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可分解塑胶掩埋5个月 依旧完好强韧

楼主: D600dust (一世六百尘)   2021-09-19 14:02:52
看到绿色和平这篇新(垃)闻(圾)就不用看下去了
所谓的可分解塑胶 不是设计叫你随地乱丢也不是你随地乱丢以后就会分解的东西
可分解塑胶除非他标榜的是家庭堆肥等级不然本来就要在适当的环境(堆肥厂)
难道你种西瓜种的起来的沙地也可以拿来种稻米吗
民法说娶20岁老婆合法我可以找两个10岁的吗
那你以后乱丢垃圾被环保局抓到罚款就说你在堆肥好不好 哈喽?
这组织到底是没常识到连这种简单到只有两个测试标准的国际认证都毫无概念
还是为了刻意保护他们从来都不敢提到 占海洋垃圾最大宗
而且也是海洋垃圾中 需要花最多时间(450年 其他塑胶的十倍)的宝特瓶呢
宝特瓶
宝特瓶
宝特瓶
* 更正启示
经过ams9网友努力说明
绿色和平的确有在官宣中轻轻带过宝特瓶
不管内容是不是垃圾或屁话 或者讨论的力道多轻
但是的确有提到宝特瓶了
说难听点我就算一个PLA容器要花3年才会消失(被微生物吃掉变成水、气体、养分)
都比你们这群从来不敢提的那三个字 宝特瓶 450年才裂解 还是裂解成塑胶为例的
好几百万倍
政府不搞好环保分类 现在反过来怪大家塑胶长的一样喔
奇怪 规范 管理 不都是你政府的责任
难道今天你叫大家垃圾分类厨余回收 就不用担心有人把洋娃娃还是铁钉丢进去(就是会)
那请问你搞什么专用垃圾袋 怎么就不怕清洁工没办法没时间没心情分辨雷射标签
就不怕有些人为了不想花钱丢垃圾都早起把家用垃圾一包一包的丢在桥上河边
再退一百万步讲啦 把这些环保塑胶拿去烧 请问你产生的碳排和炉渣有一样多吗
整天在那边喊环保限塑
请问夜市的购物袋 这个塑胶袋的使用最大宗 又最不被控管的来源
你们是瞎了没看到还是怎样
整天只会拿哥斯达黎加的那一百零一只海龟鼻子插的吸管说我们要限塑
渔民乱丢的渔网咧 蚵农乱丢的保丽龙咧 农民种完作物就乱丢或碎掉流到河里的农膜咧
整天在那边喊环保限塑
我就问一句啦
何时你们要去太古公司门口举牌连署说大家不要再喝不环保又伤害环境的瓶装水了
宝特瓶
宝特瓶
宝特瓶
(跟我说什么宝特瓶回收的麻烦你google苹果的新闻再去赏自己一巴掌)
还好意思说PLA蛋盒 请问大家便宜干净的PP用好好的
厂商卖场是吃饱太闲才跑去用成本增加好几倍放太久又会分解的PLA吗
谁搞出来的?
看守台湾 你也是 每次看到你们上新闻 怎么都是在那边抓小放大
什么洗面乳塑胶柔珠 你告诉我市面上有几款洗面乳会用到这种东西啦
什么PVC戴奥辛充电线 你听过环保塑化剂吗 你知道PVC要怎样才会烧出戴奥辛吗
你知道你们推荐的TPE为了要作到一定的柔软度一样也要加塑化剂吗
一堆零知识的人整天在该 我上次还看到某某组织为了带风向
连香烟滤嘴(纤维, 环保可分解) 都硬要说是塑胶而且内含恐怖的塑化剂吧
然后最好笑的是每次他们办路跑都送一大堆塑胶购物袋塑胶三小的
还有你本报 什么叫阳光分解 有害组织喂你什么关键字你就照单全收喔
※ 引述《azzo (以 guest 参观)》之铭言:
: 环保假象?可分解塑胶掩埋5个月 依旧完好强韧
: https://www.google.com/amp/s/udn.com/news/amp/story/10653/5756708
: 2021-09-19 00:53 联合报 记者吴淑君、陈雅玲、蔡容乔、郭政芬、郑朝阳/调查报导
: 环保署的限塑政策今年迈入第廿年,标榜“可堆肥分解、天然材质”的可分解塑胶,逐渐在零售通路取代一般塑胶,但本报与绿色和平组织合作的实验发现,历五个月掩埋和自然曝晒的可分解塑胶,仍完好强韧,塑胶袋装水也不会破,是否“可分解”令人存疑。
: 没有回收管道 没堆肥机会
: 本报也发现国内垃圾几乎百分百焚化处理,可分解塑胶几无堆肥分解的机会,政府也未建立专用回收管道,可分解和一般塑胶容器混合回收,造成回收塑胶无法再利用,成为循环经济的断点,让民众大叹“真心换绝情”。
: 卖场的生鲜托盘、蛋盒等,纷纷改用聚乳酸塑胶PLA,部分冷饮杯底部也有编号“七”PLA的材质标示。一般认为PLA原料取自农作物,所以更环保,让不少企业埋单,但本报的实验颠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 宣称阳光分解 但装水不漏
: 本报与绿色和平三月底从市面取得PLA蛋盒、冷饮杯、番茄盒埋进泡水的土壤里,也把宣称阳光下可分解的塑胶袋,弃置在实验箱上方,近五个月后只有冷饮杯裂了两处,其余都完好,强韧程度都可再利用,塑胶袋装水也不会漏。这只塑胶袋标注“氧化生物分解塑胶袋,每使用一公斤能为地球减少○点二○六吨碳足迹”。
: 绿色和平推广主任李芳怡指出,历经烈日加大雨的考验,PLA的“可自然分解”令人失望,关键在于生产者和政府都没说清楚PLA分解的条件,以致企业、消费者都对“可分解比较环保”信以为真。
: 彰化徐小姐说,透明塑胶饮料杯看起来都一样,通常都丢到塑胶类容器回收,“没想到原来这样做是错的”。台北蒋太太知道不少蛋盒都用PLA可分解材质,但“市政府的回收车没要我们分这一类!”
: 归类在第七号 没办法再制
: 实地追踪北市回收塑胶容器流向,回收商靠机器分筛塑胶、铁铝等材质,但挑不出PLA这一项,“真的要挑必须靠人工啦,但哪有那个美国时间?”回收商说。
: “PLA的确是个大麻烦!”台北市环保局副局长卢世昌说,PLA容器外观和一般塑胶无异,被归类在第七号“其他类”,这一类包含多种塑胶材质,民众多数搞不清楚。桃园、彰化的处理厂不断反映回收塑胶被掺入的PLA破坏纯度,无法再制成原本的PE、PP等塑料,只能报废当成燃料。
: 云林县环保局也表示,PLA要堆肥须先处理成粉末,且要独立回收,但清洁队员已无人力和时间进一步做细分类,PLA的回收机制等于零。塑胶业者也说,被PLA混到的塑胶再制时,表面塑料会剥离,“成品全报销,不知要找谁赔”。
: 不掩埋就焚化 未必较环保
: “PLA做堆肥是喊假的。”看守台湾协会祕书长谢和霖说,台湾的堆肥空间装厨余都不够用了,怎有余力处理PLA?不能掩埋的PLA就是去焚化炉,怎么可能比较环保?
: 大同大学生物工程学系教授陈志成说,天然成分的PLA制品难在自然环境下分解,须采工业堆肥,亦即摄氏五十五度以上、湿度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等特定条件下,才能在六至十二周分解。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