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只有我听不懂陈时钟在说什么吗?

楼主: charliekidd (Blackie)   2021-06-18 15:31:35
※ 引述《Aaso (每度あり)》之铭言:
: 看2点记者会 记者提问
: 常常记者问A 时钟答B
: 刚刚记者问他台积电是不是也要透过上海购买BNT
: 时钟答:国人对德国制的比较有信心
: ?????
: https://i.imgur.com/ZcgS3jd.jpg
: 听不懂是我的问题还是正常的?
看记者会也看了一年,
今年疫情爆发后,对这种状况也习以为常了。
不过跟15:30的台北市记者会比较一下:
1. 时间
中央-不用说了,去年没疫情,大家对你迟到就没意见;
今年爆发成这样还天天迟到,感受不到你的诚意。
北市-大部分提早5~8分钟时市府官员就在位子上排排坐好等开始了。
2. 流程
中央-周志浩:“呃...感谢大家今天与会....我们今天依然是陈指挥官来主持....”
然后就没有人管流程了。
官员亲自主持开始,然后陈时中决定何时结束发问。
北市-会有司仪主控流程,向大家问候之后,依序请官员做报告,再代替记者提问,
最后也向市民做结尾的问候语祝福,感受不一样。
3. 报告
中央-把板子拿出来就照着唸过去,有时还看不清楚。
北市-除了图表板子之外,还会额外做出电子档案同步放在电视画面中,一目了然,
而且常常柯文哲一讲到哪个部分,相应的图表就会show出来,很明了的报告方式。
4. 记者提问
中央-记者想到问什么就问,一次问好几题,有时还不知道在问什么,还有代替发问。
这种状况很容易就给官员呼咙过去的机会。
北市-明显是有“事先”跟媒体收集提问并整理,
类似的问题合并一起发问,发问也“一次一题”、表达清晰有条理,
既不带有情绪,也让官员没有闪躲问题的机会。
另外我还发现,柯文哲有可能也有事先拿到媒体的提问,
他有时会看着桌上的资料,问题一问完他就马上回答,
明显是有看过问题、“能事先准备回答”。
对中央跟北市的记者会观感不一样不是没有原因的,
好的报告需要有人主控流程、需要让问题与讨论变得精致且有效率,
让收看的人能用最轻松的方式得到最正确的资讯,
这些都是主持会议的技巧与能力。
必须要说,这是水准的问题,
中央不是最会跟着地方的政策跑了吗?
拜托学学吧,每天的记者会不是例行公事而已,好好经营才真的会有效益。
我讲完了,
可以贴我标签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