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研究] 推背图谶传统的历史沿革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1-03-21 23:43:07
※ [本文转录自 Fortune 看板 #1WLsbUhZ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Fortune
标题: [研究] 推背图谶传统的历史沿革
时间: Sun Mar 21 23:42:14 2021
  《推背图𫍰》〈导论〉推背图谶传统的历史沿革
                            东岐明
  中国流传千年的《推背图》潜流风潮,绝非孤立文化异象,而是缘由中国自古深远
庞杂的易学文化传统。三千多年前积藏堆垒的商朝甲骨文片,即在记载当时朝廷高层事
务占卜观察所得的种种预兆消息;而至周朝文王开创的周易传统,原始方法也是在以蓍
草占卜问事未来吉凶。所以中国古书对于种种预言的记载乃是繁复多样,从官方到民间
都有相关历史录闻。
  其中谣谶流言更是史书屡见的奇谭异事,譬如《史记‧周本纪》即有记载一则距今
两千八百多年前西周宣王时代的谣谶故事,当时周宣王听闻民间女童唱诵歌谣‘□弧箕
服,实亡周国’,心生恐惧而下令捕杀相关贩卖人士,结果有对夫妇出逃而在路上捡到
女婴带走抚养,长成便是后来影响西周崩亡的周幽王宠妃褒姒。
  即使表面鼓吹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传统,其实也在儒书《中庸》提及所谓‘至诚之
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而强调儒者修为至诚便可预知事态吉凶。相传孔子所作阐示易理的《系辞传》更讲述
儒易圣人神武之道,而谓‘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智以
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即在说明易圣之神可以预
知未来事态,而易圣之智可以密藏往应方略;也就是说儒家易道所谓圣人神智,乃可感
测预知未来事态,并能深思密谋应对策略。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就有记载一则孔子弟子不及孔子预知能力的故事。孔子逝
后,其弟子们思慕师范,而弟子有若貌似孔子,所以许多弟子群起拥立为师,尊待如同
孔子在世。后来就有弟子质问有若两事:一是以前有次孔子出行,突然要大家准备雨具
,后来果然下雨,询问孔子原因,孔子引用《诗经》反喻而说月亮的天文位置移离毕宿
,但以后也曾发生一样天文现象却没下雨!二是孔子弟子商瞿年长无子,而孔子要派他
离家出使齐国,商瞿母亲请求不要派他,孔子就告诉商母说商瞿将来四十岁以后就会生
有五个男孩,后来果然应验!请问孔子何以知道这两件事?有若答不上来,结果就被请
下孔子讲坛。
  秦汉之前的易学传统,演变到汉朝竟而附会古代经典,催化出符图谶纬之学。西汉
大儒董仲舒融会阴阳五行提倡天人感应,鼓吹天命祥异之说,而西汉易占又是名家辈出
,从而形成占卜图谶盛行汉代朝野的易术风潮。王莽便是借此风潮,捏造谶语而营造登
基天命。东汉光武帝则是原起微薄,身应符谶预言而开挂创立东汉,所以大为信仰提倡
谶纬之学,其后进而公开宣扬图谶之说,使之等同正统经书,成为官方正式学术,竟而
孔子形象成为神异启示之儒学教主。汉朝灭亡以后,符图谶纬渐遭历代官廷毁禁,至于
宋朝官方严禁一切预言流传,从而也就刻意销毁一切古代经典谶纬文献,至今大多无存

  然而官方作态并未影响民间想法,许多民间预言传说还是代代辈出流传朝野,譬如
北宋初年杨亿《杨文公谈苑‧铜牌记》记载南北朝时期南梁宝志禅师著有谶语,而附会
应验于近四百年后的宋太祖父亲赵弘殷:
  梁沙门宝志铜牌记,多谶未来事,云:“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张弓在左边,
  子子孙孙万万年。”江南中主名其子曰弘冀,吴越钱镠诸子皆连弘字,期以应
  之,而宣祖讳正当之也。
自唐初开始流传的推背图谶风潮,也就是在此易学图谶文化传统的时代潮流下而潜传千
年,至今流布中外,历久不衰,而这一切乃是始于隋末唐初的政治动乱。
  隋末炀帝耗乱国政,朝野动荡不安,此时民间流传谣谶预言李氏将兴,炀帝因此数
杀李姓臣僚,然而后来竟是其信任的表兄李渊于群雄争战中建立李氏唐朝而应验谶言。
唐高祖李渊当时有三位嫡子,由长至幼分别名为建成、世民、元吉。世民就是后来的唐
太宗,但他原来担任在外征战将帅,预定继位的太子是建成。然而世民功高震兄又有天
命野心,兄弟不合而相互疑忌冲突,结果导致爆发玄武门之变,迫使李渊立他为太子,
终于登位而成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前后,太白金星屡屡白昼出现,甚至经天─中午都可看见。当时太史令
傅奕密奏唐高祖,太白星相位置显示秦王李世民当有天下。高祖疑忧召见世民以问,世
民乃即上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痛陈兄弟将欲加害于己,因而高祖决定召令各子明早
皆来当面对质。次日事变,世民伏兵皇宫玄武门内,截杀前来朝见高祖的建成、元吉两
兄弟,灭其男裔而赦免其余亲族党羽,挟持高祖李渊,掌握朝政,数月后即就帝位。
  古代中国星相学对于太白昼见经天,认为就是不吉之相,相关皇权失势,朝政倾覆
。唐太宗李世民得位不正,又发动政变应于太白昼现经天之象,所以内心一直对此星相
有所戒惧。太宗贞观初年,同样屡次太白昼现,太史令占断星相为‘女主昌’,因而太
宗开始担忧国运,从而开始防范任何可能政局威胁。贞观年间后来又有多次太白昼现,
影响导致多名功臣可能因为涉及谶言被杀,其中著名就是武将李君羡案。李君羡原是太
宗信任武将,曾至任守玄武门,宿卫太宗起居宫殿,结果竟因小名似乎符合谶言,竟遭
太宗诛杀,《旧唐书‧列传第十九》如是记载:
  李君羡者,洺州武安人也。初为王世充骠骑,恶世充之为人,乃与其党叛而来
  归,太宗引为左右。从讨刘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战必单骑先锋陷阵,前后赐以
  宫女、马牛、黄金、杂彩,不可胜数。太宗即位,累迁华州刺史,封武连郡公
  。贞观初,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主昌。”又有谣言:“当有女武王者
  。”太宗恶之。时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在玄武门。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
  各言小名。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
  此勇猛!”又以君羡封邑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会御史奏君羡与妖人
  员道信潜相谋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天授二年,其家属诣阙称冤,则天
  乃追复其官爵,以礼改葬。
唐太宗贞观之时,隋亡不久。太宗年少尚为隋臣贵冑,亲见隋廷天下由富强兴盛而崩坏
战乱,又历开国兄弟相残,种种逆反变乱屡涉星相谶言,故而忧惧危祸预兆,唯恐子孙
社稷不久。太宗听闻流传谶言将有女主武王代唐天下,曾召李淳风询问,此事记于《旧
唐书‧列传第二十九》、《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九》,亲历武则天时代的唐人张鷟
《朝野佥载‧第六卷》如是记闻:
  唐太宗之代有秘记,云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李淳风以
  询其事,淳风对曰:“臣据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
  今不逾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将歼尽。”帝曰:“求而杀之如何
  ?”淳风曰:“天之所命,不可废也。王者不死,虽求恐不可得。且据占已长
  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四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其于陛下子
  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壮严毒,杀
  之为血仇,即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所谓“秘记”就是神秘流传的谶语,谣传唐朝帝位三传以后,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唐
嗣。太宗闻悉,大为震恐,想要诛杀所有疑似可能对应谶言者!然而不知谶言真正所指
为何?所以秘密召问李淳风详情,李淳风身为道家修行者,知悉因果难免,唯恐太宗滥
杀无辜,只能巧言劝说。然而太宗后来还是疑忌逆反而诛杀臣子,李君羡就是其例。
  可能是在未得明确答复下,太宗要求探知相关未来逆反凶兆的天下运势,李淳风为
求阻止太宗滥杀,乃不得已而造作图谶预言,密呈太宗,就是《推背图》。然而《旧唐
书》与《新唐书》的艺文史录,均未记载有《推背图》一书;只有《新唐书‧志第四十
九‧艺文三》记载李淳风与袁天纲集录一卷《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书名似乎是因
太宗忧惧太白星相凶兆而作,后世或有猜测即是《推背图》。不过最有可能却是,李淳
风造作图谶预言国运的消息外泄臣民,竟以有图推背闻名,不得不另作此书以掩饰;所
以取名相关图谶内容,又称与袁天纲合著,以让外人以为传言李淳风所造图谶即是此书
。否则,密呈太宗图谶,必定深藏宫廷,无需书名,更不会见诸史册;而袁天纲作为外
臣,既是不在大内宫廷,太宗应不可能使造密呈国运图谶。
  “推背图”一词现今最早见于古籍,是在敦煌经卷中的《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抄
本。此经疏是在武则天称帝的武周时期所造,用以营造舆论证明武则天称帝乃是天命神
授,其中引用许多谶语预言,《推背图》也在其中,可见唐初当时朝野已有传闻《推背
图》之名,其引述为:
  按《推背图》曰:‘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
           佞人去朝龙来防,化清四海,整齐八方。’
此一谶言主要是由汉代谶纬《易纬稽览图》《孝经援神契》摘抄转化,文词浅陋,字句
不齐,吹捧肉麻,不符李淳风传世文笔,明显就是伪造用来附会武周称帝。其实整部经
疏多在杜撰曲解《大云经》─即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无想经》。后来南宋释祖琇《隆
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十二》乃有批判当年僧众协助武周编造经疏,更记载唐太宗是在贞
观二十一年得到秘谶‘唐三世而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此记。太宗殁于贞观二十三年,
李君羡杀于贞观二十二年,可以推测《推背图》约是李淳风在贞观二十一至二十三年间
所作,而有消息外泄流传民间,闻名朝野,才会引致武周附会伪造经疏。
  武周遭到政变推翻后,后来唐玄宗在《以桓彦范等配享中宗庙庭诏》中,提及迫使
武则天退位而让唐中宗复位称帝的五位大臣乃是‘名书谶纬’,表示他们政变符合谶语
预言。玄宗此谓谶纬之书,应该就是唐廷密藏深宫的《推背图》;而五臣倒周复唐的相
关图谶,正就见于现今金批本《推背图》第四象的五猴推倒鹦鹉图,而不见于其他所有
版本。
  然而《推背图》踪迹从此不再见于唐人记载,直至五代才又出现,竟而广传民间。
唐廷深藏图谶,必然不会故意外泄内容;若是内容已然外泄,必然流传而见诸唐代史籍
札录记载。唐室自安史之乱以后,内乱外患,兵燹不断,屡遭流离,典籍文物大量丧失
,宫内密藏图谶恐怕早已毁失,唯有太宗昭陵可能尚藏《推背图》本。
  唐室灭亡后的后梁时期,距唐太宗贞观年间已两百多年,降从后梁的匪阀温韬,受
封节度使,开展挖掘管辖境内的唐室陵墓,除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因为屡发灵异事
件而放弃,其余所有陵墓尽遭盗墓抢掠,《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
  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
  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
  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
  乾陵,风雨不可发。
乾陵据说武曌威灵尚在守护,至今不可进入。当年温韬盗墓,从唐太宗昭陵发掘许多图
书,魏晋书法名家钟繇、王羲之的真迹俱在,都是陪葬太宗的珍品。太宗酷爱收藏图书
,必也会将李淳风《推背图》真本一并合葬;后随温韬发掘昭陵而取图书,也就再次出
现而传抄民间。
  温韬盗墓是在五代初年,《推背图》盛传于世自五代始,而在数十年间五代政权屡
屡变乱更替下,显然出现于世的《推背图》应验神准,从而信者日众而传抄日广,直至
宋朝创建。宋初太祖赵匡胤严令禁绝民间流传图谶预言,恐其鼓惑人心滋生逆反;尤其
《推背图》一书,更是大力查禁无效而别生伪造妙计,南宋岳珂《桯史‧卷一》〈艺祖
禁谶书〉一文即载此事:
  唐李淳风作推背图。五季之乱,王侯崛起,人有幸心,故其学益炽。开口张弓
  之谶,吴越至以遍名其子,而不知兆昭武基命之烈也。宋兴受命之符,尤为著
  明。艺祖即位,始诏禁谶书,惧其惑民志以繁刑辟。然图传已数百年,民间多
  有藏本,不复可收拾,有司患之。一日,赵韩王以开封具狱奏,因言犯者至众
  ,不可胜诛。上曰:“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乃命取旧本,自已验之外,
  皆紊其次第而杂书之,凡为百本,使与存者并行。于是传者懵其先后,莫知其
  孰讹;间有存者,不复验,亦弃弗藏矣。
岳珂当时距离宋初已有两百余年,虽知宋初传闻却有误差,“开口张弓之谶”并非来自
《推背图》而是来自南梁宝志禅师的《铜牌记》;太祖时代伪造《推背图》并非只就已
验之外增加内容,也还针对已验过往补添内容,更删除对于宋朝不利内容并制作有利宋
朝内容,譬如民国元年上海艺海书店出版的《推背图说》二一象就有肉麻祝颂赵匡胤、
赵匡义兄弟及赵宋子孙的对应谶诗‘十一卜人小下月,兄弟子孙位不绝,两个郎君贪慕
道,骑龙骑虎上天彻’。而且宋朝民间也并未从此不再潜藏传抄《推背图》,反而包容
尽纳种种伪造版本一齐流行,北宋末年庄绰《鸡肋编‧卷中》就有记载神宗时事:
  范忠宣公自随守责永州安置,诰词有“谤诬先烈”之语,公读之泣下曰:“神
  考于某有保全家族之大恩,恨无以报,何敢更加诬诋?”盖李逢乃公外弟,尝
  假贷不满,憾公。后逢与宗室世居狂谋,事露系狱,吏问其发意之端,乃云因
  于公家见《推背图》,故有谋。时王介甫方怒公排议新法,遽请追逮。神考不
  许,曰:“此书人皆有之,不足坐也。”全族之恩,乃谓此耳。
宋朝自太祖至神宗已历百余年的查禁与伪抑,然而民间依然盛传不止,连神宗都知道而
不以为意。久而久之,大家反将许多伪本当成真本。而且宋初当年不仅伪造图谶,可能
更还捏造或附会相关历史轶事以使大众相信伪本。北宋秦再思《洛中记异录》就有记载
辽太宗耶律德光击败后唐而入中原,索看《推背图》而见某一伪本图谶之事;然而当时
辽国与中原本就有所来往互通,而且五代并未禁止《推背图》,辽人若是留意,早可抄
录取得,根本无需进入中原才能见到。再百余年后的南宋岳珂之所以误认五代“开口张
弓之谶”来自《推背图》,就是因为看过根据《铜牌记》增造的伪本相关内容,正应现
今台北故宫馆藏的清抄彩绘本四一象谶诗‘此帝生身在冀川,开口张弓左右边,自然穆
穆明明主,敢将天镜向心悬’。宋廷内藏真本而外散伪本,不但没有灭绝《推背图》传
播,反而种种版本滋生不同影响。仁宗年间庆历新政的重臣晏殊,即因赵宋宗室八王元
俨认其涉嫌图谶人物,而遭罢免相位,苏辙《龙川别志‧卷上》记有此事:
  及殊作相,八王疾革,上亲往问。王曰:“叔久不见官家,不知今谁作相?”
  上曰:“晏殊也。”王曰:“此人名在图谶,胡为用之?”上归阅图谶,得成
  败之语,并记志文事,欲重黜之。
同代名将狄青也因涉嫌图谶影射,而遭众臣奏罢,欧阳修上疏《论狄青札子》即言:
  臣谓青不得已而为人所喜,亦将不得已而为人所祸者矣。为青计者,自宜退避
  事权,以止浮议,而青本武人,不知进退。近日以来,讹言益甚,或言其身应
  图谶,或言其宅有火光,道路传说以为常谈矣,而唯陛下犹未闻也。
宋廷编改《推背图》渐为人知,北宋末年方腊明教起事应也从事假造《推背图》,以致
现今某些流传版本谶诗乃有“十千加一点”字句,以“、万”喻方腊之“方”。宋朝如
此朝野上下屡曾改编伪造《推背图》,而在禁令下又只能私密抄录相传,更易讹误。两
宋三百多年的图谶流传演变,也就版本更加众多而难辨真伪,《宋史‧艺文志》乃录《
推背图》一卷未列作者。
  宋朝以后六百多年的元明清三代官方仍是严禁《推背图》,然而权贵上层更会以之
相互倾轧,《明宪宗实录‧卷一三九》就曾记载宁靖王朱奠培与石城王朱奠堵互控对方
窃读《推背图》而有僭妄之语。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五》也有提及‘《推背图》
,传唐李淳风作也。予尝于万都宪五溪处见之,杳难明验…’。而且民间逆反则往往藉
以惑众造势,社会潜潮仍是流传不绝,愈禁愈盛,元朝《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即记载白
莲教利用《推背图》作乱,而明朝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卷十五》记载明廷官府因为
追捕邪教而称之为愚民妖书,清朝雍正《世宗宪皇帝朱批御旨》也曾见记载民间宗教以
之诱众皈依,明末满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即引其中图谶
影射“夷”字作为入主中原的天命预兆。故而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便评论当时中国社
会崇信图谶预言的潜流代表人物,乃由汉代谶纬秘籍所崇孔子而至造《推背图》之李淳
风:
  自汉以后,凡世人所传帝王易姓受命之说,一切附之孔子。如沙丘之亡,卯金
  之兴,皆谓夫子前知而预为之谶。其书盖不一矣。魏高祖太和九年,诏自今图
  谶秘纬及名为《孔子闭房记》者,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论。《旧唐书‧王世
  充传》:世充将谋篡位,有道士桓法嗣者,自言解图谶,乃上《孔子闭房记》
  ,画作丈夫持一竿以驱羊,释云:“隋杨,姓也;干一者,王字也。王居羊后
  ,明相国代隋为帝也。”世充大悦。详此,乃似今人所云《推背图》者,今则
  托之李淳风而不言孔子。
  清末西潮东渐,距离唐初贞观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人收集译介种种
文言古典作品,《推背图》也是其一。荷兰汉学家高延于一八八六年前就曾由清末中国
携回手抄本《推背图谶》。民初出版金批本《推背图》中记载英人 Mancon 一八六七年
清末翻译事蹟,是文件记录最早者,然却查无译本。现见最早译本是一八九五年英国传
教士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在上海出版的英文译本,因为当时外国租界的治外法权
,而可不受清廷禁令管制。而此译本的中文原版,直到清帝逊位后的一九一二年才获出
版,就是民国元年上海出版的《推背图说》。
  民国建立,宣称自由民主,出版百无禁忌,原来潜藏传抄的各版《推背图》也就纷
纷浮现公众视野。然而版本虽众,内容却尽大同小异,皆是通似民国元年上海艺海书店
出版《推背图说》,词句往往鄙俗不文。唯有民国四年上海文明书局、中华书局出版《
圣叹手批中国预言》,其中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言词典雅,奥引喻义,迅速引起
时人注目,竟致袁世凯政府通令查禁,更是引发市场追购风潮。同年出版之何海鸣《求
幸福斋随笔》有评此事:
  偶阅七月十八日《时报》北京专电,袁世凯总统府之内史监致函内务部,请查
  禁坊间出版之《中国预言》。予亦尝于报纸广告中见有《中国预言》之广告,
  大标其题曰“金圣叹手批本”。予颇喜阅金批之书,然予却不信此种荒唐之说
  ,故等闲视之,未一购阅。后见查禁之电,好奇之心生,遂亟购一册阅之。看
  来看去,总看不出袁家天下的好处来,宜夫此老之勃然愤怒,毅然查禁也。
此一金批版图谶明确对应过往历史朝代兴衰的重大转折,又在出版后三十年的一九四五
年二战终结,应验其三九象预言日本战败投降,从此成为华人大众公认的《推背图》正
本。一九五○年学者李查尔斯 Charles L. Lee 在纽约出版英译金批本于 The Great
Prophecies of China,就在书中以汉学眼光大为赞叹金批本《推背图》而作评论:
  从文学风格、古文字、作者的谦卑(这与伟大学者的身份相称)等方面来看:
  我深信此书是真本,是华夏大地上的奇异文献。
  国共内战后分立的海峡两岸局势,金批本《推背图》又再应验四十象之民国时代于
大陆终结、四一象之毛泽东专政乱国二十八年、及四二象之文革结束而改革开放,以致
出版百年之后,信者益众。大陆社会也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结束极权封闭,由外界
港台文化输入潜移而再唤起《推背图》风潮,更随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发展而兴盛传布

  西方社会的文化译介发展,则是一九七三年德国汉学家鲍吾刚 Wolfgang Bauer 在
幕尼黑出版日人中野江汉的私藏本德译版。此外,一九七四年也有华人 Kao Jiun Feng
翻译内含金批本的《中国两千年之预言》为 Commentaries on 2000 Years of Chinese
Prophecies出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又有三位华人英译金批本,Francisco J.Vargas
的 The Mililary Prophecies of China 是以军事角度解读而预言未来战争,Ruan Pui-
Hua 的 Ancient Chinese Prophecies Till the End of World 则是主观随意闲谈,Alex
Chiu 的 Future Prophecies using I-Ching 网页解说更有个人偏见。总之,《推背图》
并未在西方社会造成实际影响,还只是华人小众与少数汉学家的私好兴趣。
  二十一世纪初当今海峡两岸民间关于《推背图》的研讨热潮,已有不少当代书籍出
版与网上著作。民国台湾因为社会自由民主,所以政府放任言论出版自由发展,社会大
众往往将其当作公然闲聊话题,电视谈话节目也会公开讲述评论,有时一些政治竞选手
法还会援引《推背图》来证明天命在己。共国大陆则因尚在共党集权统治,虽然网上表
面可以谈论,然而内容不符官方主流旋律者即难出现。中共鉴于现代资讯流通,无法采
取古代禁绝图谶手段,从而另用两面统战手法转化影响。源自共国大陆的法轮功组织自
从惨遭迫害而逃往国外发展,就开始不断宣传杜撰种种预言解释中共即将灭亡于法轮功
的救赎降临,《推背图》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中共积极以融媒体统战应对:一方面宣扬
批判所有《推背图》皆为历代事后捏造建构的虚假预言,然而往往遭到看众质疑为何金
批本出版后还是屡屡应验历史发展;一方面则是发动网民针对金批版《推背图》作出种
种有利中共政权的对应当代图谶解释,譬如最近二○二○年在国外影音网站Youtube上的
金批本诠释讲解风潮,共国“易龙飞天”播主就以亲共观点出场,反驳民国“大金人”
播主的亲台观点。纵使大运迁变,时移世易,现代社会已然大为不同古代,然而千年以
来中国朝野对于《推背图》预言的敬畏好奇,却是古今一同。
  当前距离唐代贞观已历一千三百多年,就如一千一百多年前五代时期《推背图》突
然出现流传,征验数十年中原大政兴替变迁而为当时人心崇信;现今金批本也是民初出
版问世而广为流传,应验百余年中土国政起落治乱而致当前人心怀信。虽然千年以来经
历伪造增改与变动图序,五代流传李淳风《推背图》还是有可能在世代传抄承继下留存
真迹。然而金批本究竟是否真本?或由现存众版《推背图》之相关演化脉络分析可见端
倪!
  现存《推背图》虽有众多不同流传版本,但依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所辑《
纬书集成》是以内容相近程度,分为六十及以上图数而传抄广泛的甲种本(现今世界各
地馆藏的种种手抄绘本皆属此种)与六十图金圣叹批注版的乙种本(民国四年出版的金
批本六十图)两大类;除此还有另类丙种本四十八图所谓清宫秘阁版(此清宫秘阁说应
为书商噱头),此版据作家莫天赐言其外祖父曾得于一八九七年香港,后也于民国初年
出版。三种版本对照可见乙种本各有不同图谶相似甲种本或丙种本,然而除此以外,甲
种本与丙种本之间绝少类似图谶;可知甲种本与丙种本皆与乙种本有关,乙种本可能是
两者共同来源。考虑天干地支排列以六十为周期,以及多数流传版本都是六十图象,可
知六十图本较有可能才是《推背图》原本图象数目。
  除乙种本外,甲种本与丙种本之词句文风率皆粗俗鄙陋,不符李淳风传世著作的典
雅文笔风格,一看即知不是出于精英文人之手。流传最广的甲种本类因为讲述推翻武则
天的神龙政变仅提狄仁杰而不符唐玄宗诏书所谓五臣‘名书谶纬’的记载,而且美化宋
朝而欠缺宋亡预言,所以显然就是宋太祖时期的伪造版本。丙种本则是武则天称帝与推
翻的预言都欠缺,因此也不可能是李淳风真本,似为清末伪造版本。而在预言验证史事
上,甲种本应验准确只到北宋初期,丙种本约略应验只到清末湘军时期,只有乙种本不
但对应民国之前千余年历史而也应验民初出版以后的百余年史事。因而只有至今神验,
并且文笔高雅、用典深奥而有喻示武后当朝及五臣复唐的金批版乙种本,才有可能是李
淳风原本。
  当年宋廷为求伪本流传可以消抑真本踪迹,一方面编造附会五代历史轶事于伪本内
容,一方面增加伪本内容中的五代史事图谶,以求熟悉五代史事的宋初民众从此信伪为
真,结果真伪传播发展确是如此。所以甲种本在民间传抄流传最多最广,而乙种本应该
主在国学见识博雅的文化士人之间抄录流传,反而内容不易讹变,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可
能就是其一。
  然而民国四年出版金批本所附传世脉络,从金圣叹批注而辗转没入清宫收藏,再到
英法联军士兵劫往英国转赠他人,而后巧遇商人购回中国,诸事尽皆无法查证,真假难
辨,实有可能只是书商行销噱头。尤其藏书者李中提及友人询问清末名臣张之洞此金批
本来历一事,所得详尽回应,实为荒谬。试想!张之洞距离乾隆时期已有一百多年,而
乾隆距离金圣叹哭庙案的顺治时期又是约近一百年,张之洞纵为重臣,怎能详知两百余
年的金批本转手脉络来历?何况清室密藏禁书来由,又怎会告知汉臣张之洞?至于金圣
叹批注一事,其序自称‘癸亥人日金喟识’,而其人生之癸亥年,唯在一六二三明熹宗
天启三年,时年十五岁。金虽幼年贫苦,然却天资聪颖,九岁入读私塾,而又笃信神佛
,擅长扶乩降灵,所以的确可能少年展读《推背图》,并于成年批注对应时局。金于明
末清初身为名士却未奋起抗清,除曾批评明末官府苛政,或因由《推背图》早知明亡清
兴之征。序中“金喟”之名,即可应于其字“圣叹”出处《论语‧先进》描述孔子行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之“喟”,此或乃是认同曾点志向之金圣叹少年
自称。总之,金批本由清宫大内出国而返一事,似属编造;然而是否真为金圣叹所批注
,乃是无法否证是非。现存金批本之图画,明显是为因应民初出版而重新抄绘,并非明
末清初画风。所以金批本有可能原来只是民间文人典藏版本,书商为求刺激销路而吹嘘
附会金圣叹与清宫秘藏,而难以确认是否真由金圣叹批注。总之,民初出版流传的金批
本《推背图》,极有可能就是历朝文人典藏真本,然而实际来源出处何在?乃为已不可
考!
  由唐初而今一千三百多年,上至王公贵戚,下至贩夫走卒,以至科学昌明、标榜民
主共和的当代,《推背图》依旧传述不止,争议不息。在此谨以二十世纪末著名历史学
者唐德刚著作《晚清七十年【贰】太平天国》〈三、预言书中的蒋毛与洪杨〉篇首提语
,作为此文总结:
  最近从香港传来的大陆故事说,新任国家元首江泽民对中国古老的预言书《推
  背图》,发生了兴趣。此一传闻可能是好事者所捏造。但是纵使实有其事,也
  不值得大惊小怪。试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我们的蒋总统、毛主席─
  我国历来的统治者有那个不相信谶纬之学和子平之术?基督教徒的孙中山先生
  也曾说过他与佛有缘。孙公说这句话的背景也曾有一大堆类似“启示”(Vision)
  的故事呢!连绝对相信神灭论的胡适,不也说过“麻将里头有鬼”?仅供四人
  合玩的麻将里头都有鬼;那么共有十万万人合玩的大麻将里头,怎能没有鬼?!
  我们的历朝统治者,包括最近的江主席,想在这场大麻将里,找点鬼言鬼语,
  有什么稀罕呢?!朋友,江公今日虽然位尊九五,贵不可言,他这个交大毕业
  的工程师之为“人”,事实上与足下和我,也差不了太多。兴致好的时候,谈
  谈《推背图》,聊聊《烧饼歌》,算不得什么“提倡迷信”也。──茶余酒后
  ,我们谈得,他谈不得?只是我们谈后直如清风过耳;江公谈后,就要变成小
  道消息罢了。……
§此文相关历史沿革资料,主要参考:
 ˙∵知乎∴谈古论今《推背图疑案之…(一:唐太宗之秘记、二:冤杀李君羡、
  三:武则天改谶、四:宋祖造  伪谶、五:晏殊罢相、六:狄青罢枢相)》
  系列详细历史考据
 ˙山西师范大学 杨康 硕士论文《推背图考论》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许明〈《推背图》在西方世界的译介与传播(1867-2017)〉。
作者: selfhu (水管爆了)   2021-03-21 23:44:00
作者: MrXD (Mr.XD)   2021-03-21 23:45:00
政治操作用
作者: a000000000 (九个零喔)   2021-03-21 23:45:00
作者: fransice7 (哀川慎之介/法尔希欧)   2021-03-21 23:45:00
END
作者: dinhan (ChuChu)   2021-03-21 23:48:00
真的有人会全部看完喔?
作者: grant790110 (历史的过客)   2021-03-21 23:51:00
天命在己
作者: mikemagic88 (Mikemagic88)   2021-03-21 23:55:00
推砲图
作者: p2p8ppp (给我钱)   2021-03-21 23:58:00
可怜
作者: lovedora723 (404 Not Found)   2021-03-22 00:00:00
太长
作者: gn00573224 (山林隐居中)   2021-03-22 00:00:00
推背系?
作者: deepdish (Keep The Faith)   2021-03-22 00:00:00
EN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