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苍蓝鸽:老人死亡率与AZ有关?

楼主: sendicmimic (火腿哈密瓜)   2021-06-26 22:17:43
文章很长,请耐心看完。(这篇是 反对 苍蓝鸽言论的立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3ucQJNTNTc
前几天在讨论的应该就是苍蓝鸽的这影片吧。(2.6万赞,3千多倒赞)
他发布的当天我刚好看到,当下我下班很累没空评论,趁休假来反对一下。
我必须说,苍蓝鸽这位专业医师在这影片中的说法,非常地不严谨。
不严谨到会让我认为他不像是个学医的人。(他大多数影片并不会这么草率)
我大概再重复一下他的说法:
首先他开场引入例子讲老人吃粽子噎到。
是疫苗造成老人死亡? 还是老人吞咽能力差而死?
苍蓝鸽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是后者。
他跟绝大多数的医疗圈同仁看待这些新闻的态度都一样,
疫苗根本不是造成这些老人死亡的原因。
而是因为这些老人本来就有一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本来就容易心肌梗塞、脑中风、吸入性肺炎等等。
他们本来就是容易死亡的高危险群。
所以不管有没有打疫苗,这些老人本来就容易猝死。
然后仓蓝鸽又接着说,平行时空中的这群高龄老人没打疫苗,
他们每天都还是有几百名死亡,各种慢性病猝死,打不打疫苗,平均值都差不多。
那回到原本时空的台湾,这么一大群的老人来接种疫苗,
他们还是会遵循这个机率,其中有少数人会死亡,每天就是有老人会死。
各国去回归统计发现,打疫苗前跟打疫苗后,背景死亡值差不多。
所以代表疫苗根本就不会致死。
媒体都是穿凿附会牵扯在一起,让观众产生误解。
这些死亡,都跟疫苗没有直接关系。
时序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今天你中午喝水下午滑倒受伤,我不会说你是因为喝水而滑倒。
=============================================================
我当下看到影片时差点晕倒,苍蓝鸽医师同样是理工类出身,
怎么会不严谨成这样。(媒体穿凿附会我是认同啦)
如果这是数理的证明题,他根本没有证明阿。
苍蓝鸽讲的例子: 老人打疫苗后吃粽子噎到而死。
其实这有三种可能的因果:
A.老人打疫苗后没事,但吞咽能力本身就不好,吃粽子噎死。
B.老人打疫苗后副作用,心脏出事或抽筋影响本来就不好的吞咽能力,噎死。
C.老人打疫苗后副作用,但不会影响吞咽,他吞咽本来就不行,噎死。
你不能直接二分法,说因为吞咽差,就一定是自己噎死的,跟疫苗无关。
这种原本就建立在超低机率的讨论状况,你不能用一句"死亡率差不多"来带过。
(中文的"差不多"跟"超低机率",谁误差范围比较低?)
我不是医学相关,但我知道疫苗这种东西,本来就有副作用,可轻可重。
有人打了跟没事一样,有的人发烧两天。
目前的肺炎疫苗,已知的副作用过敏、心悸、高烧、头痛、肌肉痛、血栓等等。
注意! 即使我把这些副作用写出来,但他们是建立在极低机率上的。
什么叫作极低机率?
网络上有张图,描述打疫苗产生严重副作用或后遗症的机率。

很低对不对? 跟被雷打到的机会"差不多"。
我想大家在关心肺炎详情时,应该都有看过名嘴或文章报导这种机率比较。
但是我必须跟大家说,这种群体的统计数据...
对单一的个人,完全没有意义。
因为机率统计有个最基本的前提:
母群体的样本抽样,每一个样本都必须是一样的抽选率。
例子1:
甲站在雷雨天的山丘上,
乙站在空旷的干燥草原正中央,
丙坐在家里的电脑桌前玩游戏。
这三人突然被雷打到的机率绝对不会一样。
例子2:
20岁年轻大学生打疫苗
50岁高血压轮班中年打疫苗
85岁老年柱枴杖打疫苗
这三人打了疫苗,会出现同样的副作用吗?
例子3.
甲什么都吃,不会过敏。
乙有蚕豆症,吃到蚕豆成分萘会溶血症,严重会死亡。
(国内约有10万人有蚕豆症,不能碰樟脑丸跟阿斯匹灵)
丙吃海鲜会过敏。(美国约有1.2%的人对鱼虾蟹过敏)
蚕豆症在台湾是10万/2300万的机率,对甲跟丙来说是0%,但对乙是100%。
海鲜过敏在美国是1.2%的机率, 对甲跟乙来说是0%,但对丙来说是100%。
因为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不同,即使同一人,在不同年龄的健康状况也不同。
有些人就是保证没事,有极少数的人就是保证出事。
你该做的是检查基因(我指慢性病或是先天有病症之类的),而不是去参考机率。
疫苗研发必须建立在极庞大的群体实验上,
去确保尽可能大量人数的适应性以及发生在各种群体可能的副作用。
也因此没有一款疫苗可以保证地球上所有人都可以安全适应。
所以苍蓝鸽在影片说 疫苗根本就不会致死。
哇哇哇,这实在是夸口夸大了...
别的不讲我们单讲副作用发烧无力好了,
苍蓝鸽医生自己更早前有发过一部影片,
阐述他打了疫苗后副作用是发烧两天的经验。
他还高兴地说被疫苗认证是年轻人。
连结在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nYMwzV0FvY
欸欸我说苍蓝鸽医生,你可以发烧瘫痪两天,
但是一个高龄89岁的阿嬷可以吗? 她发烧瘫两天搞不好就引起并发症死了。
  如果一个老人打了疫苗死亡的case是这样:
打疫苗==>引起高烧==>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而死亡。
请问要怎么归类这个老人的死亡?
... 该不会就直接说 阿 她 年 纪 大 了 本来就会死 ?
不是吧,这不是我所知道的医学做法。
我以为正常医师会评估这个老人,
然后告知她跟她的家人,用药或注射疫苗的风险,哪些药物或食物不能吃。
风险过高可能会建议她不要打疫苗等等。
不然只要遇到老年人都可以不考虑副作用了,
反正他们都快死了,死亡率也差不了多少,
反正原本就极低机率,极低机率的小误差,也还是极低机率对吧?
才 怪!
我自己年纪刚过四字头,我都不敢说我之后打疫苗绝对不会有事。
打了一支没事,多打几支还是没事吗?
因为我知道疫苗就是一种低风险的达尔文淘汰过程,身体会不会适应完全看基因,
总是会有极少数的人不适应产生严重副作用或死亡。
人类看待机率就是这样,乐透机率再怎么低,有买有希望。
出事机率不是零,阿不会有事啦。
用群体角度的数据去看待或否定个人的角度。
但是达尔文不看机率,你基因对就是0%,不对就是100%出事。
我以为医学的一个目的,
就是要把这种基因不对的状况挑出来,让人类免除病痛。
不然也不用管蚕豆症了,反正人终究会死。
=============================================================
还有一个观念,也是数理统计上的基础: (虽然我学不好但这点我是懂的)
从人文社会的数据拿去简化做计算分析,这是可以的。
但是反过来,数理统计过后的数字,不能随便拿来解释诸多社会现象。
因为其中可能牵涉许多未知的变因,往往会未加考虑而误用。
苍蓝鸽说老人打不打疫苗死亡率平均值都差不多,所以疫苗不会致死。
这句叙述真的非常的不严谨,这不是推理,这是跳针。
中间有很多东西没讲。
同样是持疫苗无辜看法的医生,讲法反而有根据多了。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6170086.aspx
感染科黄医师根据副作用发生在不同年龄层的统计状况,
去分析这些死亡案例的差异性,认为疫苗致死的可能性很低。
他不会直接说完全无关,因为他知道这中间还有很多未知。
唉,你们同样是医师,讲话怎么严谨性差那么多...
最后我必须说,我写这篇不是在说疫苗会或不会致死,副作用机率多高,
我是在说苍蓝鸽医师你很混,随便讲讲就想呼咙过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