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yber0305 (下一步的方向)》之铭言:
: 把之前推文写的内容整理在一起,再加一点东西让它更完整一点好了。
: 先来看看6/22防疫中心公告的内容:
: “指挥中心指出,除了原本隔离或检疫期间“有症状者”及经疫调之风险评估匡列之接触者
: ,应立即采检外,对于COVID-19确定病例之密切接触者及自国外入境者,即日起于居家隔离
: 或居家检疫期满前1日,无论有无症状者,均须进行PCR检测。”
: https://bit.ly/3l1Mv2h
: 上面红底的部分,我的理解是在6/22这个公告前,原本经疫调之风险评估匡列之接触者,本
: 来在隔离或检疫期间就要采检,6/22的公告只是增加“隔离或检疫期满前一日,无论有无症
: 状均需进行PCR检测”这点而已,这从下面这则6/9新闻就可以得到印证:
你的疑问来自于根本没看懂新闻稿
你节录的新闻稿内容其实包含了‘四种’分类
1.原本隔离或检疫期间“有症状者” => 6/22公告前就应立即采检
2.经疫调之风险评估匡列之接者 => 6/22公告前就应立即采检
3.COVID-19确定病例之密切接触者 => 6/22公告后居家检疫期满前要检测PCR
4.自国外入境者 => 6/22公告后居家检疫期满前要检测PCR
你一直把孕妇放在分类二,所以觉得台北市政府应检测未检测,跟苗博雅想法一样
但实际上孕妇是放在分类三,所以中央才特别发公告将分类三跟四加入PCR
而且你现在觉得孕妇当初隔离完没检测就可以回归社会很扯
但实际上国外旅客在6/22以前也是一样啊...
当初CDC不就死抱着‘伪阳伪阴’理论不肯替入境旅客解隔离前全面普筛吗....
: “原案6550于5月26日确诊,卫生局当时随即疫调匡列接触者1人为同住家属,并立即采检PC
: R检测,结果为阴性,预计隔离至6月10日,截至目前为止无症状。
: 嘉义市卫生局为求慎重起见,于6/8日安排案12034于解除隔离前采检,结果为PCR转阳...
: 嘉义市府强调,虽现行政策并未强制规定解隔离时还要采检,但鉴于此波疫情病毒传染力极
: 强,同住家属均应视为亲密接触者,应以更高规格审慎处理,故于解除隔离前再次送验采检
: ,确保居家隔离者健康,更保障社区安全”
: https://bit.ly/3hfK8bg
: 从上面的新闻红底那段来看,同住亲属经疫调匡列后就应立即采检了,没有强制规定的是解
: 隔离前还要再次采检这点(黄底那段),而这点6/22公告另外补上了。
嘉义的案例都是隔离者同意采检,跟台北拒绝采检无可比性
甚至嘉义的新闻都背书了‘无强制采检,但高规格对待审慎处理’
以正常逻辑来看,这段话就是告诉你采检非强制
: 另外,依照台北市政府卫生局的6/17更新的常见问答中,对于精准疫调的内容是这么说的:
: 确诊接触者可能有两种人,一种为没被匡列者之接触者,一种为已匡列者接触者,传统疫调
: 做法仅针对已匡列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14天且不进行快筛,因此为达到冷区歼灭,本市进行
: 精准疫调:
: 1.有接触过但没被匡列者:卫生单位主动询问快筛意愿并进行快筛,找出感染者切断传播链
: 。
: 2.有接触且已匡列者:于居家隔离期间主动进行筛检,找出感染者切断传播链。
: https://bit.ly/3kZhvjw
: 这位孕妇是居家隔离,所以应该是有接触且已匡列者,那就是要进行筛检,而非快筛,那么
: ,台北市卫生局有这样做吗?从以下这则新闻北市府的回应来看,应该是没有的,甚至应该
: 是连快筛都没有,而且还把苗议员的质疑导向成“解隔离前必须采检”这个方向,用6/22的
: 公告为自己开脱:
: “黄珊珊说明,北市府在6月9日、10日、19日3次请该案去采检,但该案除怀孕,还有个1岁
: 孩子,也没有别人可以帮忙照顾,当时并没有强制力,可能有些议员搞不清楚当时状况;6
: 月22日以后,中央规定居家隔离必须要采检后才能够解除隔离,但这个案在19日就解除隔离
: ,所以在规定前,北市该做的都做了,“我觉得防疫不用喷口水,规定都很清楚,台北市有
: 多做一步,但不能强迫方式人民一定要出来采检”。”
: https://bit.ly/2X0WkVU
: 但是苗议员的质疑是“北市府只隔离,不采检,遇到该验拒验又没有依法行政”,从头到尾
: 都不是什么“解隔离前必须采检”,而是“整个居家隔离期间都没有采检,然后又没有依法
: 处置”。北市在6/22公告出来前,真的该做的都做了吗?
: https://bit.ly/3jTtakL
: 以上,这是我看过一些新闻跟资料后的理解跟整理,请赐教。
北市府有隔离,也有想要采检但被拒绝
重点在于被拒绝后到底有没有法令授予强制力去要求隔离者强制采检
其实6/22新闻稿真的写得很清楚了,剩下是中文句型逻辑判断能力
原中文句型是:
除了A&B应立即采检‘外’,C&D在居家检疫期满前应做PCR采检
正常解读都会认为AB跟CD分别为不同的类别,对应不同的解决方案
但你却解读成B = C = 应立即采检,这就是问题所在
新闻稿的用意很明显是在补充增加C&D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