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risNYC (Kris)
2021-06-02 13:50:00你817现在要做的是止血 不要再帮倒忙了
你真的要转文我有这篇杨斯培写的给你参考
因为太长先给他自己归纳的懒人包:
1. 已抵达国门的疫苗,看能不能再快一点到各县市卫生单位。
(这里的求快,不是乡民乱吵,是李秉颖教授跟张前副署长都认为有机会改变)
2. 唐凤要出手了,有唐凤,分时分流打疫苗大为可能。
台湾既有体制一天就能打四十万剂的疫苗,如果既有订单下次对方出货,
可以请他出多一点,我们施打速度很快很快。
3. 如果要早日达到群体免疫,那就要劳烦指挥官继续效法先进高施打率国家规划,
增设哪些点跟增派专业人士,从一天四十万剂,再往上拉。
4. 即使国产疫苗可以在七月底问世,
我更希望七月中甚至更早以前台湾就完成群体免疫(不要等到十月啦!)。
如果宗教团体顺利帮上忙,加上既有订单陆续出货,唐凤出手设置
优异的疫苗施打报名系统,增设疫苗注射点,是很有机会达标的。
5. 那做出来的国产疫苗,如果有效,怎么办?可以学新西兰。看要送邻国,
还是邦交国。我今天算过我们邦交国十五国( 伯利兹、危地马拉、
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拉圭、梵蒂冈、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图瓦卢),
总计五千两百万人口,打过疫苗的大约一百万而已,我们的国产疫苗
如果有效,可以照顾这十五国!每一剂都不会浪费!
原文转载 杨斯培 脸书5/31(未经同意但本文设定为公开阅览)
台湾有两股力量在倾轧。
一股的核心力量,我称之为:老臣谋国。
另一股,我称之为:老奸(分散在各党派)害国。
我眼中的谋国老臣至少有:陈建仁、张鸿仁、谢思民、李秉颖、陈培哲。
如果你不信这些人,那台湾无人可信。
因为不是所有人完全认识上述这五人,我学小商人介绍一下他们出场:
陈建仁(69岁,台湾旗山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卫博士,
并为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
张鸿仁(65岁,台湾基隆人):阳明医学系、美国哈佛大学卫生行政硕士、
前行政院卫生署药政处副处长、前行政院卫生署副署长
谢思民(OO岁,台湾OO人):台大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高端疫苗公司新冠疫苗第一、二期临床试验的执行总主持人
李秉颖(63岁,台湾府城人):台大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感染科医师、
行政院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预防接种咨询小组召集人
陈培哲(66岁,台湾沙鹿人):台大医院内科主治医师、中研院院士
如果大家都画对重点,政府就会愈来愈有压力专心面对这些重点,
民众得以早日群体免疫,政府获高支持度,彼此都受益。
杨宪宏先生以前讲过一句话我很喜欢,叫:“台湾要从正确的过去再出发!”
顺着这句话,我们若想从新冠(武汉)病毒的肆虐脱困,就必须认清事实,
盘点我们手上筹码,整军再出发。
困扰很多人的三点包括:究竟要怎么看待国产疫苗、施打速度、
非中国制、非中国代理的欧美疫苗从哪里来。
早先一直有朋友发表意见说他要等国产疫苗。我搭uber,
也听到非同温层的(驾驶专业评价极高的)司机分享他的观点,
他的观点源自他听的电台或电视节目、
他朋友圈的议论跟他自己的判断力所汇整,就算你认为再荒谬,
也代表有一定比例的人就是这么想。
他说:“政府故意把能进来的欧美疫苗慢慢进,
想要让台湾人去打国产疫苗,图利国产疫苗。”
(插播最新消息:监察院公报廉政专刊第167期,第176页,
还真的有个政治人物有高端疫苗九十六张多(96640股),
不过,不是民进党的。动动手,查一下,你会好奇你查到的东西!)
身为一个乘客,我不能跟他大吵,就是用蒐集舆情的心态去听。
司机说的“慢慢进”是有所本,还是无的放矢?我认为不算无的放矢。
执政党发言人颜若芳的脸书,我一字不漏引述其自问自答那段内容:
“至于为何只有15万剂?因为一次来太多很难一次消化完,去年一整年,
流感疫苗才打600万剂,需要按部就班依既定规划推进。
会陆续到货,按照时程让大家打到。”
颜若芳没有医学相关背景,但数据也讲错的太离谱。
“一整年才打六百万剂”的数据大有问题。
流感疫苗打的很快,去年10月5号开打,全台湾施打纪录都查的到:
一天四十万剂,三天一百万剂,七天两百万剂,十一天打三百万剂。
远见杂志去年十月也有篇文章提及:“面临武汉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
与流感双重挑战,民众纷纷提高警觉,抢先接种流感疫苗,
公费疫苗开打 12 天就用掉 318 万剂,占总量 603 万剂一半,
自费疫苗也供不应求。”而疾管署统计,
截至去年11月23日我国公费流感疫苗接种数逾560.6万剂,
使用率达92.9%。加上自费流感疫苗,等于一个多月,
就打了快要六百万剂,不是一整年才打六百万剂!
而你若已知流感疫苗施打速度可达:
“一天四十万,三天一百万,七天两百万,十一天打三百万”,
颜若芳说的:“一次来(十五万剂)太多很难一次消化完”
这种论述就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我们的施打速度消化十五万支消化的完
(高雄市长、台南市长、新竹市长在AZ第二波送来的施打效率都展现的非常惊人),
不会消化不完,难怪民间会有相应耳语,而且依目前查到的证据,
大量持股者又不是民进党籍的,替别人背骂名、背黑锅干嘛?
如果我们用十一天打三百万剂的速度,并保持这个速度,
要四十四天才能打完一千两百万剂,
我们暂且当作这样勉强达到群体免疫的标准。
陈时中指挥官说十月打完六成,我认为太慢太慢太慢。
台湾的施打疫苗的实力,暂不提征召好市多、IKEA停车场或学校、军营,
四十四天就有能力打完一千两百万剂。如果你征召各单位,
扩充施打疫苗据点跟人力,若扩充一倍的施打动能,二十二天就打完收工,
若扩充两倍,十五天就速战速决。
所以你不能怪民众质疑“什么十月!为什么要等到十月?为了什么,要等到十月?”
回家看脸书,不少人分享前副总统陈建仁打完国产疫苗(接受疫苗人体实验)的图文讯息。
有些新闻用的标题是:“陈建仁透露,夫妻俩都没有太大的不适与副作用”,
然后搭配一张前副总统的笑脸。我跟前副总统曾经共同参与一场新书发表会,
我坐离他很近,他的笑容,他的待人,他的温煦,我感受过。
他真可说是世上第一等谦谦君子。但究竟有多少人仔细看了报导内容,
真确的理解发生了什么事?“前副总统陈建仁今天接受“民视”专访时表示,
自己与妻子先前接受高端疫苗二期人体试验,在施打完毕后并没有感受到不适,
未来国产疫苗要生产至2000万剂,应不是问题。”也许你看到这一段了,
然后你进行不少脑补,就算他们夫妇打完后没有感到不适,
这离国产2000万剂疫苗顺利产出,还有很大的距离,
这不能直接画上等号!那句“应不是问题”,你要用客套话去解读
,无法“挂保证”!
还有一段,我根据很多人脸书发言内容回推,
他们显然没读到以下内容:“陈建仁接受《民视》主持人胡婉玲访问时透露,
他与与太太先前都曾接受“高端疫苗”二期人体实验,
由于疫苗实验有7分之1的人会施打“对照组”,7分之6的人施打疫苗,
他也不知道自己打到的是疫苗还是对照组,但他和太太2人施打后并没有太大的不适感。”
帮画一下重点:
“(陈建仁)他也不知道自己打到的是疫苗还是对照组。”
所以千万别过度解读“没有太大的不适与副作用”。
五月十五号,陈前副总统的脸书,分享一则天下杂志的文章,
文章最后一段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全民普遍接种疫苗,
将是台湾最大也是最后的挑战 !”所以从前副总统的发文或发言,
我们所凝聚的共识跟眼前任务很清楚就是: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全民普遍接种疫苗。”
国产高端疫苗临床试验(第1期及第2期)总主持人是台大感染科主治医师谢思民,
他的意见,是关键中的关键。他怎么看待网络上一些帮国产疫苗护航的人?
他说:“有些人的发言看似支持国产疫苗,但若引用到错误的资讯,
只会帮了倒忙,就像外行人在“硬护航””
那谢医师针对国产跟欧美疫苗,又怎么看,他的意见有没有跟颜若方的论调相左?
他说:“即使高端和联亚都能通过审查,7、8月的供应也不过几百万剂,
对于台湾要达到群体免疫的3千万剂,还离很远。”
他建议“国家还是要能多多购买到欧美疫苗,不然都是杯水车薪。”
答案不是很明显了吗?连谢医师都赞成要多买欧美疫苗。等国产疫苗确认有效,
到靠它完成台湾的群体免疫,“袂赴市”,来不及,太慢了。
这是谢医师的专业意见!
我一向是反对中国制疫苗或者要跟中国低头才买的到的中国代理德制疫苗,
但明明就还有别条路可以走。
前卫生署副署长张鸿仁的正义之声已经响了很多次,
还不知道请搜寻:要救命,马上准民间进口疫苗。
民间买疫苗给政府执行,又不是没有前例。
“台塑集团已故创办人王永庆先生因受肺炎之苦,
并亲身体会到有疫苗预防肺炎的好处,因此早在2007年时,
便透过“财团法人王詹样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
购买并捐赠2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给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
(即现在的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ettoday)
五月三十号下午,他发脸书提及:“疫苗进台湾法规不是问题,
冷链运送台湾也不是没有,经济可以设置一条龙!难道疫苗不可以政府单一窗口协助”
近日宗教团体跟企业表态从国外引进疫苗,
中央疫情指挥中心第一时间的态度比较像媒体讲的
“设下重重关卡令有意引进者却步”
中研院院士陈培哲(医师背景,肝炎权威)批评此举是
“把人民的生命放在权力之后”、“这是一个非常傲慢的政府”。(UDN)
隔天局势随即大变,傍晚“窗口”已经出现,
“宗教团体将由内政部次长陈宗彦担任窗口
,企业团体由经济部长王美花担任窗口。”(UDN)
今天前副署长张鸿仁发文分析讨论除了政府之外,
谁拿的到疫苗?“只有佛光山基金会真正手上有订单,为什么?
因为市场上所有疫苗都被欧美各国政府抢在手上,只有极少数流入慈善团体”
也就是说,值此乱局,掮客、骗子、蠢县长、蠢州长也特别多,
还有县长叫你不要问来源。
“只有极少数流入慈善团体”这句话是一个很棒的线索,我就在想,
如果佛光山有,那慈济也是全球性组织,应该也会有。
果不其然,今天就有这则新闻:“慈济基金会慈善事业体执行长颜博文表示,
慈济一直在主动与被动接触多种疫苗取得管道,包括联合国14个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慈济美国总会与辉瑞、莫德纳等药厂的接触,
只要政策允许,慈济就能早日取得疫苗,否则也不排斥与企业合作,加码认购。”
法鼓山跟中台禅寺,在美国也都有组织,若大家认清这回是台湾的生死存亡战,
大家能活下来,这些宗教组织日后才有人参与,若人都没了,还谈什么组织?
台湾这个生命共同体若一起动起来,
就不用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声称日本想提供台湾AZ疫苗“不会得逞”
这种三流恫吓。
五月十九号,第二波AZ疫苗抵台,五月二十八号开打。五月二十八号,
联合报报导《抢打疫苗 专家呼吁书审取代检验》,
内容主要是引述前卫生署副署长张鸿仁的看法:
“食药署应以书面审查取代封缄检验”、“请食药署不要再验了!
非常时期,每一分钟对第一线人员都非常重要。”
李秉颖医师转了这则新闻发脸书文,同时写下:
“我私下也向食药署这样建议过,但未获正面回应。”
这点提醒我们另一个面向的重点,已经抵达国门的疫苗,
有没有可能在合法前提下,更快抵达各县市卫生主管机关。
一周前,我大概发过七篇文章讨论务必设立注射疫苗报名系统、
分时段、时段切细(二十分钟或半小时)、分流、甚至拓点,
让全民能就近而且能快速施打疫苗,千万不要没有报名机制,
任民众随机上诊所大排长龙,这样只会造成群聚,增加感染风险,
打不到疫苗的人还会在诊所狂骂泄愤,累死医护。
也好在就算是这点,今天也露出曙光,唐凤说他管定了。
最后分享一则经济日报报导,“新西兰总理贾辛达.阿尔登宣布,
由于新冠肺炎疫苗订购太多,足可让全国500万人施打三次,
决定把多余疫苗送给邻国。包括托克劳群岛、库克群岛、
纽埃、萨摩亚、东加、图瓦卢。”
简言之,上面写的长长的,结论其实短短的,小六学生读完都能记得:
1. 已抵达国门的疫苗,看能不能再快一点到各县市卫生单位。
(这里的求快,不是乡民乱吵,是李秉颖教授跟张前副署长都认为有机会改变)
2. 唐凤要出手了,有唐凤,分时分流打疫苗大为可能。
台湾既有体制一天就能打四十万剂的疫苗,如果既有订单下次对方出货,
可以请他出多一点,我们施打速度很快很快。
3. 如果要早日达到群体免疫,那就要劳烦指挥官继续效法先进高施打率国家规划,
增设哪些点跟增派专业人士,从一天四十万剂,再往上拉。
4. 即使国产疫苗可以在七月底问世,
我更希望七月中甚至更早以前台湾就完成群体免疫(不要等到十月啦!)。
如果宗教团体顺利帮上忙,加上既有订单陆续出货,唐凤出手设置
优异的疫苗施打报名系统,增设疫苗注射点,是很有机会达标的。
5. 那做出来的国产疫苗,如果有效,怎么办?可以学新西兰。看要送邻国,
还是邦交国。我今天算过我们邦交国十五国( 伯利兹、危地马拉、
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拉圭、梵蒂冈、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图瓦卢),
总计五千两百万人口,打过疫苗的大约一百万而已,我们的国产疫苗
如果有效,可以照顾这十五国!每一剂都不会浪费!
每个人都愿意为台湾多付出一点心力,我们就能早一天群体免疫。
你黄昭顺一个人打了疫苗免疫,这样够了吗?你眼里如果只有你自己,
也许够了,但当然不够。
(黄昭顺说她是执业药师,请问她在哪间药局或哪间大医院的药剂部?)
你全家都打了,够了吗,你的邻居还没打到,其实你也还不能正常生活。
全台湾人都打了,够了吗?想想移工跟邦交国国民的处境。
以上都打了,够了吗?还有一些穷国的人打不到,我们愿不愿意多付出一点,
替全球免于新冠(武汉)病毒之害,尽一份心力?
“疫苗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何时会有疫苗和解药也是许多民众所关心的,
虽然疫苗如此重要,但其推展却受到很多负面因素影响,包括对疫苗的错误认知、
反疫苗团体的活动、公费疫苗经费来源不足等问题,
使台湾的疫苗推动和研发明显落后于他国。
TIVS台湾疫苗推动协会致力传递正确卫教观念、
推广疫苗新知及破解疫苗迷思,欢迎有志者共襄盛举。”
以上这段,是台湾疫苗推动协会网站上的一段文字。这个协会的名誉理事长,
是李庆云医师。这个协会的荣誉理事长,是李秉颖医师。这个协会的成员,
都是台湾一流的医师学者。
你可以去他们的官网,捐款支持,尽一份心力。
我刚刚捐了三万块过去,虽然是我生日,
但我准备了这份小礼物,送给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