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经济日报
2.记者署名:
记者林育瑄台北5日电
3.完整新闻标题:
绿委提食农教育法 盼完善台湾食安体质
4.完整新闻内文:
多名民进党立委今天提出“食农教育法”草案。民进党立委洪申翰表示,现在是推动食农
教育法的最佳时机,若能完善台湾整体的食安体质,就不必那么担忧单一的食品风险源。
民进党立委洪申翰、黄世杰、吴思瑶、范云今天共同举办“提出《食农教育法》 了解“
从农场到餐桌”健全食安体系”记者会,并邀请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董事长郑秀娟、
农业科技研究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玠廷与会。
洪申翰指出,行政院针对含莱克多巴胺美国猪肉的开放,在边境查验做了很多努力,并鼓
励大众使用国产肉品,但许多专家长期以来都在关注台湾整食安体质的完备,国产肉品的
品质好,若能做好溯源管理,对整体食安的益处很大,食农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大家知道食
材差异性或风险,若能做到就不用太担心个别食品的风险会影响食安。
吴思瑶表示,现在是推动食农教育的最好时刻,台湾对内面临莱猪进口开放,社会要求食
安与标示,对外则回应国际关于健康饮食、永续发展的需求;她也强调,这次的提案并非
只针对莱猪的食安议题,她从2017年开始就在质询校园推动饮食专法,饮食除了健康、安
全,更要吃出文化,这是长久以来公私部门一直在做的事。
郑秀娟说,食农教育是软实力的厚植,这种软实力无法取代边境管理、贸易谈判,政府依
旧要落实这些政策;但台湾在贸易谈判的能力较弱,国外经验为对外打战要从国内累积实
力着手,若公民发现台湾的检验体系难以完善,就会回过头去建立起跟他国谈判的实力,
食农教育是希望厚植公民参与食农议题的能力。
黄世杰表示,从消费者跟食安角度来看,“食在地”是最安心、最能确保管控的政策方向
,推动食农教育的推动,让国人认识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可以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进而提升国民对国产农产品、在地饮食及台湾农业文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范云指出,食农教育法会是一个全面的改变,台湾以农立国,但在高度都市化跟外食文化
的影响下,越来越多民众不了解自己吃下去的食物,实行根本、全面性的农食教育,才能
够让大家从食材到餐桌,了解这个产业炼,维护饮食及农业文化传承。
根据食农教育法的提案内容,重点包括中央及地方主管机关分别订定“国家食农教育推动
计画”、“地方食农教育行动方案”;中央主管机关设“食农教育推动会”为跨部会沟通
平台;政府机关优先使用友善环境及政府推动标章的农产品;协助个人、学校等推行食农
教育;主管机关及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应宽列预算推动食农教育等。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514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