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贡献所学
我也来用所看过的采购合约来进行财务分析
一般在所谓的合约价值评估中
我们会看最终付款条件
依某上市公司今天所签的合约价值来看,假设1000万剂价值340亿好了,有几种方向可分
析:
情境1. 买方设定付款必须要三期通过或实际使用量来付款。( 此为买方due care)所以
如果大家都不打国产,那这份合约就没啥价值....股价未必会反应。亦即依使用量才能付
款
情境2. 买方设定是即使卖方没有通过三期或没人要打,仍然会付全数。总之政府就是保
证付款,那么:
(1)卖方无论如何都会拿到钱,股价就稳了
(2)买方反正用纾困的钱,也是人民的血汗钱,跟做决策的人一点都无关。如果买下来
,过期 人民不打 那是人民的问题,反正我帮大家买了 1000万剂,放到过期丢掉,合约
还是照付钱。
情境2就变成标准的乾坤大挪移,拿人民血汗钱,靠行政权力及政策宣传手法,买到的是
疫苗在制品(?),保证给付直接送给这家公司的股东~以避免大家都打国外认证疫苗,
股票变壁纸。这样的付款条件,股价岂能不飙涨?
所以,默默希望政府有帮人民做最后的把关~来个情境1吧~至少让我觉得这还是正常的
合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