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就是有可能生养出郑捷这种 你敢生吗

楼主: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21-04-21 10:06:56
今天找到一本书给大家参考看看
教出杀人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963
https://i.imgur.com/wAM6PA1.jpg
内容简介
“我也想当个好孩子,怎么会变成杀人犯!?”
日本更生专家揭露少辅院的真相,还原受刑人走上歹路的过程──
吸毒、偷窃、杀人……都是从当个“好孩子”开始!
  ■你是不是以为自己的家庭环境没有问题?
  ■你是不是认为应该“当个好配合的人”?
  ■你是不是严厉要求孩子绝对不能说谎?
  ──罪犯就是这样教出来的!
  衣食无缺、没有虐待、没有家暴的家庭,却教出一个杀人犯的孩子
  没有人从小就立志“当个杀人犯”,没有人天生就是个恶魔。
事实上,所有罪犯都曾是人人眼中的“好孩子”──
  ●双亲感情不睦,为了讨父母开心,强装开朗与乖巧
  ●常被拿来和手足做比较,为了得到父母称赞,拚命表现优秀
  ●家境不好,不敢向父母表达物欲,只能一直忍耐
  ●“女生要端庄一点!”“不要依赖别人!”“好好加油!”
长期受到父母“励志型”的严厉管教……
  
  长此以往,对孩子而言,“家”已经不再是避风港,
只是个不断累积寂寞与压力的地方。
身心俱疲之下,他们终于放弃当个“好孩子”,
渐渐出现偏差行为、拒绝上学、茧居在家、患精神疾病,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犯下罪刑或是选择自杀……
  一旦进了少年辅育院,只会愈来愈坏,一辈子脱离不了犯罪
  误入歧途的少年们被送进了少辅院,然而,
里头“异常”的生态又将他们活活关出病来──
严禁私下交谈、导师以暴制暴、一味地写制式的反省文……
他们丧失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出了院之后只能回到坏朋友身边,继续为非作歹。
原本应是对非行少年再教育的少辅院,却成了加速再犯的温床。
  “我不会再碰毒了!”“我绝对不会再犯!”“我不会再让家人担心了!”
没人知道他们下的这些决心,不过是为了迎合大人的表面话,
更是一定再犯、无法更生的证据。
  家庭教出罪犯,少辅院再教出累犯──如何不再把孩子逼上犯罪的绝路?
  ■不要拆穿孩子的谎言
  ■让孩子懂得示弱、懂得求救
  ■任性的人其实是很会做人的人
  ■不要问孩子:“还好吗?”
  ■不要用评价的方式称赞孩子,
你的价值观将成为他们肩上一辈子都无法卸下的重担
名人推荐
  ★李茂生│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黄明镇│基督教更生团契总干事 ──专文推荐!(依姓名笔画顺序)
  “民国86年修订《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时候,
我就不断主张身陷司法的少年需要的不是责骂、究责或反省,
而是成人的伴同与自我表达权的保障,
本书说出了我在当时所无法明确表达的《少年事件处理法》的精髓。
当我们听到少年说‘我绝对不会再犯’时,必须戒慎恐惧,因为这句反省的话,
代表其仍旧无法对他人敞开心胸,仍在自我压抑;
反倒是少年说出‘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你能协助我吗’的时候,
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李茂生│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看了冈本教授这书的全文,
不得不佩服他对受刑人教导的用心与分析犯罪成因的专精。
他很清楚地提出,犯罪的根源是在小时候,
那些孩子一直被大人教导要做‘好孩子’,
结果因为太多的隐藏和压抑,才会有一天,突然情绪失控而去犯案。
希望本书能提供父母一些省思,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要多了解他们,
让孩子感受被爱。
被爱的孩子,就不会想去害别人。”
──【黄明镇│基督教更生团契总干事】
作者: iampig951753 (姆沙咪猪)   2021-04-21 10:09:00
爸妈教出来的
作者: iam0718 (999)   2021-04-21 10:31:00
再烂的教育也能出天才 再好的教育一样 出废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