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落实“实坪制”的土地登记制度,
我国的建筑法规跟土地登记规则会大幅修改,
也会大大改变你我所看到的不动产样貌。
设想以下几种情境:
1.使用40年前的土地登记规则,把楼梯间登记进室内
盖出来的房子会最小化公设,让买方感受权状坪数跟
室内坪数差异不大,结果就是一堆连栋公寓:
没有电梯、没有消防、缺乏管理。
2.公设不登记(即权状实坪),容积率跟建筑法规不变
跟1的结果很像,建案在规划上会最小化公设面积,
以求最大化销售面积,缺乏管理的老华厦就是这样。
3.公设不登记,但放宽使用容积、订定面积上下限
也就是室内面积才计入容积率,并求合理利用公设
这个比较符合我们想要的实坪制样貌。
此外房价高低跟有无实坪制,其实并无直接关系。
不动产分为土地跟建物,土地才是价值较高的一方,
因此探究房价为何居高不下,得先问土地在贵什么?
一是都市化,都市就业机会及收入水准较高,使得
人口不断移入,需求增加自然推升土地价格。
二是货币政策,利率是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且利率跟资产价格成反向变动。也就是说,低利环境
就是高房价的推手。
那这就衍生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往都市挤?
为什么不升息?
这两个议题大大了,以后有机会再发一篇文科普。
※ 引述《brook515 (山坡上面滚下来)》之铭言
: 看这样的政策内容,就知道政府打房政策有多无脑
: 现在现实的问题是“第一手”价格压不下来
: 对象是第一手“建商”
: 而不是政府虚构出来的二手的“炒房客”
: 现在多少市地进行都更?建商拥有新案的定价权,为何不从抑制第一手房价入手?
: 再来,年轻人背了20、30年,好几千万的房贷
: “实坪制”到底什么时候要实施?
: 政府你知道现在公设比已经普遍来到“40%”了吗??
: 畸形的公共空间制度,什么时候要改?
: 我们年轻人付钱买1000万的房,400万是买大厅,这种图利的制度什么时候要改?
: 不去抑制第一手房价
: 先射箭、再画靶,虚构一个可恶的人叫做炒房客,拼命打
: 放任建商不断的把第一手房价推的高高高
: 年轻一代每月所得全部被绑在银行和建商
: 沦为房奴
: 买到的东西,竟然还有将近一半,要给公众使用,甚至还要缴交高额管理费负责维护
这些
: 公共空间
: 这就是民进党政府的打房政策
: 有没有人还觉得这很合理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