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吃过18元的鸡排,小学一年级在学校福利社有在卖,都不是现炸的,是炸好放在
后面架子,有人要就去拿来卖这样,没有裹粉直接干炸以后洒胡椒盐而已,老实说照现在
标准不好吃,太干而且冷掉,不过那时候已经是用纸袋包装,吃的型态跟现在鸡排没什么
两样,那时候桃园的可口凉面一盒才10元,大亨堡一套18,鸡排还不算是太贵。
后来开始有了裹地瓜粉炸的鸡排,印象中吃过最早的牌子大概是协力,裹着地瓜粉的鸡排
鸡肉跟粉接触那面变成薄薄的粉浆状态,把鸡肉保护起来减少肉汁流失,炸好之后
一口咬下去,没有一般鸡胸料理后的干柴口感,保有很多的肉汁之外,最外层的地瓜粉
酥酥的口感跟鸡肉一起咀嚼真的很爽,那时候印象大概就是25元一份的时期。
后来在大约2002~2003左右,脆皮鸡排开始红起来了,比较早红起来的是3Q,后来是派克,
不过“听说”最早开始做脆皮是宜兰的贵族派,3Q一开始也是跟贵族派学,后来自己研发
以后在清大宵夜街创业成功。不过后来被派克打得东倒西歪就渐渐没落了。
这个时期的鸡排一份大约35起(豪大大那时已经是50元了),3Q那时候的定价策略就是薄利多销一片卖30元,有业者加盟
的话促销策略就是一片20元卖一个礼拜。那时候的脆皮鸡排已经跟干粉的鸡排走不一样
的路了,粉浆炸好以后咬下去会向洋芋片一样喀哩喀哩的,保有肉汁的程度比干粉更高
第一次吃到真的是惊为天人吓一跳的好吃,那时每天看到宵夜街排队排最长的就是
脆皮鸡排,很难想像一间鸡排摊要有5、6个人在顾人手才够应付那个生意量。
不过再好吃的东西吃久了也是会渐渐丧失一开始的感动,后来的艋舺、天使、恶魔
一家一家的出,价格也一年比一年高,连带鸡胸肉价格也是每年在涨,一个铜板可以
买到鸡排+珍奶的年代已经回不来了,现在可能一张百钞都不见得买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