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中央社
2.记者署名:
记者苏思云
3.完整新闻标题:
肠道细菌会影响社交行为 台美研究成果登国际期刊
4.完整新闻内文:
成大、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跨国研究团队发现,肠道共生细菌会影响血液中的压力贺尔蒙,
缺乏时,可能导致个体社交行为下降,研究成果荣登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未来有望为相关
疾病治疗开辟新途径。
科技部今天举行研究成果线上记者会。成大医学院生理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吴伟立团队跟美
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及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马兹曼尼安(Sarkis Mazmanian)团队合作,揭
开肠道细菌如何影响宿主社交行为的谜团,研究成果登上生命科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
Nature)。
作为论文唯一第一作者与责任作者的吴伟立指出,社交行为对人类与动物来说是一项提供
安全感、降低能量消耗的重要行为。学界过去就观察到,完全无菌鼠(Germ-free mouse
),也就是一生中身体没存在任何细菌的小鼠,会出现社交行为下降以及低程度的类焦虑
行为,但是背后机制少有人探索。
吴伟立用电影“脑筋急转弯”比拟,研究者开始思考,“肠道中会不会有类似忧忧、乐乐
这些不同角色的存在,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喜怒哀乐?”
吴伟立指出,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肠道共生细菌会影响个体压力,以小鼠身上作为压
力贺尔蒙指标的皮质酮为例,缺乏肠道细菌时,老鼠身上的皮质酮会不正常上升,导致脑
部特定回路受到活化,产生更多皮质酮,造成降低社交行为的结果。
团队同时透过基因、药物等多种方式,发现给予小鼠一种特定肠道细菌“粪肠球菌”,可
能跟其他细菌作用,最后达到降低压力贺尔蒙、增加社交行为。
吴伟立表示,未来团队将持续投入系列研究,找出粪肠球菌究竟是透过何种方式来影响个
体的压力反应。科技部表示,研究成果可能对自闭症、思觉失调症、忧郁症等疾病治疗开
启新途径。
吴伟立指出,社交行为下降的确可能跟很多疾病有关,未来或许可以更有效率筛选肠道细
菌,了解细菌对压力贺尔蒙或特定神经细胞的作用,“有机会跟疾病治疗做连结,但仍有
蛮长一段路要走”。(编辑:张均懋)1100714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10714012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