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可分解塑胶掩埋5个月 依旧完好强韧

楼主: azzo (以 guest 參觀)   2021-09-19 12:55:05
环保假象?可分解塑胶掩埋5个月 依旧完好强韧
https://www.google.com/amp/s/udn.com/news/amp/story/10653/5756708
2021-09-19 00:53 联合报 记者吴淑君、陈雅玲、蔡容乔、郭政芬、郑朝阳/调查报导
环保署的限塑政策今年迈入第廿年,标榜“可堆肥分解、天然材质”的可分解塑胶,逐渐在零售通路取代一般塑胶,但本报与绿色和平组织合作的实验发现,历五个月掩埋和自然曝晒的可分解塑胶,仍完好强韧,塑胶袋装水也不会破,是否“可分解”令人存疑。
没有回收管道 没堆肥机会
本报也发现国内垃圾几乎百分百焚化处理,可分解塑胶几无堆肥分解的机会,政府也未建立专用回收管道,可分解和一般塑胶容器混合回收,造成回收塑胶无法再利用,成为循环经济的断点,让民众大叹“真心换绝情”。
卖场的生鲜托盘、蛋盒等,纷纷改用聚乳酸塑胶PLA,部分冷饮杯底部也有编号“七”PLA的材质标示。一般认为PLA原料取自农作物,所以更环保,让不少企业埋单,但本报的实验颠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宣称阳光分解 但装水不漏
本报与绿色和平三月底从市面取得PLA蛋盒、冷饮杯、番茄盒埋进泡水的土壤里,也把宣称阳光下可分解的塑胶袋,弃置在实验箱上方,近五个月后只有冷饮杯裂了两处,其余都完好,强韧程度都可再利用,塑胶袋装水也不会漏。这只塑胶袋标注“氧化生物分解塑胶袋,每使用一公斤能为地球减少○点二○六吨碳足迹”。
绿色和平推广主任李芳怡指出,历经烈日加大雨的考验,PLA的“可自然分解”令人失望,关键在于生产者和政府都没说清楚PLA分解的条件,以致企业、消费者都对“可分解比较环保”信以为真。
彰化徐小姐说,透明塑胶饮料杯看起来都一样,通常都丢到塑胶类容器回收,“没想到原来这样做是错的”。台北蒋太太知道不少蛋盒都用PLA可分解材质,但“市政府的回收车没要我们分这一类!”
归类在第七号 没办法再制
实地追踪北市回收塑胶容器流向,回收商靠机器分筛塑胶、铁铝等材质,但挑不出PLA这一项,“真的要挑必须靠人工啦,但哪有那个美国时间?”回收商说。
“PLA的确是个大麻烦!”台北市环保局副局长卢世昌说,PLA容器外观和一般塑胶无异,被归类在第七号“其他类”,这一类包含多种塑胶材质,民众多数搞不清楚。桃园、彰化的处理厂不断反映回收塑胶被掺入的PLA破坏纯度,无法再制成原本的PE、PP等塑料,只能报废当成燃料。
云林县环保局也表示,PLA要堆肥须先处理成粉末,且要独立回收,但清洁队员已无人力和时间进一步做细分类,PLA的回收机制等于零。塑胶业者也说,被PLA混到的塑胶再制时,表面塑料会剥离,“成品全报销,不知要找谁赔”。
不掩埋就焚化 未必较环保
“PLA做堆肥是喊假的。”看守台湾协会祕书长谢和霖说,台湾的堆肥空间装厨余都不够用了,怎有余力处理PLA?不能掩埋的PLA就是去焚化炉,怎么可能比较环保?
大同大学生物工程学系教授陈志成说,天然成分的PLA制品难在自然环境下分解,须采工业堆肥,亦即摄氏五十五度以上、湿度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等特定条件下,才能在六至十二周分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