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i770116 (东方的神秘力量)
2021-02-11 23:11:20越来越没有过年的气氛,主要的原因还是跟老人家凋零有关
如果以主要的网络族群7、8年级生是所谓的家族第三代
第一代的大家长,很多都已经过世了
第一代过世了,第二、三代当然没有回去的意义
除非有一些人是像我家一样,祖先牌位还放在中南部老家
可能就回去拜一拜就回来了
再不然就是家族第二代还有人固守祖厝,然后家人之间感情也不错
那可能就还会回去团圆过年
其实所谓的年味,就是看着人们都结束工作,携家带眷步上回家团圆的旅途
然后回到祖厝,看到阿嬷忙进忙出,一个人办桌一大桌菜,给一家大小吃年夜饭
这种所谓的年味,大概到90年代都还维持在高峰
2000年之后就逐渐衰落,只是这是一点一滴的改变,所以直到最近10年才有感
为什么年味会降低了?
除了老人家凋零之外,生活型态的改变也造就了年味降低
90年代的台湾人才刚开始有钱,但是放假的机会不多,所以回乡过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到了2000年以后,台湾人私家车都相当普及了,也有周休二日了
你一个周末就可以从台北开车回中南部跟老人家团聚了,你还会觉得过年有这么珍贵吗?
另一方面,没有了第一代,第二代可能就变成了人家的娘家
很多第三代夫妻,根本来自同一个城市、同一个生活圈
请问你搭个捷运回娘家、过个忠孝桥回娘家、骑机车15分钟回娘家、走到隔壁社区回娘家
这种型态的回娘家,你还觉得有年味吗?
而且不论是除夕团圆饭或是回娘家,很多人为了省事,就去餐厅饭店吃大餐
这样的趋势不是不好,只是跟阿嬷办桌相比,哪一个比较有年味呢?
其他再加上过年期间,越来越多的产业继续维持运作
如果你的家人是饭店的厨师、百货公司的柜姐、观光业从业人员、新闻媒体工作者
这些人都不在家里吃团圆饭,你还会觉得这样有年味吗?
作者:
hipab (嗨趴)
2021-02-11 23:14:00少子化放心 以后连年都不用过
作者: hong414 (allen0983) 2021-02-11 23:14:00
吃完年夜饭 大家都头低低的自己滑手机了
作者:
vuncent (萌~)
2021-02-11 23:15:00万事万物都会变,谁知道几百年前又是如何呢
作者: knml (法师) 2021-02-11 23:16:00
主要是第二代可能只生两个,七年级一男一女不是没嫁娶就是只生一个,人少年味就淡
作者: aakira (古小玉) 2021-02-11 23:17:00
同意
作者:
yyc1217 (somo)
2021-02-11 23:26:00回娘家的习俗也是以前农业社会交通不便 初一早上出发初二到
作者: CycleEnergy 2021-02-11 23:30:00
都呛你陋习 啥都靠杯 哪还有啥味 都随便打哈哈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