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德国专家:郑州洪水“没有任何排水系统

楼主: HAIWEI (维)   2021-07-23 15:17:03
依据气象局于109年3月开始实施的雨量标准
大雨 24 小时累积雨量达 80 毫米以上,或时雨量达 40 毫米以上之降雨现象。
豪雨 24 小时累积雨量达 200 毫米以上,或 3 小时累积雨量达 100毫米以上之
降雨现象。
大豪雨 24 小时累积雨量达 350 毫米以上,或 3 小时累积雨量达 200毫米以上之
降雨现象。
超大豪雨 24 小时累积雨量达 500 毫米以上之降雨现象。
郑州这次下的就是超大豪雨等级
至于台湾最近一次差不多的时候
应该是在上个月
快讯/豪雨狂下“一小时炸209毫米 ”!创全台史上最高时雨量
2021-06-04
受到台风跟锋面影响,大台北地区午后下起大暴雨,目前各地也陆续传出灾情,北市多地
泡在水里,民众几乎快崩溃。根据气象局布的观测数据,今(4)日下午一点到两点间,
台大测站累计测得降雨209毫米,创下台湾观测史上最高的整点时雨量历史纪录。
据悉,从4日凌晨0时以来,累积降雨量已达315.5毫米,
凌晨到下午下了300多毫米...晚上还在继续下
最大时雨量200多
这个雨量在台北的应该还会有印象
但是这种大小顶多也就在台北小淹而已
到小腿的程度吧
捷运站也没进水
如果说这种雨量全世界都没有办法挡
台湾应该只能笑而不语
※ 引述《ilyj2012 (麒麟才子)》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德国之声中文网
: 2.记者署名:
: 德国之声
: 3.完整新闻标题:
: 德国专家:郑州洪水“没有任何排水系统能应对”
: 4.完整新闻内文:
: “这个降雨量太大了,强度太高了。我简直难以想像。这已经不止是季风降雨了。一直开
: 著水龙头都无法造成这么大的降雨量。基本上就是天空出现了一个不间断的水帘。世界上
: 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应对这样的情况”,听到中国官方公布郑州最大小时降雨
: 量达到201.9毫米时,德国锡根大学的洪涝专家严森(Jürgen Jensen)教授如是说。
: 中国河南郑州等地区近日遭遇连续强降雨,酿成大规模洪涝灾害的消息也已经引起了德国
: 学者的关注。德国联邦环境部降水与地表问题专家莱兴贝尔格(Jörg Rechenberg)博士
: 也向德国之声指出:“毫无疑问,此次郑州的降雨量当然是巨大的。很容易就达到一个城
: 市排水设施的处理上限。”
: 郑州和科隆可以比吗?
: 截至到7月21日,侵害德国的强降水洪涝灾害已经造成至少170人死亡,仍有超过150人失
: 联。同时中国官方消息显示郑州的暴雨洪水已经导致至少25人死亡。中国官媒《环球时报
: 》撰文类比此次郑州和德国的洪涝灾害。文章称:“19日20时至20日20时,郑州单日降雨
: 量达552.5毫米。而在14日至15日德国有气象记载75年以来的最大暴雨中,科隆地区24小
: 时的降水量为154毫米,引发德国史上最大洪灾之一。这场被德国总理梅克尔形容为‘没
: 有一个德语词可以形容’的灾难级别的降水量,远低于郑州每小时的降水量。”
: 洪涝专家严森指出,如果中国官方公布的降雨数据属实,从降水高峰期的数据来看,此次
: 河南郑州地区暴雨的级别确实远高于德国上周的暴雨。虽然德国许多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
: 能够达到每平米3500毫米,远远高于郑州大约640毫米的全年降雨量。但是这些地区的降
: 雨从时间上来说分布均匀,所以不会形成洪涝灾害。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是短时间内
: 的大量降雨。
: 据严森教授介绍,一般来说德国城市地区如果一个小时内的降雨量超过40毫米,或者6小
: 时的降雨量超过60毫米,就会触发最高级别的洪水警报。而根据郑州气象观测站公布的7
: 月20日16至17时的观测结果,当时每平米的小时降雨量达到了201.9毫米,已经是德国最
: 高警戒值的5倍。据称已经突破了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 然而在德国联邦环境部降水与地表问题专家莱兴贝尔格博士看来,很难说清楚一个城市在
: 多大降水量的时候就会面临灾难性洪涝的威胁。因为这与相关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形态
: 、高度落差、地面密封性等指标有关。这些都决定了一个地区每平方米每小时可处理的降
: 水总量。
: 从地形上来说,德国一周前的强暴雨洪涝灾害和中国郑州目前面临的洪涝灾害没有太大的
: 可比性。在德国,受强降水影响最大的地区多是山涧或坑洼地区,雨水没有平面扩张的可
: 能性。地面的密封程度也和郑州这样拥有超过1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完全不同。
: https://static.dw.com/image/58569424_401.jpg
: 郑州的降雨量 远超城市排水系统的处理上限
: 洪水后就是洪水前
: 但凭借科学如今对天气变化的预测能力,是否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强降雨灾害呢?对于德国
: 锡根大学的严森教授来说,回答是肯定的。他指出,科学气象专家如今已经有能力在数天
: 前比较准确的预测空气低压带的降雨量以及大致的降雨地点。但是降雨地点的定义范围越
: 小,预测就越不准确。总体来说,就是人类今天的技术有能力预测一个地区将要面临强降
: 雨,但无法准确预测究竟是哪些地点将要面临多大的降雨量。
: 洪水后就是洪水前,灾难过去后,需要做的就是为下一次受灾做准备。严森教授指出,气
: 候变化导致强降雨事件以后会经常发生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背后简单的道理就是
: 空气的气温越高,它的存水能力就越强。空气中存水越多,发生暴雨的几率也就越大。这
: 些都显现出气候极端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城市规划方来说,事先预留
: 出更多的缓冲地带,减少密封面积——比如柏油马路和大型建筑群这类无法吸收水分的面
: 积就变得更为重要。
: https://static.dw.com/image/58586684_401.jpg
: 同样不得不说的是,出现像郑州这样的超大规模降雨时,这样的防护措施可能也无法制止
: 洪涝灾害的出现,但莱兴贝尔格指出,做好更加改善的排水规划至少能减少这类极端降雨
: 所带来灾害的级别。未来,为了防止类似的灾难性的场面再次发生,或者至少降低灾难所
: 带来的危害。莱兴贝尔格认为应该更加重视防洪缓冲区的建设,包括自然的泄洪区和人造
: 的地上地下泄洪储水管道系统。
: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s://reurl.cc/KARRYp
: 6.备注:
: ※ 一个人三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水桶,请注意
: ※ 备注请勿张贴三日内新闻(包含连结、标题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