队,2010年的广州亚运是她认为是最理想
的模式──当年随队的运动心理咨商师除了她,还有国立体育大学的助理教授彭涵妮,两人
完全开放所有项目选手自由咨商。
庄艳惠还记得,那年台湾代表队住在选手村第九栋,在队医的建议下就地设置一间运动心理
咨商室。她和彭涵妮参考国外模式,除各自原本就辅导的运动项目以外,两人还在咨商室排
班轮值,选手有需要就能走进来咨询,“那是很理想的方式,选手如果在培训阶段没有分配
到运动心理师,但马上要上场比赛了、觉得焦虑,就可以来这里预约。”虽是临时“抓药”
,但个别咨商仍耗时近2小时,“要先破冰、暖身,引导他讲出他的心理困扰,然后给策略
,建议他比赛这几天要怎么想、怎么做。”
结果两位运动心理师的“门诊”大爆满。“有一晚,我从晚上7点开始排班,起初是保龄球
项目的教练引介隔天要比赛的选手来做心理准备,选手觉得帮助很大,彼此口耳相传就陆续
上门,我一路替3个选手咨商到半夜1点,隔天早上5点再跟队去比赛。”事隔多年,庄艳惠
提起可以在第一线直接对选手进行心理照护仍感满足,但她也无奈说,“这代表,选手其实
愿意接受心理咨商,只是过往制度上没有给予空间、供给不足,他们就不知道有需求。”
咨商者和被咨商者都感到满意,运动心理照护竟然仍未持续受到重视,在国家队中还每况愈
下。2006年杜哈亚运有4名心理运科人员参与,2010年广州亚运裁减到2位,但到了2014年的
仁川亚运,运动心理师竟直接报成“赛中考察团”,心理师根本无法进入选手村和第一线会
场,无法直接接触选手,若要进行咨商等于得“隔空看诊”,十分荒谬。
“那时候我们(运动心理师)很紧张,因为我们的证照受限制,有些区域不能进去,考察团
只能待在观众席,没有办法进到选手热身区,去做临场的支援,”当届随队到仁川的一位运
动心理师苦笑,后来是和没有现场任务的代表团成员私下换照,才解除危机。
本届东奥因疫情因素缩减团队,心理师也“率先被剔除”。
选配非标配
东奥“营外支援团”因疫情限制员额,心理师率先被剔除
尽管近年科学化训练逐渐成为显学,但心理运科还是被放在排序后位。心理工作需要长时间
耕耘、成效不易量化评估,加上大众对心理卫生议题的既定印象,都是要跨越的关卡,“这
个时代的接受度比较大了,可是我们(运动心理师)还是始终沦落在‘选配’,不是‘标配
’,”庄艳惠自嘲。
运动心理咨商到底是不是选手训练中的“必要配备”?长年认真观察选手临场变化的教练最
知道。除了射箭队总教练林政贤,同样协助选手夺下台湾首面奥运操体奖牌、让李智凯由“
菜市场凯”变成“鞍马王子”的教练林育信,也看见了心理训练对李智凯突破自我发挥的关
键力量。
李智凯挥去2016年里约奥运落马的阴霾,一举把招牌的“全汤玛士回旋”华丽呈现、完美落
地,拿下东京奥运男子鞍马银牌,这也是台湾体操史上第一面奥运奖牌。在场边与他相拥的
林育信,看着他克服国际赛心理魔障的一路奋斗。
2016年获得奥运资格,赛前受伤、比赛落马,让李智凯惨跌一跤,即便在国内大小比赛都表
现亮眼,登上国际舞台却常无法发挥出实力。“他惧怕外国的场地、观众,还有各国的选手
,因为他以前看到优秀选手、冠军选手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当冠军在他身边一起比赛,那时
候抗压跟心理素质都没办法,”林育信坦言,这是许多台湾选手的劣势,自信不足和缺乏大
场面的见识,曾是体操国手的他也是过来人。
为了解决李智凯怯场问题,林育信积极为他寻求心理协助,但寻找资源的过程并不容易,“
一般心理师并不完全懂,运动员到底在国际场上是怎么去争夺奖牌,只会说(状况不好)不
要比赛、减少训练,这没有用的,一般心理师和运动员的背景不一样。”幸好林育信找到体
育专科大学的心理老师,透过咨商厘清李智凯的心魔所在,与体能训练师、营养师、辅助教
练等运科人员系统性合作,调整兴奋水准,甚至请工作人员到赛场喊话鼓舞模拟气氛,经由
不断参加国际赛来习惯压力,才让李智凯脱胎换骨。
https://i.imgur.com/zi0nnBb.jpg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体操类男子鞍马单项决赛,李智凯(右)成功展现拿手“汤玛士回
旋”,一扫之前比赛阴影、完美落地。他在下马后开心与教练林育信相拥。(摄影/中央社
/吴家升)
林育信一直记得,2017年在台北举行的世界大学运动会时的李智凯,“他动作结束之后,感
受到观众对他的热爱,那种信心度,我们就看出他找到他的方法了。以前他下马害羞就走了
,可是2017年我看到他下来之后,还在跟观众互动,还有手势,这就是他的骄傲和自信开始
在养成。”
2017年台北世大运藉地利之便,国训中心让许多项目的运科人员从左营北上随队比赛。当年
台湾夺下26面金牌、奖牌榜名列第3,创下最佳成绩,远超过赛前设定目标的11金,让政府
看见运科人员跟队的效益。体育署竞技运动组科长谢奇颖表示,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也因
此设置“营外支援团”,其中就有安排心理师。
当时“营外支援团”设在场馆之一的巨港(Palembang),请医师、心理师、厨师、营养师
等进驻,不过这些人并不是代表队成员,而是“赛中考察团”。曾多次随队国际赛的心理师
透露,其他国家的心理运科人员既能在第一线陪伴选手、也能在后勤给予支援,台湾的作法
已是落后许久才跟上的“折衷方案”,没想到这次东奥连后勤都挤不进去。谢奇颖坦言,“
我们场地都租好了,只是因为疫情没办法实施。营外支援团的模式已经是固定的,是看里面
成员怎么组成,之前运科人员大多找老师,现在希望回到中心计画人员来做。”
一位资深运动心理师指出,代表团成员的挑选应考量选手在赛期时的需求来安排,“大家都
说心理素质是夺牌的最后一哩路,但名单却不是这样安排啊。”唯有运动心理师被放在团本
部、而非考察身分和营外支援,才能提供最即时的临场协助,让选手心理安定,发挥更好表
现,也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割韭菜”短线炒作
有好成绩才给糖?教练:雪中送炭的帮助应远高于锦上添花
国家代表队的心理运科资源不仅患寡、也患不均,甚至一直仅止于“炒短线”──有限的人
力,也只有夺牌机会的才给糖吃,而夺牌任务一结束、资源跟着中止。
洪聪敏坦言,2004备战雅典奥运,他们协助射箭队,也是因为当初射箭队被认为是“可能夺
牌项目”,才有机会介入辅导,“我们可以参加奥运的项目很少,里面能够拿牌的更少,所
以有机会做完整一点。那亚运那么多项目都会拿牌,我们就要一个人身兼很多项目。运科人
员的编制需要再多一点,特别是像心理这个项目,一个人负责太多项目,就很难深入。”
庄艳惠指出,在亚奥运的比赛现场,“我们跟国家队去比赛,是服务本来被指派协助的夺牌
项目选手,心理师自己原本负责的重要项目赛程都比完了,才行有余力去帮忙其他项目的选
手。但是,这些平常你不认识的选手,临场上,我们可以做的就十分有限。”她形容,只能
“火线救援”。
林政贤直言,“我们国训就是缺了这个环节,假设体操队或射箭队很需要的时候,应该让我
们可以长期聘专属的心理师;不是今天成绩好的我聘,成绩不好的我不聘,这样缺乏远见,
像在‘割韭菜’一样。不管成绩好不好,国家应该是要有一个计画,有一个随队的心理师,
认知运动心理项目很重要,这才是‘体育发展’嘛!”
林政贤进一步说,“台湾有机会夺牌的,每个人都知道有哪几项,就算他们这次没夺牌,难
道就把他们的资源抽回来吗?应该是不断继续支持。其他夺牌机会很小的,就不支持了吗?
还是应该要呀,而是看用什么方式去支持,计画要长远。”他认为,体育就是投资才会有好
成绩,雪中送炭的帮助远高于锦上添花,“我都有好成绩了,你才来赞助我,那我要感谢你
吗?”这些冷暖,选手和教练都点滴在心里。
后援基地资源不足
国训6名心理师照料400名选手,仅1人为编制内人员
https://i.imgur.com/cof9wtS.jpg
运动心理咨询师陈泰廷在训练结束后与莺歌工商拳击队的选手进行咨商。(摄影/杨子磊)
不仅亚奥运国家队上战场打战时,前线资源不足;国家队选手培训基地的国训中心心理咨商
后援部队建立极晚、人员也严重不足。
国训中心直到2016年才正式聘有第一位驻点的专职运动心理师,此前都是因应一级国际赛事
由体育重点大学资深老师协助“任务型组队”、非编制内人员。目前国训中心运动科学处聘
有6位运动心理咨询师,5名待在高雄左营本部、1人负责射击项目训练在林口公西靶场,这
些进入国训中心服务的心理运科人员,都必须具备台湾运动心理学会授证资格或具1年以上
运动服务经验的咨商和临床心理师资格。
现阶段国训中心有超过400位选手、20几个队伍,国手们正紧锣密鼓备战明年(2022)杭州
亚运,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咨商只有6名运动心理师负责,而6人中竟然只有1人是正式编制
,其他5人是一年一聘──就是今年结束后、明年不一定续聘。不只心理师工作没有保障,
对长年在国训受训的选手来说,心理辅导工作也可能中断,如果换了心理师、彼此信任感也
得重新建立。
对此,国训中心运动科学处处长何仁育坦言,由于心理师人力限制,随队工作的介入程度深
浅不一,目前游泳、角力和柔道是合作较密切的项目,空手道、拳击和体操也在努力中。
国训中心运动心理师洪紫峯表示,“理想最好是一个项目配一个心理师,长期下来会更认识
这运动,给的东西更到位,但现实是目前运动心理咨商的从业人口也少,有些人才还在培育
专业能力的过程。”国训的6名心理师,是将所有运动项目分成6大类来区分负责,分别是个
人类、竞速类、对打类、格网类及团体球类。
另一名国训运动心理师陈美绮认为,虽然心理师不一定对每一个运动专项都擅长,但确定工
作目标就能寻求协作,“知道方向要抓压力或技术培养,哪几个点,再跟教练合作,教练和
选手本身是专长,很快能抓到几个关键点,从那里下手慢慢掌握。”
他们多会视选手的需要个别调整操作方式。洪紫峯习惯在训练中场休息或结束后和选手攀谈
,让互动尽量自然,如果选手有需要也可以随时来“约时间”咨商,“他们大部分生活是被
安排好的,几点要去训练,课表、生活甚至连饮食都会被控制,很少有一件事可以自己做主
。自主感、控制感、归属感,这三件事是良好状态很重要的基础,希望把自主和控制还给他
,互动过程让他感受到归属。”
陈美绮则喜欢和选手固定时间碰面,“我会定期检核,变成一种习惯,时间共同决定,能有
固定时间停下来跟自己接触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变成一种规律;有时候状态不太好,不想
去想,但因为规律就停下来想。”定期咨商,让选手能静下来回顾自己的心理状态,否则许
多运动员总是惯于把心理需求忍到最后面,难以觉察。
但无论是自然介入或规律操作,运动心理咨询师都强调陪同训练和比赛的重要性,参与观察
才能对选手有更深刻的理解,建立信任的基础。
体制心态仍保守
外部资源难打进国训窄门,选手苦闷无可求助
国训中心因编制问题,本身运动心理师人力不足,然而,外界想协助却也往往不得其门而入
。
高雄凯旋医院前社区精神科主任林耕新即提到,曾到国训中心与心理运科人员交流,希望提
供进一步协助,但碍于制度限制不得其门而入。“选手很苦闷,没有办法突破,被教练骂时
,很多选手是不会讲的,你看有些选手受访,都会说他当时真的很害怕,压力真的大到爆表
,可是在那个当下他只有教练,没有一个心理的团队在支援他,”林耕新比喻,教练就像是
运动员的父母,他们的观念是选手心理健康能否稳固的立基,“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小孩怎
么会稳定。就像站在一个船上,船摇来摇去,请问那个人怎么站得住?”
部分单项运动协会对于心理介入的态度也趋于排斥。一位曾协助田径选手的运动心理咨询师
向《报导者》透露,选手经私下辅导后,认同心理训练对提升运动表现的帮助,希望协会能
聘请心理老师常驻,但几度都被回绝。
已离开国训中心的前技击类国手布鲁(化名),还是记得在左营痛苦的日子。当时训练量极
大,可是两个教练的方法却大相迳庭,让布鲁无所适从,教练的目标又只望向金牌,愈练愈
灰心,“教练自己都内哄了,更不用讲选手,一直累积到最后一年就爆掉了,”布鲁说,先
前也不是没想过要找心理师,但在训练的当下,根本挪不出时间来,直到后来濒临崩溃才去
求助,“但是我跟他(心理师)讲这些事情,他也不能直接去教练讲,他们有矛盾,应该说
也没办法阻止我练习,就觉得好像也没什么用。”
教练、选手和心理师之间是难解又亟需平衡的三角关系。陈美绮比喻这就像把双面刃,端看
怎么使用,误解和受伤都有可能发生,“在教练选手关系部分,我现在是先理解教练,过程
中他重视什么、看见什么,我怎么协助去完成他想要的东西和任务,让教练知道我跟你站在
同一边,前提是信念和价值观是一致的。”
陈美绮也提到团队的重要性,系统里各个角色环环相扣,若能彼此沟通和协作,就有机会成
为选手最强大的后盾,“身边支持的人可以稳定,不管是教练或防护员,选手就能稳定,我
的工作不一定是直接协助你,但我知道你的系统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我怎么让你更稳定。”
目前国家代表队教练每年要接受2次增能课程,讲习内容涉及禁药认识、性别平等和运动科
学各方面,心理只是其中一块。何仁育指出,其实各单项协会的教练培训或学校体育系统也
都有心理运科课程,“如果可以给这些教练更多运科资源的介绍,其实到时候他们的接受度
也会比较高。”当教练对心理介入不再排斥,愿意带着选手主动近用,才会形成需求和供给
互相增强的正向循环。
洪紫峯曾碰过有选手出现心理问题,但没有勇气向教练坦白自己的需求,幸好这名教练想法
非常正面,以“戴眼镜”来比喻心理介入,“我们都知道射箭视力要很好,才能瞄准靶心把
箭稳定送进去,传统可能认为射箭选手近视很糟糕,其实只要戴眼镜就好。那个教练说,心
理协助甚至看精神科,就像心理上戴眼镜,矫正器的概念。”
未来展望
做选手的心灵队友,成立国家级运科中心有解吗?
近来在国际知名选手菲尔普斯(Michael Fred Phelps II)、大坂直美(Osaka Naomi)、
拜尔斯(Simone Biles)等挺身倡议之下,运动员心理健康议题逐渐获得重视。《报导者》
采访主管机关体育署和国训中心,相关人员也坦承,台湾在这一块资源、制度和预算都不足
。
体育署前署长、佛光大学校长何卓飞,曾任体育运动发展促进基金会(运促会)祕书长。他
认为,台湾应成立国家运动科学中心,以行政法人的形式与国训中心平行位阶,包括日本、
韩国及体育大国德国、美国都有运科中心,“国训运科处就直接并过去,因为运科的范围很
广,包括我们的选手训练辅助器材,也是由运科研发制作的。单纯国训中心的一个运科处,
力有未逮。”应让心理运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能与其他运科系统性地合作。
何卓飞以美国职棒和职篮为例,指出专业球团皆聘有数名运动心理师,长期与球员培养关系
,“台湾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都只是看到肤浅的表面,尤其心理的问题是深层的问题,更需
要有长久的观察,和你生活在一起,才能够真正理解每一个人的个性、家庭状况,到底原因
出在哪里。”
https://i.imgur.com/FSpVKAj.jpg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运动科学处处长何仁育表示,成立国家级运科中心是未来目标,但目前会
先扩编运科处人员,让运动心理师能专注在实务工作上,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品质。(摄影
/杨子磊)
身为国训中心运科处处长,何仁育认同建立国家运科中心应是未来目标,但现在是把执行面
模式建立起来的过渡期。目前国内运科人员以实务导向为主,缺乏研究部门,“他们等于是
要做实务,再自己去看研究、看文献,又要再做行政工作,所以我也希望行政工作有专人去
做,让心理师更专注在实务上,未来朝向运科中心,不管在制度或执行面都是需要的。”但
他也强调,各国运科中心的作法皆异,台湾还需要多考察才能知道要采取哪种模式。
何仁育直言,一旦提升组织层级势必会有更多经费,不过若没有完整规划、匆促设置,有钱
却不知道怎么执行,未必有实质效益。他期待当前先扩充国训运科处的编制,“看是不是明
年第一季或第二季,可以提到董事会,董事会如果OK,再看体育署,来做这些计画的执行。
亚运可能有点赶,但如果接下来奥运或世锦赛有好成绩,巴黎奥运之后,也许运科中心就可
以成立。”
要成立国家级运科中心,预算也会是第一个关卡。目前国训运科计画都是以奥运为周期,每
年重新拟定计画、编列预算。谢奇颖说明,最新的计画是从2020东京奥运补助到2024年的巴
黎奥运,5年总预算为2亿,每年预算约为4千万,在国训中心运科处的18名正式编制人力外
,再提供52名计画人力的支援空间,目前已聘有48名,其中包含5名运动心理师。
“早期重视防护员,像现在黄金计画,每个人都有一个,基层大学一、两个队就有一个防护
员。接下来是体能,体能完是营养师、心理师,随着需求,最后会希望营养师和心理师也可
以有固定员额,配合政策或组织发展,当然我们希望有编制内人员是最好的,”何仁育如此
认为。
林政贤直言,除了工作的稳定性,也应保障专业者的薪资。在职棒服务的专职心理师月薪约
为8~10万元,“国训中心是我们国家最高的运动机构,比不上职棒,至少也要给个7~8万
块。以现在的行情来讲,包含防护员、物理治疗师的薪资都是偏低的,他们服务的都是最优
秀的选手,那薪资应该不要太吝啬,给高一点,他们会更有动力、更有冲劲想留在国家队去
服务。”目前国训的运动心理师薪资约3.3~5.6万元,虽有随年资成长空间,但林政贤建议
至少应参酌市场合理水准,不要被公务员的薪俸绑死。
庄艳惠表示,今天国训中心有常驻的运动心理师,是许多开拓者努力20年以上的结果,若能
成立国家级运科中心,当然有助于完善专业人员的待遇及工作稳定性;但运科包含各类项目
,唯有规划者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才不会再度被边缘,也觉得投入更多资源是有价值
的。“人才有好的实务磨练,能力提升后有好的进退场机制,选手跟教练用了觉得有帮助,
觉得需要,才能把这个部分发挥得愈来愈好。”
【不OK时,请叫暂停──运动员心理防护三不政策】
一、不要忽略身心症状的警讯
慢性肌肉和关节疼痛
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
休息时心率增加
运动表现下降
疲劳
恢复时间延长
缺乏热情
常生病(特别容易在赛前发生各种不适)
难以完成日常工作
学校表现下降
性格或情绪变化
增加愤怒或烦躁(如咬指甲、拔头发等行为)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入睡时感觉精神不振)
出现上述症状代表已有“竞技倦怠(athletic burnout)”发生,应要警觉。
二、亲友不要在他们失败时说“加油喔”
如果你的亲友是运动员,当发现他们低潮或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应该这么做:
以陪伴代替打气:选手比赛失利时先让他们静一静,不要说“没关系”、“加油”,可能让
选手压力更大,可以传达“不管你表现如何,我都会陪伴你”、“我知道你现在不好受,如
果想找人说说话我愿意倾听”、“我支持你”等讯息。
鼓励他们寻求协助:理解选手的压力源,可以陪同寻求合适的专业协助。
三、不要害怕向专业人员求助
以下为《报导者》整理出的相关运动心理咨询专业管道:
台湾运动心理学会授证的运动心理咨询老师:0900-525-575
各级学校的心辅中心或辅导室
忧郁症防治协会:02-2581-7418
卫福部心理咨询专线:1925
财团法人张老师基金会专线:1980
高雄长庚纪念医院运动医学中心:07-7317123-8003
(专门针对运动建立的医疗团队,中心除了骨科、外伤医师、物理治疗师等等,另配置运动
心理咨询老师,可提供运动员咨商服务)
联新医学中心
-台北联新运医中心:02-2721-6697
-桃园联新运医中心:03-283-1322
-体大联新运医中心:04-37073858
(专门针对运动建立的医疗团队,中心配置运动心理咨询老师,可提供运动员咨商服务)
可至医院精神科、家医科、社区心理治疗所,洽询有合格执照的心理师
(资料来源:运动心理咨询老师陈泰廷、高雄耕心疗愈诊所院长林耕新、国立体育大学球类
技术系助理教授彭涵妮)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athlete-mental-health-system
6.备注:
https://i.imgur.com/N3MNGNq.jpg
台湾全国运动会,为我国内规模与等级最大之综合运动。
于昨日已于新庄体育馆开幕,来替全国运动员加油。
__
开幕式的各国运动员,在国旗的前导下进场,颁奖时一旁升旗台上的国旗飘扬,演奏著金牌
得主所属国家之国歌,奥运会推销与贩卖的,其实是与国族、社会与政府之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