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p413122 (maynine)
2021-10-16 20:56:191.媒体来源:
中央通讯社
2.记者署名:
中央社记者/吴柏纬
3.完整新闻标题:
多个中国APP爆蒐集用户资料 官媒批侵犯隐私
4.完整新闻内文:
中国社群软件微信、外送平台美团等,近日爆出在未经同意的情形下,私自蒐集用户照片
、定位资料,变相监视用户生活,引发议论。官媒为此刊文批评企业侵犯隐私,应加强监
管。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多个应用程式(APP)侵犯用户隐私的讨论,成了舆论的焦点,在微博
上相关主题的阅读数突破3亿次。根据这篇文章,微信被发现在未经用户同意下反复读取
用户手机相簿资料、美团的APP则全天候蒐集用户的手机定位资料。
随后,包含淘宝、QQ、微博等服务,也被揭露未经用户同意,读取用户的相簿、定位等资
讯。
在事件爆发后,微信否认窃取用户隐私,并指这项功能的初衷是当相簿有相片更新时会通
知APP,让APP可提前准备,如此一来用户若要在微信上传送或发布相片,可以更加便利。
对于引发争议,微信表示将会把这个功能停用。
不过这样的说法显然无法安抚大众,加上接连多个中国民众常用的APP都被爆出类似的情
形,更使得不少用户担忧,成为“被偷窥”的对象。
官媒中国经济日报13日则刊发文章指出,“方便之门不是偷窥之门,绝不能放任APP偷窥
用户”,便利与侵犯隐私之间是有界限,应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文中并称,APP过度收集使用者资讯已不是新闻,然而有些企业涉嫌打着“方便用户”的
名号,凭借技术优势过度收集使用者资讯,而使用者对此一无所知,或找不到真凭实据。
这次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其中一个原因是牵涉主流应用的APP,且涉及人数众多、读取
频率过于频繁;另一点则是一般使用者终于有了“能够看懂的工具”,利用这些工具抓住
了平台的小尾巴,然后发现原来平台企业“对自己爱得如此深沉”。
文中并强调,监管部门要提高技术水准,不能当监管对象在“开跑车”,而监管人员还在
“骑自行车”,应依法加强监管,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缪宗翰)1101013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110130195.aspx
6.备注:
党媒姓党,看看就好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