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记者署名:
笛睿
3.完整新闻标题:
太阳大气层温度是表面近千倍 新研究找到原因
4.完整新闻内文:
太阳这个大火球可见的表面层叫做 光球层 (photosphere),其实只有6000摄氏度左右
。可是在这外面、距离光球层数千公里的的 日冕层 (corona)——相当于地球大气层,
虽然不可见,其温度却是 光球层 的上千倍。
按理说离太阳的热源中心越远温度应该越低,这个现象令人不解。科学家还发现这不是太
阳才有的特性,多数恒星都是这样。
1942年,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Hannes Alfvén)提出一种理论解释,太阳内部大
量 等离子体 大规模的活动,将对磁场产生影响,产生有能力远距离运载大量能量的一种
特定的波。这种波以太阳能磁通管(solar magnetic flux tubes)的形式,把巨大的能
量直接从太阳的内部输送到太阳的外大气层—— 日冕层 ,导致日冕层产生高温。
这种波由此被命名为阿尔文波(Alfvén wave),可是这个理论一直没有得到证实。5月
10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的研究,第一次探测到阿尔文
波,终于证实了这个80年前提出的理论。
研究者表示,太阳表面由复杂的各种现象交织运作,由于观测仪器的能力有限,几十年来
都无法从中找到阿尔文波。近年来的新仪器终于为观测太阳打开了新的窗口。
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邓恩太阳望远镜(Dunn Solar Telescope),上面装有干涉式二
维分光偏振计(IBIS),专门从事太阳的高分辨率影像和光谱观测。
研究人员借助这个仪器在良好的天气状况下进行观测,并结合先进的电脑模拟技术和世界
各地研究组的合作,第一次证实了太阳能磁通管的存在。
研究者表示,直接观测到阿尔文波,是高能开发研究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太阳内部通过
核聚变,把很小的能量变成巨大的能量,不会产生核废料。现在常见的核裂变产生能量的
方式,会产生一些核废料,存在较大的风险,比如2011年就发生了福岛(Fukushima)第
一核电站事故。
当然,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也不容易,需要一亿多度的高温。研究者表示,阿尔文波就是
帮助达到如此高温的一个办法。随着对太阳了解的不断深入,研究者认为科学家终究能够
在地球上创造出合适的反应条件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6/3/n12994788.htm
6.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