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疫情后谁还还关心医护?他揭白色巨塔黑

楼主: allenduncan (哎呀呀)   2021-07-26 21:40:26
三立新闻网
疫情后谁还还关心医护?他揭白色巨塔黑幕:恐危及病人安全
记者张雅筑/采访报导【17:55发稿|18:21更新 修改内文】
国内疫情在5月爆发,历经两个月上下的努力,终于趋缓,也确定在明(27)日全台降级
,但疫情过后,谁还记得医护人员的牺牲、奉献?事实上,在疫情期间,很多前线医护是
咬紧牙苦撑,即便受不了想离职,但想到同事得因此更辛苦,患者可能因此无法获得更好
的医疗照顾,所以选择留下来坚守岗位。一名在北部某知名医学中心担任急诊护理师的阿
金(化名),他就清楚揭露白色巨塔的黑暗面,以及医护总总的无奈、心酸。
疫情爆发之初,每天确诊的人数呈现三位数,这对国内医疗量能来说是极大的考验,而首
当其冲的医院单位,无疑就是“急诊”。至今,确诊数已降到两位数,国内疫情已趋缓,
医护们开始担心、无奈,“充斥大小问题的医疗环境、体制,还有机会、可能被重视、改
善吗?”对此,一名从事急诊护理师工作多年的阿金(化名),他就向《三立新闻网》揭
露台湾医疗环境的“黑幕”,心酸血汗面,以下为大家整理出:
一、疫情下的急诊医护有多辛苦
自5月疫情爆发后,第一线急诊业务就移到户外检疫区看诊,“因为有太多隐形的新冠肺
炎病人挂号,所以我们必须将每位病人视为确诊者,每位病人若需要住院治疗或是急诊留
观,几乎都会筛检,以免发生院内感染及医疗崩盘。处理隐形确诊者的我们必须穿着像雨
衣的防水隔离衣处理病人,那样的感觉就像是,明明没下雨却要穿着黄色轻便雨衣做事。
”因此有些同事,身体负荷不了,就热衰竭了。
大太阳底下身穿隔离衣,阿金说,真的是从衣服湿到内裤,有时汗流进眼睛内还无法用手
擦,因为手对他们而言已是“污染区块”。
至于休息时喝水、上厕所,其实一忙起来,根本是好几个小时没办法补充水分或如厕,最
重要的是,也不可能每次休息都脱掉一件隔离衣,“因为这对医院来说是庞大的成本,甚
至一个月下来用太多隔离衣、口罩都会被护理部检讨。”
处理的病人数,一天三个班别,约要采检至少60~70位以上的新病人,还有已经在急诊内
留观的病人数,真的不是小数目。
二、疫情重创了医疗量能,也让许多人更想离职
阿金表示,自今年1月开始,以他们医院来说,真的离职成功的大约2、3名,但后面仍有4
名以上的护理师排队离职。而会称“排队”,他解释,因为会被挽留,理由不乏都是,“
说帮忙急诊同仁、帮忙疫情,如果你走了,其他人的就没有办法得到劳基法规定的月休8
天,大家就会因为你上班变的更辛苦,就像是情绪都勒索一般。”
守护医院、守护台湾社区,但护理人员明显人力不足,阿金说,这个问题其实平时就存在
著,只是在疫情重创下,更被突显。
三、护病比帐面和实际有落差
阿金说,以他们医院来说,一组户外检疫护理师就要处理约20~30名,一天急诊来诊量大
约100人,“急诊室的护病比通常是以整体来诊量除三班护理人力,比方一天来诊300人,
一个班10人,这样护病比为1:10,符合规定的人数,但是急诊的特殊性,会造成病人的留
置,上班的时候可能同时有50~60个病人人在急诊,还要扣除急救区的同仁,往往护病比
都不是帐面上来的漂亮。”
而疫情爆发后,各大医院医疗量能不足,阿金表示,当时他们的医院宣布,无限急诊收疗
确诊者,“疫情爆发后医院宣布无限急诊收疗确诊者,在各大医院医疗量能不足时一肩扛
起责任,于情,病人能妥善得到照顾,我们乐此不疲;于理,在没有增加人力的情况下,
超收所能负荷的病人造成第一线人员的疲于奔命。”
阿金进一步解释,就研究显示,严重病人护病比每上升1,病人死亡率就上升7%、护理工
作疲惫上升23%,所以他认为,这样的指挥政策非常不负责人,根本是增加病人风险的作
法,有时会在短短2小时内有3~5个急重症病人需要处理时,就会使急诊运作受到困扰,因
为平均每个重症病人都需要花2-3个护理师、2位医师处理(但我们最多也只有11个护理师
上班),若原先已经有重症病人需要照护的时候,只能暂时将病人放著,处理更加危急的
病人。这时病人就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护权益,也会间接影响病人安全。”
但为什么医院会做出这样的政策呢?阿金直言,“因为医院高层可以有机会上电视宣传政
绩,也对评鉴有所加分,真是名利双收。”
四、血汗基层流,光荣高层收?
谈及人力缺乏的问题,阿金说,其实他们急诊护理长已多次喊话医院高层不要删减人力,
但却得到心寒的结果。“高层们只用评鉴规定(用每个月急诊总挂号量计算每月的护理人
力配置)绑着我们的护理人力,但这与急诊环境不符合。(疫情爆发)虽然来诊量下降,
但业务复杂度是上升的,过去处理一个病人可能需要3分钟,但现在则需要10分钟甚至更
多时间去处理。因为要以控制疫情为原则,所以处理标准必须与过去高出许多,病人的护
理时数也相对上升。”
疫情爆发至今,阿金直言,在第一线的他们穿着防水隔离衣全身湿透、双手泡在汗水中的
照顾病人,但从未看过哪个高层与他们站在第一线,“当他们庆祝自家医院没有发生院内
感染的同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是用多少的汗水和多少件湿透的衣服,来换取这个‘门
面’。”
五、政府的相挺,换来失望?
针对卫福部日前发布照护疑似或确诊武汉肺炎的急诊医护奖励津贴,阿金无奈表示,内容
一改再改,“用文字游戏阻挠申请条件,防疫津贴公告,与事实认定有误差,我们实际照
护该拿到的津贴,有很大的‘误差’。”
对此,《三立新闻网》曾在6/26报导关于“急诊护理师津贴”规定一班只有一名护理师可
申请一事,当时获得的回应为,“放宽申请人数,而超过的人数,医院提供班表和说明即
可。”今(26)日记者再致电卫福部医事司询问,医事司表示,对于前线的付出他们绝对
是力挺到底,强调津贴的申请都是有弹性的,只要医院能提出相关说明、证明,他们都会
予以核准,“他们都这么辛苦了,我们怎么可能刁难?”
对于前线医护的质疑,医事司也说,若有什么疑问,其实有很多管道可获得回应,像是部
长信心、咨询电话等,强调他们都会给予答案的。
六、“护理师在最肮脏灰暗的环境中看到希望,而我们的努力也是如此”
阿金表示,在疫情爆发期间,他们医护人员收到很多来自民间的照顾、支持,不论是卡片
还是物资等,都让他们万分感动,“来自民间的温暖让我们看见希望,也希望政府可以重
视护理长久以来的问题,借由疫情的机会做出改变”。此外,阿金也呼吁医院高层,可以
多重视急诊这个单位,“不要只在办公室吹冷气看报表砍人力,第一线最需要的是给予实
质的护理环境改善,给予基层主管应有的支援。”
深知提出这些问题,可能会有人觉得,“不爽就别做啊”、“那是你们的选择”等,但阿
金强调,自己深爱护理师这份工作,他感性表示,一路来他们被训练得坚毅不屈,还有对
护理的使命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曾放弃病人,当然我们的环境生病了我们也
不会放弃它,但是我们会受伤、会难过、会失望,因此我们有同仁选择离开第一线,但心
一直都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护理是在最肮脏灰暗的环境中看到希望,而我们的努力也
是如此。”
最后他也说,即便这环境不尽理想,但他们深信有改变的那天,“因为我们走在一条相信
的路上。”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73242
我们还是要感谢这些医护
真的辛苦了@@
台湾能到这状态已经不容易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