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试稿]《众生界论》色界品(5)无想众生与净居天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1-08-15 12:19:41
※ [本文转录自 China 看板 #1X4HVTiK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China
标题: [试稿]《众生界论》色界品(5)无想众生与净居天
时间: Mon Aug 9 19:56:09 2021
    〔试稿〕众生界论:生命世界之心物宇宙    东岐明
   此论乃是本人中道研究相关佛道儒思想的佛学著作。自古以来中国汉传佛教先
   启北传,再纳藏传,而缺乏承接南传上座部原始佛教,影响中国文明无法真正
   接通佛陀圣教本源,也就难以真正会通儒道佛而引领后轴心时代的人类文明。
   此论即是以原始巴利四部佛典为基础的佛学研究,虽然修正过往佛学传统的一
   些错误观点,相比以往旧说较为正确符合原始佛说,但并不能保证论述内容完
   全正确,在此欢迎读者批判指教!论中提及相关科学部份,并非就是现今科学
   可以完全对应,而是会与那些科学理论知识范畴有所相关。写作此部论稿,必
   须感谢庄春江居士的无私热心贡献;因为在他工作站发表的巴利四部佛典文献
   汉译编注,才使本人得以完成此项研究,在此致上对庄春江居士的深深感恩!
    《庄春江工作站》 https://agama.buddhason.org
 ㊣因为巴利文以罗马拼音的特殊字符,在PTT会冲突用以发文的控制字符;故而文
  中特殊字符以普通字符代替,而于代替词尾附上“*”以标记,并于文句段后附上
  相关巴利文词典网页,以供显示正确巴利文词。
  色界品(5)无想众生与净居天
  无想众生与净居天因为内容所涉繁奥,皆需另品论述。无想众生因为涉及无想定与
无相心定的觉慧阶段,净居天因为涉及三果投生的观智阶段,都是必须另外阐析相关解
脱证果的修行阶段,在此说明乃因以往佛学传统将之归于色界而简扼讲述。
无想众生,又名“征服天”[5A],因其超越色身而谓征服色界,然其生命境界尚非至于
无色界,却也不在色界。无想众生是以无想定为前世死心,而投生于无想慧境;无想慧
境超脱色界境域,心识并无依处[5B],只是心识寿命以无想定而存在,一旦心识出定即
为寿终。无想众生寿命,并无色身存在,唯以无想慧境作为生命境界存在。
净居天,汉词别称“不还天”,唯是三果圣者的投生境域,而三果圣者也唯有在此转生
至于解脱涅槃,其天界也只有三果圣者与四果圣者可以到访。色界诸禅天与无想天乃是
定境界域,净居天则是三果圣者投生的慧境界域。三果圣者因为慧观高深破迷,于死心
见其深刻生灭无常,而不投生于凡夫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唯以三果慧心投生
净居天界[5C]。净居天界因为并非定境界域,所以不能说是居于凡夫色界(定境界域)
之顶,只能说其生命型态类同色界。净居天因其结生心之慧观修为,而分为五层天界;
其天神众似梵天界之有个体身心容貌而更庄严,似净天界之有净妙生活环境而更清微,
似宇天界之有漫长劫数寿命而更高寿。
--------------------------------------
[5A] 可见佛陀《根本法门经》∵讲述存在层次,以此称“无想天”。
∴ 《中部1经》 https://agama.buddhason.org/MN/MN001.htm
[5B] 无想众生见于《众生居经》∵,却不见于《七识住经》∵,因其虽为众生生命境
界,心识却无住处。
∴《增支部9集24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477.htm
∴《增支部7集44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300.htm
[5C] 《差异经第二》∵阐述三果慧观诸禅禅心而往生净居天。
∴《增支部4集124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706.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