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为何中国的运动强项都是冷门运动?

楼主: anono (nono)   2021-06-30 20:10:44
※ 引述《WARgame723 (ss)》之铭言:
: 如题,在奥运 中国的金牌数最近几次都是前三
: 但是仔细看强的都是什么乒乓 羽毛球 跳水 体操之类的
: 只要是商业化很强的运动中国似乎都表现不佳
: 像是足球 篮球 棒球 橄榄球 网球
: 为何会有这种趋势,是因为中国比较专心的发展冷门运动吗?
:
金牌这个问题﹐首先在于金牌策略问题﹐个人项目跟低成本运动
容易操作。无论足球﹐棒球﹐橄榄球﹐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成本
都很高。在早期实际上是没有财力去支持发展体育运动的﹐能做到
全民普及的运动﹐必然是低成本﹐小场地﹐低对抗性的。所以乒乓球
羽毛球这种小球运动﹐还有跳水﹐体操这样的小场地运动﹐可以依靠
定向培养来突破﹐举重也是。举重对身体体重限制很多。
但要说的是﹐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斯诺克﹐游泳﹐跳水都不是小众运动﹐
无非是商业化程度不高。体育的本质是增强公民体质﹐能够有更好的体魄
来服务社会﹐造福家庭。所以策略上并没有什么毛病。对东亚社会来说
因为资源的过分紧张﹐发展小场地运动﹐尽可能让更多人参与日常锻炼
是很正确的策略。
另外﹐这些运动就像推文说的﹐偏向于技巧性。因为黄种人体质问题
比如飞人总是诞生在牙买加﹐马拉松冠军总是黑人﹐NBA的对抗性
远比CBA高﹐姚明最开始去NBA﹐教练让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增重。
黄种人体质上总体不如黑人和白人﹐但智商高﹐所以你可以认为有
意识的利用了自身的优势。而黄种人﹐包括日本人因为食物饮食的
问题﹐蛋白摄取不如白人﹐运动基因不如黑人﹐这决定了黄种人
走力量型路线﹐要比白人和黑人困难的多。你看看日本人一顿饭的
饭量﹐看看大陆人主要饮食偏向于碳水结构﹐看看韩国人的菜单
是不是一堆泡菜。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你再看看美国人﹐拉美人
吃的是什么﹐牛肉管够啊。
实际上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些天才式的人物。比如刘翔﹐苏炳添
是在西方人擅长的田径项目里获胜。苏炳添是第一个黄种人跑进了
十秒。虽然距离冠军还有距离﹐但在他之前﹐一般认为黄种人是
跑不进10秒内的。还有姚明﹐通过增重﹐可以跟奥尼尔这样的壮汉
对抗。现在苏炳添还有接班人﹐陈冠峰﹐2001年出生﹐已经跑到
了百米10秒06.这个成绩很了不起了。跑进10s内也是指日可待。
田径是三大基础类运动之一。黄种人能有突破是了不起的成绩了。
但即便如此﹐你也很难去组建一个能跟NBA对抗的CBA来﹐原因无他
很难找出这么多优秀的天才型球员。不但球好﹐还要体格健壮。
我大学的室友身高2.1M﹐排球运动员﹐但打到后面打不下去了。
体力撑不住﹐最后因为哮喘放弃运动员生涯。
当然另外一方面﹐现在大陆的运动员﹐比如足球﹐实际上球员的
身体素质还不如20年前﹐20年前的球员一身腱子肉。现在的球员
上身都是肥肉。因为日子过得太舒坦了。所以你可以认为足球运动
的确退步了。篮球这些年也缺乏姚明这样的天才人物出现。一方面
运动员之路很难走。黄种人的体质限制决定了除非你能走下去﹐
不然半途而废﹐就是我室友的情况﹐运动员生涯结束﹐其他方面的
知识也乏善可陈。所以现在少年足球问题也挺大﹐家长都不愿意
孩子去学足球。像拉美地区﹐这些少年没有更好的选择﹐足球
可以让他一飞冲天﹐学不好也无所谓﹐反正烂命一条﹐不会坏到
哪儿去。群众基础就明显比大陆好。
至于橄榄球和棒球﹐也就是在美国热门。在其他地方并不是如此。
没有必要觉得不热衷橄榄球和棒球就如何如何。至于网球﹐也不是
没有天才型选手。但总体这个是需要专业训练的。大陆网球界
也出过李娜这样的女运动员﹐混双之类的也有不错的成绩。但限于
黄种人体质﹐除非你从娘胎出生就营养满级﹐一直不停的锻炼﹐
不然想突破基因限制很难。
但大陆2000年后长大的少年﹐营养普遍都比早年强。而且运动
场地也越来越多。正确引导的话﹐天才式人物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前提是能吃苦﹐而不是像足球运动员一样﹐一身的肥肉。
男子足球真是大陆运动界的耻辱。钱拿得最多﹐也最不上进。
不过再多嘴一句。1998年法国夺冠的时候﹐球队里好像就3个黑人
球员。2018年夺冠的时候球队里有15个黑人球员。说明高强度
运动﹐白种人也快支撑不下去了。未来说不定NBA﹐足球都是黑人
的天下。
※ 引述《WARgame723 (ss)》之铭言:
: 如题,在奥运 中国的金牌数最近几次都是前三
: 但是仔细看强的都是什么乒乓 羽毛球 跳水 体操之类的
: 只要是商业化很强的运动中国似乎都表现不佳
: 像是足球 篮球 棒球 橄榄球 网球
: 为何会有这种趋势,是因为中国比较专心的发展冷门运动吗?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