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找到一篇是替魏德圣平反的
简单讲文中意思就是1000万以下很难拍出好戏
大家说的特效、演员、甚至运镜都是要钱钱钱钱
所以要拍好片就要更多的钱钱钱
而且最近的好莱屋电影在台湾的票房显示
其实台湾在电影上很有消费能量
*赛德克.巴莱的成本与回收
很多朋友觉得我是《海角七号电影小说》的作者,应该跟魏德圣导演很熟,不过其实在“
海角七号”上映前我并不认识魏导,在小说的合作告一段落,“赛德克‧巴莱”开拍后,
也没有再与魏导连络过了,这是因为魏导专注拍片的关系,身为一个影迷,我觉得这样子
很好,导演专注完成电影,才能成就经典。
提这件事,只是想在本文之前先说明,我并没有什么“内线消息”,以下的文章推论的资
料都是从新闻报导等公开的来源取得的,我也只是以一介影迷身份来做这些评论,希望各
位看倌不要有额外的连想。
自从“赛德克‧巴莱”开拍后,在求好心切,以及天灾影响下,拍片经费逐渐膨胀,最后
的总预算达6亿元,不时有新闻报导出现资金缺口,而最后终于在包括周杰伦的四千万元
借款周转,以及中影董事长郭台强先生的表态立挺下告一段落,很多人对这个预算数字觉
得惊讶,甚至网络上竟有不少人批评制片及导演“资金掌握度太差”。
在说这样的话之前,我想要有一个数字上的基本观念。譬如说,如果你身为一个行政,老
板要你买一桶啃的鸡5块189,买回来后他大骂:“我老家巷口炸鸡翅一只才15块,你‘资
金掌握度太差’”,那到底是你真的“资金掌握度太差”,还是老板吃鸡不知鸡价?
很多人听到新台币6亿元就觉得那好像是飞行在云端的天文数字,但吃米要知道米价,拍
电影的“米价”是多少呢?在此想给各位一个基本概念,欧美所谓的“小成本”制作,是
指预算1500万美元左右(当然还有更低的特例,不过这边谈的是一般行情),1500万美元
还叫最小的“小制作”,合新台币就已经达4.8亿元,所以“赛德克‧巴莱”上下两片预
算6亿,平均一片3亿,连“小制作”的水准都还达不到,这也叫“天文数字”吗?其实根
本是爬行在地上的数字,并非天文数字。
有人会提出异议,说美国拍片的成本较高,的确,但是“赛德克‧巴莱”聘请了许多外国
视效团队以提升品质,以及电影拍摄最基本的摄影器材及底片都是与美国同价的,这些不
因台湾薪资水平较低而改变。
到底魏导会不会省钱,我们可以比较同型片就明白,梅尔吉伯逊的“阿波卡猎逃”以马雅
人为基本题材,全剧大部分在树林中出外景,拍摄地点在人工较美国便宜许多的墨西哥,
片中重建了部份马雅建筑物为主要场景,有战斗场景但没有爆破画面,片中多数启用墨西
哥演员,而非美国大牌明星,可说各方面都很省钱了,这样下来总共花了多少成本呢?答
案是4000万美元,合新台币12.8亿元,比“赛德克‧巴莱”2片预算总和还高出一倍!
与“阿波卡猎逃”相较,“赛德克‧巴莱”用平均一片3亿来拍这种几乎都外景、有搭景
重建街头、还有战争与爆破场面的片子,已经是“便宜到破表”,魏导能把总预算压到梅
尔吉伯逊的一半,已经“很会省”,还到处冒出“资金掌握度太差”,那只能说,吃米真
的要知道米价啊...
至于有人批评海角七号的船很假,以此批评魏导不会花钱,我身为头号影迷,也还是承认
那艘船效果不佳,但是一样,吃米要知道米价,那艘船是只用新台币2000万元做出来的,
能要求什么?船假是因为当时魏导手头拮据“买不起好货”,可不是“资金掌握不好”,
两回事要分清楚。
网络上另一个甚嚣尘上的批评是“资金排挤论”,认为魏德圣导演太会吸金,把本来国片
的投资都用尽了,一样看看数字,6亿已经超过几年来国片预算总和,很明显魏导是大为
扩大了国片的资金来源,并不是只从原本资金源去吸钱...因为超过太多倍。
从细项看更能明显的看出魏导的资金来源并非排挤旧有国片的资金源,譬如说新闻局的票
房补助,那可是“海角七号”以后才有的,是魏导亲自创造出来的,本来无一物,如何去
排挤?又譬如周杰伦出借了新台币4000万元供周转,那是冲著魏导本人,如果没有魏导,
周杰伦并不会把这些钱掏出来,所以这个“排挤论”在事实上很难成立。
再说,那种只拿出一千万,拍出什么都不对的国片,不就是国片之所以越来越没市场,很
多人一听到国片转头就走的主因吗? 从“海角七号”到“艋舺”,我们已经知道要拍出最
低程度可达到商业上的成功,最起码的成本是新台币5000~6000万元,事实是,要“花大
钱才能赚大钱”,因为资本保证一个最低程度的表现水准。
很多人在“海角七号”的时候批评魏导“运镜呆板”,因为只有水平运镜,殊不知好莱坞
那种空照等很灵活的运镜,是要有高档的悬臂、高架轨道,甚至是螺旋翼(这种设备在世
界杯转播中各位应该都有见到),魏导当时没有那个资金,在硬件上被打死,自然只能以
最便宜简单的水平轨道勉强拍摄,这就是标准受到资金限制而影响表现手法的例子。
以往国片爱用“侯孝贤式”的长镜头,被观众嫌呆板,其实受到也是同一个原因影响,因
为资金不够,搭景很小,镜头偏一点旁边就照到一般街道了,只好用长镜头为之,这是不
得已,并非真的只会这样拍。
更根本的,例如使用更好的摄影机,更好的底片,才能让片子看起来像好莱坞电影一样“
水晶般的清澈”,而非传统国片那样雾雾的,这一切都是钱钱钱,很多批评者不明白资金
直接跟表现结果有巨大的正相关,以为钱归钱,导演靠天才就可以为无米之炊,那是太脱
离现实了。
1000万成本的片子,在资金的限制下,拍出来的电影视听效果本身,以及宣传的经费受限
下,无法得到大众“海角七号”式的认同,只能得到小众的支持,因此最高票房有其上限
,以历史经验来看,这个上限大约在新台币3000万元以下。2009年的台湾电影票房冠军“
听说”,成本1600万元台币,上映后靠着口碑逐渐发酵,最后全台票房冲上2500万元,但
“听说”的监制焦雄屏先生表示,按照市场机制和戏院拆帐后,收入仅一千多万元,加上
电视和DVD版权约在100万元以下,在扣除电影宣传预算600万元,虽然已经卖到冠军还是
难逃赔钱宿命。
有人会说,“冏男孩”总预算1500万元,票房将近4000万,这是成功的先例啊,但导演李
烈下一部担任制片的“艋舺”,总预算就是新台币6000万元,许多“一千万预算派”所推
崇的唯一成功先例“冏男孩”的导演李烈,以行动向较高成本投票,这说明了什么?我想
非常明显了。
历来的国片已经证明1000万水平是死路一条,票房冠军在靠补助金也顶多只能回本,甚至
冠军也要亏损,自然愿意投资者越来越少,而有些国片甚至票房才200万,别说回本与否
,是根本就没几个人去看了,那样的片子有意义吗? 只是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罢了。
然而,“艋舺”虽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投资人却对只获利3成相当不满意,嚷着要缩
手,所以6000万等级也是危险的,既然往下不行,停著也不行,那往上尝试才是正确的,
因为再高一等级的制作水准,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大众,“花大钱才能赚大钱”才是产业的
铁则。
最近的新闻报导,谢家华二十五岁创立Zappos,曾在三年内就把自己的4000万美元全花光
,最后共烧掉近2亿美元资金,第七年才开始赚钱。去年底,亚马逊以12亿美元天价买下
Zappos,谢家华身价暴涨,名列《财星》杂志的年轻富豪排行榜。Zappos的经营方式是顾
客可免费试穿,运费不计,一年内不满意还可全额退费,这显然是个烧钱的钱坑,听起来
简直匪夷所思,更铁定是“资金控管不当”,但是Zappos就是因为这样的服务品质建立了
品牌忠诚度,最后终于“花大钱赚大钱”。
最后是“不可能回本论”,许多人认为台湾电影“花大钱才能赚大钱”不可能,因为“市
场太小”,我觉得这不只是电影的问题,而是全台湾的集体自卑,媒体一天到晚说台湾很
小,市场很小,其实,台湾才不小,丹麦人口才543万,冰岛人口才31万,那才叫小,台
湾人口有2300万呢!我曾经接待丹麦来的企业主,他一听到光台北县市加起来就有700万
,吓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老话一句,要有数字的观念,台湾并不小,台湾市场也不小,只是大家觉得小,所以从来
没有去开拓。有位电影前辈曾经告诉我,他认为国片于台湾市场最大票房就是3000万,所
以最多只能拿1000万来拍片,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你只用
1000万拍出的片子,不可避免的缺点很多,于是自然最多只能有3000万的票房,这真的是
台湾市场只有这么小吗? 绝对不是的。
我曾指出,这3年来,台湾电影最高票房正在急速爬升,从2007年“变形金刚”3.7亿,
2008年“海角七号”5.3亿,2009年“阿凡达”9.6亿,是一个急上升的线,这有几个原因
可以解释,首先是各大影城的扩张,以及如花旗卡的优惠,还有消费者随年龄上升,以前
的学生现在有经济能力,以及观影习惯的渐渐改变,以前只下载的渐渐多走进电影院等等
,总之以外推法算,2011年最高票房有机会破10亿是不意外的。
我再提供另外一个计算基础,很多人以为海角七号5.3亿票房叫“奇蹟”,假设以一票200
元计算的话,其实也不过是265万人次而已,考虑到像我这样一个人看了n次的情况,265
万人次,大约只有100万人进电影院看。全台湾有2300万人口,其中只有100万人进电影院
看就可以创造海角七号的票房。
“赛德克‧巴莱”的各项条件远比“海角七号”好,包括预算是“海角七号”的倍数,而
当初没人知道魏导,现在他知名度很高,“赛德克‧巴莱”的院线条件等也会比“海角七
号”初上映时更佳,在这样多重优势的条件下,只要“赛德克‧巴莱”能多感动1倍的观
众,票房就能突破10亿,而且多1倍也不过不到台湾人口的1/10,这样是很“不可能”吗?
还是老话一句,“困难,但并非不可能”
https://plamc.pixnet.net/blog/post/26970658
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