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再不加快疫苗部署,群体免疫遥不可及!

楼主: TBOC (花严)   2021-06-12 22:48:54
“再不加快疫苗部署,群体免疫遥不可及!”《外交事务》谈人类对抗新冠病毒的长期战

2021-06-12 10:09
风传媒旗下新新闻 李忠谦
“是时候大声说出来了:新冠大流行背后的病毒不会消失,因为它已经寄生在十多种不同
的动物身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无法被根除。对人类来说,曾被视为唯一解
答的全球群体免疫遥不可及。大多数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疫苗,即使少数几个有充足疫苗
供应的幸运国家,也有太多人拒绝接种。”
2021年 7月/8月号《外交事务》,〈The Forever Virus〉
《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日前刊出多位美国公卫专家的联名投书,直言造成全
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已无法根除。除了疫苗供应严重不足,病毒也已经转移寄生到不同物
种身上,全体人类企求的群体免疫恐已遥不可及。疫苗供应虽可慢慢增加,但在人类达到
群体免疫之前,病毒经过突变将更具传染性、甚至对现有疫苗产生抵抗力、连筛检工具都
难以检测追踪。他们悲观断言,超级变种病毒一旦现身,世界只会被打回2020年的原点。
这篇一开头就严重打击全人类防疫信心的文章,作者均为美国公卫学界的重要人物,包括
终结流行病(Ending Pandemics)委员会主席布里安特(Larry Brilliant);医师与疫
苗学家丹齐格(Lisa Danzig);全球卫生战略顾问欧本海默(Karen Oppenheimer);加
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计算生物学中心成员孟达尔(Agastya Mondal);洛克菲勒基金会预防
控制中心高级副总裁、曾任美国卫生部副助理部长的布莱特(Rick Bright);哥伦比亚
大学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全球预防流行病联盟(GAPP)创始主任利普金(Walter Ian
Lipkin)。
速度、团结与策略将是人类取胜关键
作者指出,现在各国必须面对一个难以忽视的事实:许多人希望这只是一场与病毒的短兵
相接,战斗很快就会结束。但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次短跑冲刺,更是一场马拉松。在这场漫
长的阻击战中,人类必须跟具有高度适应力的顽强病毒继续奋斗下去。速度、团结与策略
,将是人类取胜的重要关键。
作者们承认,人类确实在对抗新冠病毒时曾有过一些成功故事。像是拥有抵御SARS经验的
台湾与越南,便因为严格的边境管控,以及出色的筛检、追踪与隔离,让整个国家一度免
于新冠大流行的侵袭。越南更是早在2020年4月,就有超过半数人口安装侦测确诊者的手
机APP,只要用户接近新冠感染者,APP就会自动跳出通知。直到2021年5月初,这两个亚
洲国家的死亡人数少的让人难以置信(台湾是12死,越南则是35死)。但也因为没有大规
模接种疫苗,台湾与越南双双从天堂掉落地狱。
然而只有没接种疫苗的国家出状况吗?
包括智利、蒙古、塞舌尔、英国的大部分人口都接种了疫苗,因为新冠变种病毒的肆虐,
疫情在这些国家竟也出现反扑迹象。目前看来新冠病毒将与人类继续共存,在全世界持续
进行拉锯战。再加上文章一开头的悲观预言,难道人类就这么举起白旗认输了吗?作者认
为人类当然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思考该做些什么,让我们能够继续存活下去。
在新冠病毒之前,人类也曾碰上许多顽强的病毒挑战。但即便是连细菌理论都还没站稳脚
跟的19世纪,英国的内科医师斯诺(John Snow)在伦敦也成功阻止了霍乱的大流行。因
为他持续追踪霍乱的源头,找到了一口受到感染的水井,在成功说服政府将取水的手柄取
走之后,神奇地终结了霍乱疫情。
20世纪70年代,天花在非洲和印度严重肆虐,在非洲疾病控制中心任职的美国医师佛吉(
William Foege)设计出成功的监测机制与“环状接种”(ring vaccination)策略:一
旦发现感染者,就对他可能的接触者进行接种,将病毒封锁在这名感染者的活动范围内,
难以突破“免疫圈”。在感染链被断的情况下,为祸人类社会千百年的天花竟就此根除。
显然战胜流行病不仅需要资金与资源,更需要思想和战略,方能将21世纪的新冠病毒变成
在20世纪末遭到扑灭的天花。
将疫苗当作可转移的资源,迅速部署到最需要之处
撰写文章的美国公卫学者主张,对抗新冠疫情的关键,在于将疫苗当作可转移的资源,迅
速部署到最需要之处,也就是那些感染率高、疫苗供应低的热点地区。目前最有本钱这么
做的国家,首推拥有大量疫苗资源的美国,若能找出当代版本的控制天花战略,美国确实
处于领导全球抗疫的有利位置。
除了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调动疫苗,政府也应该利用最新科技来更好地识别和控制疫情爆发
。例如利用暴露通知系统,提醒人们可能的感染。藉著病毒基因组测序的能力,研究人员
可以迅速确定变种新冠病毒的位置,也尽快确认究竟是哪些疫苗对哪些病毒最有效。作者
提醒,这些工作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因为接种疫苗的速度越慢,病毒的变异情况可能就会
越来越多。
在2020年初,许多领导人不认为起源于武汉的地区性疫情将蔓延全球。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种理论与想法此起彼落,包括只要控制边境就可控制疫情、天气变热后病毒就会消逝无
踪、测量体温就可识别带原者、现有药物即可治愈新冠肺炎、佛系防疫也可达到群体免疫
。作者们指出,以上的想法如今已被证明都是错误的。但直到今日,仍许多领导人无视科
学,不鼓励人们戴口罩、甚至无视社交距离。
作者们指出,目前正在争夺全球领导地位的中国和美国,就是导致新冠大流行爆发的罪魁
祸首。即使先不考虑病毒是从实验室外泄还是从动物传播而来,中国政府在早期分享疫情
规模的资讯时也不够坦率,中国领导人当初到底掌握了多少疫情的资讯,可能也永远是个
谜。此外,在假日旅行的高峰期允许国际旅行进出疫区非常不负责任,这当然是一个触发
后续超级传播的决定。
至于总是责怪中国的美国也好不到哪去。美国政府无视许多流行病学者的早期警告,否认
眼前危机的严重性。川普政府未能正视新冠病毒立即的危险性,未能协调全国做出一致反
应,甚至只禁止了一部分来自中国的入境者,对于欧洲的入境者也迟迟未能进行控管。川
普政府也拒绝了国外开发的筛检测试包、未能替第一线的从医人员采购与分发个人保护装
备、放任各州的抢购乱象、政客们戴不戴口罩多数只是为了政治表态。
所有这些混乱、拖延和愚蠢的结果,就是美国疫情的大规模失控与和惊人的死亡数。作者
们强调,美国是一个富裕、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国家,拥有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但这个
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4%的国家,竟然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占去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的25%
、因此丧命者也高达全球死者的20%。
若撇开中美两国的失策与失态,作者们认为国际社会对新冠病毒的应对也相当糟糕。过去
全球在对抗流行病明明有过很好的表现,像是面对天花与小儿麻痺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
织还能携手合作、共同制定策略。但轮到新冠病毒时,状况却为之一变。作者们指出,政
治考量显然凌驾公卫专业,甚至到达难以置信的地步。、在全世界最需要公卫专家提供建
议时,美国总统竟然要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领导人“闭嘴”,撤出世界卫生组织。川普
的错误示范,让其他国家的自私民粹领袖起而傚仿,纷纷推行否认疫情的政策,进一步加
剧了死亡和痛苦。
全球疯抢的疫情解方:新冠疫苗
作者们同意,新冠疫苗确实是这场病毒阻击战的少有亮点,药厂、生技公司与各国政府通
力合作,在破纪录的时间内开发出效果卓越的新疫苗。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发表不过两个
月,莫德纳就进入了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包括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世界卫生组
织以及许多政府、企业和慈善组织都对疫苗开发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样基于mRNA技术的辉
瑞也生产出目前最安全有效的产品,在第三期的初步结果出炉后,各国的监管机关在去年
底几乎都批准了这两支疫苗的使用。属于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牛津─阿斯特捷利康(AZ)与
娇生,也发展迅速,英国在去年12月批准了AZ的紧急使用,美国今年1月则批准了紧急使
用娇生。
虽然疫苗研发是国际合作的胜利,但疫苗的分配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为了保险起见,美
国和其他富裕国家从几家药厂购买了比所需剂量多出好几倍的疫苗,造成疫苗市场的垄断
,救命的疫苗成了一种商品。更糟糕的是,一些国家实施了限制性出口规定,阻止了疫苗
的更广泛生产和分销。世卫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今年5月曾经
指出,目前有75%的疫苗集中在10个国家,并称这种情况是“令人震惊的不公平现象,而
且将使新冠疫情迈向永久化”。
在全球疫苗的采购与分销缺乏协调的情况下,部分不幸的国家难以获取疫苗。中国虽然出
口了超过2亿剂自产的四种疫苗,但令人不安的是,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未经充分验证,几
乎没有真正透明的数据可供参考。施打中国疫苗的巴西、智利和塞舌尔疫情难以平复,也
让人们对中国疫苗的效果产生怀疑。由于疫情严重恶化,疫苗生产大国印度也限制了疫苗
出口,使得仰赖这些疫苗的不丹、肯尼亚、尼泊尔和卢旺达陷入危机。美国虽然做出了捐赠
承诺的承诺,但截至5月下旬,美国送出的唯一疫苗就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尚未授权
的AZ疫苗,邻国加拿大与墨西哥收到了400万剂。
为了那些并不富裕的国家提供至少能够应急的疫苗,联合国旗下分配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的
机构“COVAX”,透过“预先市场承诺”机制筹募足够的资金,向92个无力支付费用的国
家提供约10亿剂疫苗,至少先满足其疫苗需求的20%。但截至今年5月的实施情况,便可确
定今年几乎已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作者们警告,直到2023年,许多中低收入国家都不可
能让他们的高危险族群完整接种疫苗。巨大的不平等导致了狄更斯式的两个世界:在美国
人民摘下口罩过暑假的同时,印度却只有3%的国民接种了疫苗,因此他们的火葬场必须日
以继夜地加班焚烧。
群体免疫与变种病毒
全世界当然应该尽快为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疫苗,以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但即便明天太阳
升起时,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接种了疫苗,新冠病毒就会因为传播链的阻断而消失吗?文
章的作者们认为,由于这种难缠的病毒已被证明可在猴子、猫、鹿或水貂的身上存活,即
便目前仍没有人传动物、动物再回传给人的充分证据,但能够在十多样物种身上存活的新
冠病毒,确实存在再次反扑人类的可能性。
“透过病毒的自然传播、让人类达到群体免疫”,确实曾是某些专家的论点。众所周知,
瑞典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可惜该国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比邻近的丹麦、芬兰和挪威高出许多
。在全球的死亡案例层出不穷之下,这种错误的战略才终于被放弃。现在最流行的防疫争
论,则是到底一个社会需要有多少人接种疫苗,才能对新冠病毒产生群体免疫力?但作者
们认为,疫苗的生产、运作与接种速度都太过缓慢,几乎无法期待透过施打疫苗达成群体
免疫,反疫苗运动以及病毒的突变,更对疫苗与筛检的技术构成严峻挑战。
在全球疫情肆虐之下,目前全球每天仍有四五十万的新增确诊病例。作者们指出,每位感
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都是数以千亿计,每个病毒都在不断复制,每一轮复制平均都会产生
30个突变。虽然绝大多数的突变不会让病毒变得更具传染性或致命性,但随着全球病例的
高涨(累计确诊已超过1.75亿人),突变的数量也来到天文数字。流行病学家所担忧的“
变种带来的高强度疫情”也陆续出现,包括2020年3月的纽约、2021年3月的巴西、2021年
5月的印度,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虽然美国批准紧急使用的三种疫苗—辉瑞、莫德纳、娇生—对于目前流行的变种新冠病毒
都有效力,但其中Beta(最早于南非发现的变种病毒B.1.351)与Delta(最早于印度发现
的变种病毒B.1.617.2)已显示出削弱其他疫苗效力和治疗性抗体的迹象。作者指出,每
一个新的、更具对抗性或更具传染性的变种病毒,可能都会需要额外剂量的疫苗注射,甚
至需要全新的疫苗。这对全球两百个国家与数十亿人类的接种疫苗工程,带来更为艰钜的
后勤挑战。作者们不排出其他变种病毒甚至会逃过目前的筛检方法,让人类对它们的追踪
与围堵功败垂成。简而言之,这场流行病极难对付。
投书《外交事务》的公卫专家们指出,作为一个富裕、强大、拥有先进科学的国家,美国
领导全球对抗新冠病毒当然责无旁贷。问题是美国必须恢复其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导
地位,在民族主义在世界各地死灰复燃之际,美国需要超越分裂的力量,团结其他国家一
同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公卫合作。要拯救世界,美国当然应该先继续努力清零,毕竟
一个陷入困境的国家,不可能有力量协助他人。
目前的美国确实已脱离了全国大感染的危机,转为各地的零星疫情,甚至能够辨别出各自
的传播链。但美国仍有上亿人尚未接种疫苗,如何避免病毒输入,追踪、控管、扑灭疫情
更是不可松懈。作者们认为,上个世纪人类对抗天花的经验依然值得参考。因此美国应该
更快速而有效地部署疫苗,将其重新分配到国内感染率更高的地区,保护那些最有可能感
染该疾病的民众,并减少传播的可能性。 当然,这是一种不同的疾病,也是一个不同的
时代。世卫曾在1980年宣布“正式扑灭天花”,这也是第一个于世上绝迹的人类传染病。
如今的我们是否拿到“扑灭新冠病毒”的圣杯?
作者们指出,面对通过空气传播、甚至有许多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冠病毒,21世纪的人类最
大的武器仍是我们的科技力。我们所拥有的疫苗开发能力与病毒筛检工具,足可打造这个
时代的围堵与遏制机制。更重要的是,包括美国在内已进行大规模接种的先进国家,更有
责任领导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对抗疫病运动。支持扩大全球的新冠疫苗生产力
,协助分配足够的疫苗到每个国家的最后一哩——重点在于,要比超级新冠病毒出现的速
度更快。
包括建立电子病历,即时跟踪急诊室病人的症状;通过监测污水中的病毒来检测未报告的
疫情;通过手机APP的暴露通知系统,允许在不泄漏确诊者个资的情况下,让更多人了解
自己与确诊者的接触情况,并且提醒他们尽早接受筛检、进行接种、或者对其提供协助隔
离的政府资源,都有助于监控疫情的传播与爆发,这些作法也应该推广到世界各地。
此外,更新、更快、更便宜的病毒筛检方法,除了能协助战场指挥官更好的判断形势,也
能让科学家及早监测病毒变异,及时将效果最好的疫苗送往变种病毒出现的地区,根据风
险分流资源。毕竟对病毒性传染病来说,时间几乎就是一切。疫情发现得越快,阻止它的
机会就越大。美国也应该继续投资研发下一代新冠疫苗,让成本更低、无需冷链运送、生
效更快的疫苗,甚至是鼻腔喷雾、口服滴剂、穿皮贴片等形式的疫苗,让印度与津巴布韦的
农村,也能拥有跟伦敦与东京一样的防疫后勤。
作者们建议建立一个“全球健康威胁理事会”,将全球防疫的指挥监督权限提升到与联合
国相同的层次,除了追究各国控制流行病的责任,也对那些最值得投资的筛检测试、治疗
药物与疫苗进行资源分配,使对抗病毒的武器得以迅速开发与有效分配。这相当于在开飞
机的同时改造飞机,但面对人类共同的艰钜挑战,公卫学者们依旧认为值得一试。
作者们认为,新冠病毒的出现与大流行,也是既有全球健康模式的改革时机。各国政府应
鼓励邻国之间分享新出现疾病的数据、分享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协调彼此的防疫策略。本
著同样的精神,世卫应该与各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将经过匿名化的病例人口统计、
流行病学与相关数据全部放在单一的数据库里,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全球卫生情报网,让
科学家们可以收集、分析和共享所需数据,以便为筛检测试、治疗药物与疫苗的开发提供
宝贵资讯,并决定向何处提供疫苗、控制疫情爆发。
新冠肺炎并非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流行病,但是我们不应该冒险。全人类在过去一年半的遭
遇,揭示了全球化、航空旅行、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日益接近—简单说,也就是“现代化
”—如何让人类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伤害。因此,若要继续维持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便
需要我们深刻反思与改变人类与自然界互动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对待疾病预防、如何应
对全球卫生的紧急情况。当一场致命的传染病以喷射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传播时,个人本
位与民族主义是行不通的,民粹领导人也应该具有全球化思维,这个时候还去区分民族与
国界甚为不智。
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区仍在哀悼这场大流行所失去的一切,至少350万人失去宝贵生命,更
多人因为疫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新冠病毒已造成20兆美元的财政损失,在这场遍及全球
的悲伤之中,没有人能够幸免。人们虽然早就做好结束漫长恶梦的准备,但大多数地方仍
事与愿违。精神病学家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曾提出著名的“哀伤五
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她认为人们在面对失去时会经历否认、愤怒、恳求、
沮丧和接受。在大流行期间,几乎每个人都身处五阶段的某个位置,甚至许多人直到现在
,依旧拒绝接受大流行远未结束的事实。
不过在“哀伤五阶段”之外,生物伦理学家凯斯勒(David Kessler)又添上了一个至关
重要的内容—寻找意义。作者们在文章结尾指出,在新冠病毒带来的全球灾难中,人类必
须共同努力、携手应对,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减轻疫情的持久系统,甚至防止下一场大规模
疫病的出现。弄清楚如何做到这一点,可能是我们这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挑战。
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3745480
6.备注:
接种速度太慢会有变种,福尔摩沙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