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联合报
2.记者署名:
2021-05-23 21:00 联合报 / 记者邱宜君/台北即时报导
昨天晚上的新闻
3.完整新闻标题:
总通报量与总检验量为何差3.5万件 指挥中心这么说
4.完整新闻内文:
疾病管制署在每天在官网上公布昨日新增通报数、排除数、确诊数,但通报数与已经确诊
或排除的数字之间落差持续扩大,目前已差距3万5000多件。外界担心,难道这些就是都
要用“校正回归”处理的“塞车”?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表示,数字落差
是由各式各样的缺件累积而成,都不算“塞车”,校正回归处理的塞车是根本没有完成通
报的部分,并未算进官网通报数当中。
指挥官陈时中表示,需要校正回归“是系统性问题,并没有疏漏”,不希望校正回归持续
下去,所以要积极解决数字跟整理不够即时的问题。首先已简化流程,采检送验相关程序
现也简化成取得条码即可,同时会利用健保系统将流程更简化。再者将补助指定机构采购
高通量检验仪,每家补助上限500万元,自动化程序多,减少人工。
庄人祥表示,这3万5000多件当中,最大宗是检体没有收件纪录的通报病例,有2万多件,
可能是检体还在运送中、检验中,或是重复通报但尚未取消送验单等。其次有5500多例,
是预先通报却没采检的案例,例如之前军舰专案,可预知要采近千人,就会在前一天预先
通报、隔天再采检,有些后来可能因为研判不需要采检而未采。
庄人祥表示,另外还有检验中、还没出检验报告的,这部分有4500例;还有1416例是尚待
研判的通报病例,比如说,有人第一次采检阴性,但按照规定,要等隔离或检疫期满二采
也阴性,才能够排除。
陈时中补充,目前个案检验结果的判定,也会耗费一点时间,且必须经判定才能进行法定
程序,包括开立隔离通知单、隔离治疗等。现在也会朝向“自动判定”去改良,以减少时
间差,少数无法自动判定的案子,再用人工检视。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5479893
6.备注:
公视那张图没用了,
因为校正回归的资料来源是未完成通报
所以根本没显示在官网上
在另一篇中央社 陈时中解释校正回归是采检日+2为确诊日期的新闻
直接讲说是登打系统造成确诊资料无法成功上传
看起来主因就是系统设计问题,没有处理现在筛检量的能力
所以才会有新闻讲说找唐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