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古人发明偏义复词是居心所在???

楼主: Kunluns (观海听涛)   2021-06-14 17:14:35
※ 引述《touurtn (vv)》之铭言:
: 中文的偏义复词很奇怪
: 故意用相反的意思的字
: 放在一起
: 然后跟你说只有其中一个字有意义^.<
: 这什么白痴的性质
: 如果母语是中文
: 有语感的话大该都知道
: 那外国人学这种词语的时候
: 一定很崩溃阿
: 因为还有反义复词
: 到底谁发明的??
是受限于人脑听力约定俗成、逐渐形成的
上古汉语是多音节的
例如时长3秒钟的一句话写成文字可能只有7个字
但口语说的时候有12个音节
所以是3秒内根据12个音节来握@个语义
每秒4个音节
在人脑的接受范围之内
(数字是随便写的,仅作说明)
后来,汉语变成单音节的语言了
一字一音,
而且音节种类越来越少
同音字越来越多
同样一句话就变成是只有7个音节
同样语速的话就变成不到2秒完成
超出人脑的理解速度
理解困难了
解决办法有两个
一是放慢语速
一是增加音节
汉语兼而用之
用近义词扩充音节
增加语音的辨识度
同时放慢语速
以达到语义、音节、速度在人脑的接受范围
和书面普通话相比
方言的口语有许多缀词
语速更快
书面普通话更简洁
语速更慢
由于同音字太多
书面语听起来歧义更多
所以只适合书写、阅读
(例如新闻常用的刑拘和行拘,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大不相同)
和英语比
汉语语义密度更高
所以语速更慢
英语是多音节语言
他们每秒的音节比普通话多很多
也因为音节太多
所以他们的省略语也很多
所有人类的听力(理解力)是差不多的
语言从说到被对方理解
是一个发声——听到——分辨声波特征——检索语音字典——理解这段声波的含义的过程
音节太少,重码率高
就会分辨困难(施氏食狮史)
所以需要增加声波的异性
增加识别度
语速太快(每秒的音节太多)
也会理解困难(赛马解说)
所以需要省略以减少音节
或者习语化
固定的多音节只表达单一固定语义
只听到一部分也能准确理解其他没听到的部分
识别容错率增大
也就降低了听力理解的难度
提升了语言的效率
各种人类语言
同等数量的语义
它消耗的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
传递效率也应该是差不多的
语言也是种群竞争的一个指标
语言效率太差的种群会被附近种群淘汰
这种语言也就消失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