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政治团体最简单的理论,就是政治团体需要“敌人”才能存在。
国民两党的政治光谱是完全相反,所以两边都会有固定支持者,不需要更改政党方向,反
正钟摆效应存在,只要安份几年就会轮到自己当选。
但是“柯文哲”是异类,一个白目的“医生”,几乎任何事都是用科学来解释。
莱猪议题,最早说出“我支持进口,歹但是需要标有没有莱剂”。但是这新闻短短一天就
消失了,新闻换上国民党的反莱猪,到后期的侯友宜的要标记莱剂。
“可以进口但是要标莱剂”这标签变成是侯友宜说的,并不是柯文哲说的。
媒体只要把柯文哲塑造成一个左右摇摆的人就可以,一下支持民进党政策一下支持国民党
抗议的事情,说他没有中心思想。
再来一直曲解他的话,攻击他。不用管这攻击是不是合情合理,反正一直攻击就对了。这
样民众就会嘲笑柯,支持他变成很白痴,慢慢的柯文哲就会不见了,回到两党政治。
不能把柯文哲当“敌人”打,把他塑造成“白痴”一直打。