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yloso (讨厌囉嗦)》之铭言:
: 是这样的,现在国中小停课;
: 身为自宅警备队的我,多了一项任务,
: 就是要帮姪子们检查作业。
: 全对吃鸡,改错吃草。
: 今天撇了一下,发现其中有一题很奇怪,
: 神通广大的乡民可以帮我除错吗?
: https://i.imgur.com/qrqPSHo.jpg
这个题目我也觉得不好 但很多年来它一直没被拿掉
这部分大概是要初步理解 "除法其实就是连减的延伸"
但是包含除跟等分除的差别 在教学上
是不会教也不会解释
是连这两个名词都不会让学生知道的
那就算了 反正是连减
要平分我们就看要分成几份 把总量逐个分下去
接着小孩就会建构出 可以分5次 所以每份有5个
这样很符合生活经验的概念
整个章节到目前为止都很合理
直到这个题目出现
这题目硬要拿一个连续量(绳子.缎带.彩带)的东西
去给小孩做离散量比较可以理解的连减
根本不符生活经验 反直觉的题目
于是就会出现原PO的疑问
但小孩不懂 他只知道反正要减5次 所以每段5公分
聪明一点的小孩 还会被自己的聪明害到
写一写最后 答:5段 单位错 被扣分
因为他觉得我把彩带"减"/"剪"了5次 所以是分成5段
更聪明的小孩才会察觉到原PO的疑问
会觉得我要分8段 可是我怎么知道每次要分多少
那如果我把彩带剪成1公分1公分 再去分
每段要分到5份 这样的彩带还叫8段吗
干 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么聪明小孩的问题
所以我每次教这个题目前
我都会直接跟小孩说我觉得这个题目不好
然后直接把文字改掉做一次
再把文字换回来做一次
再快速的提示引导他们想出前面那一串 为什么这题目不好的原因
让他们能理解更聪明小孩在想什么
最后再跟他们说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遇到题目出这样
你还是要这样写过程跟答案 知道吗
浪费我的时间啊
这题目之所以存在 一定有它的意义
但这意义不是这部分课程要教的啊
出版社可以快点把这个题目从这章节拿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