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7/8台北市防疫记者会 资讯整理

楼主: unknown (ya)   2021-07-08 18:42:08
1.本土病例13例,台北占6例,与上周相比未如期望下降一半,大规模筛检之无症状黑数
占很大原因。本周市场是重要观察期,关系到微解封问题。
https://imgur.com/P5mdWlN
2.今天视察环南,到下午两点共筛检2422例,目前发现一外部工作人员确阳。非常感谢
亚东医院非常有效率的团队。目前北市PCR能量大约一天15000例,将来北市将以PCR
为原则。今天筛检完顺便照相做悠游卡会员证,7/15号上线,陆续推广到传统市场。
3.七大医院两日筛检4606例,确诊16阳。虽然病例数增加,但主动筛出潜藏感染源是好事
https://imgur.com/01PF8PN
4.由于中央系统将上线,所以65岁以上用台北系统预约,7/16前打完;65岁以下7/16后
改由中央系统预约接手。70岁以上长者预约率79.6%,满额医院诊所151间。网络预约
可以充分动员诊所,将医疗社区化在地化。
https://imgur.com/VRovhq5
5.中央公布之微解封措施,地方政府还要再研究,就科学上来说,脱下口罩群聚吃饭还是
最危险,所以应最晚。所以实际措施还要讨论后再跟大家说明。
6.蔡副市长:
a.跟大家讲一个好消息,这段时间跟里长、长者关系越来越密切。预约情况热络,68岁
以上长者预约率达67.8。
b.明天,45年底前出生之长者(65岁),可开始预约第七波,施打日期延长,从
7/11-7/15,到中央接手前结束。
c.7/14-15特别开启花博争艳馆,大量接种。过去未接种之长者,另外安排到12家医院
接种。
https://imgur.com/TXA3ngq
https://imgur.com/B4hK2YL
7.黄副市长:
a.环南市场家户感染情况较严重。目前环南41阳中,都已收治防疫旅馆,
b.疫调中发现有一个家族影响较大,全家八人及一外佣都确诊。目前全家及儿女工作
环境都匡列及精准疫调;
c.另外上次便当店老板及女友会去这户人家借厕所 ,两人确诊;
d.与这户人家往来之友人也一人确诊。此关联性为地方健康服务中心警觉后串起之
关联性,由此可知家户感染很严重。
https://imgur.com/YBMiOni
媒体提问
1.市长昨日说要公布总统府挂了多少疫苗在北市,议员批评怎么可以用这资料恐吓?
蔡:第二类对象中,中央机关多在北市,需要造册后透过台北医院施打,所以我们
会有数量,但名单不会有,除非必要才会向医院索取。
2.市长说7/2跟部长记者会被设局,指挥中心博士一开始就说是记者会。市府也有发媒体
采访通知,是否资讯传递有落差?可否请市长还原真相?
柯:越解释更容易让人看破手脚。当初因应北农环南疫情,一天做7000多PCR。凌晨
一点多通知41阳,整夜都在工作。中央早上通知说要开联合前进指挥所,我说好。
地方政府是执行单位,中央来(共同开设)当然要开工作会议,讲好分工。
总不会说中央来只是要开记者会,没有要讲分工,是要跟全国人民讲说有政府只作秀
吗?中央要做什么,有什么指令,总是要沟通。现在疫情趋缓,看电视就知道
(准备)要追究责任,难道中央要跟大家讲说那天只是要开个记者会,没有要开
工作会议没有要干嘛就跑掉,是这样吗?
黄:我做时序补充。
a.当天早上六点多向市长说明相关管制,七点到现场做清消,并通知王执行长,回复
他知道了。
b.回到市府,9:45接到陈部长电话说11:30要成立共同联合指挥所,要于11:30一起
“开会讨论 ”,台北市找场地,部长说“重点是要展现地方中央愿意一起合作的态度”
。市长责令我联络民政局,找好万华区公所12楼礼堂。陈部长说之后联络陈吉仲就好。
c.陈吉仲主委来电后,9:57我发短信通知开会地址,因此我们的理解就是要来开会讨论。
d.10:10王执行长发短信说场地简单就好,我说场地已找好。陈部长说坚持一定要到
环南,站着讲就好。我当时一头雾水,站着怎么开会?既然他们坚持我就说好。
e.后来产发局接到中部办公室说协助找环南场地。因为事态严重,所以想说大家一起开会
讲这件事,顺便向中央报告我们处理的细节,但当天就一哄而散,
f.所以一直到隔天才跟王执行长坐下来讨论细节。
3.当天早上市场处接获中办通知说卫福部、经济部、农委会十一点半会前往巡视,柯市长
应该就知道谁会来,为何说不知道谁会来?
黄:我们从头到尾都跟市长报告说要到礼堂开会。后来他们坚持要到环南站着说,所以
市长就直接去现场,然后我通知媒事组,媒事组就发通知到环南(采访)。所以
不是市长先知道,因为他一直是被通知要开会。
4.指挥中心适度松绑餐饮防疫规范,若台北市不开放内用,是否会引来批评?开放会否
参照中央指引,还是另订严格规范?是否认为中央逆科学,将造成确诊数爆增风险?
另外电影院美术馆及夜市的开放原则及时间?中央有跟地方讨论吗?
柯:我们下午两点看电视才知道,没先开会。疫情关键在这礼拜,降低也不会突然解封,
按科学来说,群聚吃饭就是最后。细节要看中央大原则再开会讨论解决方案,
不急,还是先观察本周情况,比较确定再跟大家讲。
5.环南两次筛检,台北市说请亚东来协助,但许多报导都说是中央协调来的,台北市在
抢功吗?
黄:都是璩院长跟亚东联络的,没有人要抢功,是要来做事。
6.市长昨天专访说政府因为意识形态不愿跟中国购买BNT,导致数量跟不上需求。
民进党团反批市长不要替中共擦脂抹粉,甚至说不买BNT是为了顾品质?
柯:小英总统应该很熟国际贸易,对代理权问题怎么运作应该都晓得。国家当然有宣传,
但不要搞得像义和团,对国家长期发展不好。
7.西门红楼商圈及光华商圈都有被通知造册施打疫苗,市场处商业处标准为何?
蔡:这次主要针对传统市场合法摊商造册施打。有接到讯息说漏掉的,18000支都可以
补上;后续有需求都可以造册,安排施打。
8.台北市昨日公布高铁员工足迹,CT值高达16,可否公布更多疫调内容?目前匡列的人
筛检结果如何?是否对乘客发出细胞短信?
黄:此案为虎林专案采检到,所以同步通知高铁,高铁针对共同工作人员也已做采检,
目前好像都阴性,但还是匡列隔离。我们公布足迹是为了提醒民众当天若有向
该站务员询问接触,需提高警觉;相关案例已提报中央,也会提议中央发布
细胞短信。
9.市长专访说8400纾困是乱花钱,今天中央公布新的纾困方案,北市是否跟进?其中高捷
纳入纾困,而北捷及公共汽车受到更多冲击却未纳入,怎么看?
柯:地方政府都要研究几天才能做准备。纾困对象公平就好,不要搞成双标党。
10.李秉颖医师说台北市未匡列全部接触者,12号不适合微解封,市长同意吗?
黄:再强调一次,我们确诊者经法传立案通报后,所有接触者只要在(规范)范围内都会
匡列。李医师有意见就去查法传系统、区管中心就知道有没有没匡列的人?
11.虎林街忠勤专案疫情当时市长先报,过了几天才说明;前天说有1传12的个案,
也未多做说明,昨天黄副市长说明高铁足迹也未多说细节,请问北市府疫调公开
透明的标准为何?
黄:大家都把疫调跟足迹搞混。
a.疫调是得病状况与活动场域,
b.足迹依照中央规定则是“公共场域”才得公布,为的是提醒去过相关场所之民众。
c.疫调有隐私问题,所以公布足迹是提醒民众,不是侵犯隐私。
12.唐凤系统将上线,百万人预约但不确定是否登记成功,市长怎么看?北市民认为
北市版较好用,未来会否改用中央,还是维持原案?
柯:7/16应该还是全国统一,毕竟疫苗在人家手上,没必要自己搞一个。但是当初就说
要上线就早一点,一开始开放网络,媒体名嘴骂一片,现在为何还要上线?
环南北农说不能靠打疫苗当手段,那有更好方法为何不提出?屏东也这样。
用科学方法,理性务实面对就好。
蔡:昨晚中央跟个县市开了一个半小时会议讨论细节。目前北市系统处理到第八类
(65岁以上),之后第九第十类由中央系统处理,呼吁市民朋友多留意中央讯息。
13.议会因疫情取消总质询,议员提出质疑,并向卫生局索资,市长却认为是意识形态,
请问市长何为合理监督?
柯:像最近监察院要去约询陈时中我就反对;同理议员索资有1/3集中在管疫苗的
疾管科。他们已经要做疫调、发疫苗,全心全力做都没时间,要怎么处理索资。
议员认为这是合理索资,但合不合理,议员可以自己想一下。
14.振兴医院被默默取消资格,有医护认为是特权风波,市府连医护都不发疫苗了,
真的吗?调查进度为何?
蔡:振兴医院很有历史也很优质,这次因疫苗接种事件,所以不在对长者施打疫苗的行列
,医护人员疫苗照常供给。
15.市长6/10说北市一到三类还有四万多人未施打疫苗,请问目前进度为何?是否因为
好心肝事件影响医护施打?什么时候对医护同住者造册,以免医护不敢回家。
蔡:一到三类施打资格最早,6/23已进入施打第二剂。我们随时注意AZ是否足够,随时
补充;6/9号施打莫德纳至今也四周,也继续注意第二剂的施打。同住家属部分请示
中央,等同意后施打。
澄清专区:魏佑任
以图卡呈现为主
https://imgur.com/CM4kRzq
市府认为这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有一个会前会或会议来讨论
https://imgur.com/5u54t71
黄副市长交代寻找场地,我有负责协调联络。因为市府认为要开会要有地方,就去找环南
附近区民活动中心当备案,事前不行也可以事后讨论。
https://imgur.com/SQfz9EO
https://imgur.com/pD8mPuv
这么重大的工作,一定要先讨论过再公布,传达正确讯息给大众。当天现场状况
大家都清楚了。,谁是来做事情、谁是来作秀、谁是来喷口水,摊商和自治会会如此生气
,也是因为如此。
事后侧翼网军造谣市长提早到是为了联合自治会设局中央。采通是中央发,林昶佐
委员群组采通是10:46分发,中央是10:47分发,为何林委员比中央早?现场是谁递
麦克风给林委员,现场又是谁没主持记者会,大家看得清楚。
接着,媒体又换了一个说法,环南重开后,柯市长因公务行程比中央首长晚到,
故意避不见面、个性刻薄。早到有意见,晚到又要批评,不要为抹黑而抹黑。共同敌人
只有病毒,同岛一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