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本土大爆发致死率2.19%超越全球平均! 

楼主: SkyMirage (Stardust)   2021-06-06 17:08:34
※ 引述《TOMMY75410 (秃米)》之铭言:
: 七年级小弟妹我这边假设一下
: 大概有以下两种可能齁
: 1.会不会有可能是我们 pcr检测量不够阿?
: 2.还是说这次病毒专挑有慢性病老年人?
: 3.患病的本来就有病,刚好在染病后身亡?
目前还不是很确定,但是从外国的状况看起来比较像是 (1) 的状况。
下面这篇是我昨天看到单日新增 37 例后写在自己脸书上的,今天又新增 36 例,
死亡数的七日移动线已经来到 22 人,如果以致死率 2% 回推,
十天前的单日新增确诊者数量应该超过 1000 人才对。
要了解是 (1) 还是 (2),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取样才会清楚。
现在的检验量能已经有跟上,应该要开始针对高风险族群进行“广筛”才是。
下面转贴我昨天发的文,建议配合图一起看:
脸书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SkyMirage/posts/10220924089074853
图示:https://imgur.com/a/tHTkXbO
【先说结论:台湾现在可能有半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尚未被确诊出来。】
通常来讲,“每日新增确诊数”是用来衡量疫情的最重要指标。虽然它受限于检测机台的
布署、人力配置、以及通报流程等,可能无法在受感染的头一两天就呈现即时数字,但以
目前来说,它仍是最具参考意义的“同时指标”。
而“死亡人数”则是属于“落后指标”,因为以新冠肺炎来说,绝大多数的死亡案例,通
常都是在发病、确诊后约 5 到 15 天这个区间过世。
所以在取样能充分涵盖群体中染病者的前提下,当下的确诊人数增加的趋势,就会对应到
十天后“死亡人数”的增加趋势。
以图上台湾新冠肺炎疫情的趋势来看,很清楚地呈现在进入三级警戒后的两周,“确诊人
数”与“死亡人数”大致上呈现十天的时间差,说明了两者间的趋势吻合,大部分的感染
者应该都有被抓出来。
若以“致死率 (Fatality Rate)”去回推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从世界各国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在医疗资源相对比较充沛的地区,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大
约落在 2.0 到 2.5% 左右(注一),而台湾在五月底那周平均每日死亡数约是 15 人,
回推的每日确诊数应该是在 600 到 750 人之间。这个数字虽然比起实际的确诊数来说略
为偏高,却也不是太离谱。
但是国内的疫情大约从 5/22 开始校正回归之后就似乎有进入高原期的趋势,而在推移十
天后的死亡人数趋势来看,死亡数字不是持平而是持续上升。这周连续三四天死亡人数快
速增加,今天甚至一举突破来到 38 人。就算因为精确死亡日期不确定而把今天的死亡数
挪一部分到前两天去,死亡人数整体而言依然持续攀升。
【以每日死亡人数回推可能的实际感染人数】
过去我已经说明过,筛检量能决定了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注二)。但如果因为筛检量或
是其他各种后勤上的限制,而有太多“应该要筛而没有去筛”的未送验高风险群的话,那
每日确诊数确实就可能失真。
简单讲,就是可能存在很多轻症或无症者并没有被采检,而可能导致近几天在统计数字上
看有确诊者死亡率飙高的情况。
虽然各大医疗单位人力紧绷,但是目前看起来台湾还不到所谓医疗量能崩坏的情况(国外
常有报导在疫情失控区域,因为医疗设备不足,医生必须决定让谁活下来的惨况)。所以
致死率升高比较反映的是前段讲的“应该要筛而没有去筛”。
但死亡数字相对而言比较无法骗人,因为现在不明病因死亡的个案都会做采检。虽然死亡
人数平常是作为一个“落后指标”在看,此时却可以用来回推一个多礼拜前全台湾可能的
“实际感染人数”。
加上今天暴冲的数字,过去五天平均每日新增死亡案例已经达到 20 人左右,考量台湾医
疗水平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算是很不错的,以 1.5-2.0 % 致死率来回推,两周前每天的实
际新增确诊数可能已经有 1000 到 1300 人(参考本篇图示)。
但实际上从 5/22 校正回归起,每日的新增确诊数已经停留在五六百人就似乎再也上不去
了,这反映出可能有一半的感染者并未被实际检测出来。虽然这些人可能大多是轻症或无
症,但仍然有一部分的人是具有传染力的,而比较麻烦的是,这些人都会是所谓的防疫破
口。
【确诊数可能被低估,应采广筛抓出潜在轻症患者】
综合以上推论,国内确实可能存在有相当比例的带原者尚未经过核酸检测 (qPCR) 确认。
建议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该慎重考虑应拟定策略,针对较高风险的族群,进行较大规模
的“广筛”。
我在 5/24 的文章中也有特别强调过,“广筛”不是“普筛”(注三)。广筛是在检测量
能足够的前提之下,针对高风险的群体去进行筛检,尽可能地去找出潜在的感染者,及早
加以隔离。这两天新北市长侯友宜也强调以“广筛”找出隐形阳性者,而不再用“普筛”
一词(注四),政府官员们心态更趋务实也着实令人欣慰。
近期有许多不明原因死亡的案例,死后才检测出体内带有新冠病毒。针对该区域的居民,
以及其他快筛阳性率较高的热点区进行“广筛”,都是相对可行的做法。
台湾现在每天的检测量已经来到三万五千例,根据卫服部的说法是全台每日最大量可以有
五万例。且近日塞车补登(backlog = 校正回归)的情况已经明显少很多,说明资料上传
系统已经有大幅度的改善,而国内目前的检验量能已经有余裕去进行高风险群的“广筛”

在此也诚恳呼吁政府能加速动员核酸检测量能(包括人力与机器),尽可能地从中匡列出
潜在感染者,尽速进行隔离并提供妥善的医疗照顾。也唯有如此,才能在疫苗普遍施打前
,以科学的方法去对抗病毒,以减缓疫情对于社会和经济所造成的冲击。
这场与病毒的战争才刚刚开打,但只要全民齐心,我们就有信心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台大化学系副教授 徐丞志
【参考资料】
注一:"COVID-19 pandemic by country and territory"
https://en.wikipedia.org/.../COVID-19_pandemic_by_country...
注二:“每日的检测量能决定了每日的确诊数”
https://www.facebook.com/SkyMirage/posts/10220872039493646
注三:“普筛和广筛有什么差别?真的没必要普筛或广筛吗?”
https://www.facebook.com/SkyMirage/posts/10220853440788690
注四:“侯友宜呼吁:都有公布重热区 拜托长辈们出来广筛”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551148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